一种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5008发布日期:2020-12-04 13:5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智能储物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目前大部分带制冷功能的柜子,基本风道都在背部,个别将风道布置在侧面的柜子,出风口和回风口一般是上下布置,风道布置在背部,对于家用冰箱类产品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带有电控锁的商用柜来说,造成了空间的极大浪费;分上下布置在侧面的出风口,对于单一制冷或单一制热的柜子,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既有制冷,又有制热的柜子,会造成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浪费空间及温度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节约空间及温度控制更均匀的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风道恒温智能储物柜结构,包括柜体及纵向设于所述柜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内设有纵向并列设置的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所述分隔板侧壁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孔及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上方设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装置,所述制冷制热装置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及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还包括柜门及中立柱,所述中立柱设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柜门之间且与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中立柱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走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还包括多个横隔板,多个所述横隔板平行固定在所述分隔板两侧形成多个格口,每个所述格口内的分隔板上均设有所述出风孔及回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由顶板、底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前隔板围合而成且连接处均为密封结构,所述前隔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还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四周分别与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密封连接,所述中间隔板、背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围合而成所述回风通道,所述中间隔板、前隔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围合而成所述出风通道,所述顶板设有分别与所述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连通的连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为两个且平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孔及回风孔均由多个小孔拼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上端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通道的对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立柱与所述柜门贴合的一端、所述横隔板与所述柜门贴合的一端及制冷制热装置与分隔板之间均设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分隔板上设置出风孔及回风孔使其恒温智能储物柜内形成共风道结构,其恒温智能储物柜的结构更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而且分隔板位于每层格口内均设有出风孔及回风孔使其格口内的温度更均匀,可同时兼顾制冷和制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共风道恒温智能储物柜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共风道恒温智能储物柜结构的分隔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共风道恒温智能储物柜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1-柜体;2-分隔板;3-制冷制热装置;4-中立柱;5-横隔板;21-出风通道;22-回风通道;211-出风孔;221-回风孔;201-顶板;202-底板;203-背板;204-左侧板;205-右侧板;206-前隔板;207-中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包括柜体1及纵向设于所述柜体1内的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内设有纵向并列设置的出风通道21及回风通道22,所述分隔板2侧壁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21连通的出风孔211及与所述回风通道22连通的回风孔221,将风道直接设置在起到分隔作用的分隔板2上,从而使其形成共风道结构,使其结构更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柜体1上方设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且与所述出风通道21及回风通道22相连通的制冷制热装置3,所述制冷制热装置3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21连通的出风口及与所述回风通道22连通的回风口,使其制冷制热装置3实现制冷或制热的通风循环,所述制冷制热装置3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风扇等部件,其为现有装置,在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

本技术方案中,该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还包括柜门及中立柱4,所述中立柱4设于所述分隔板2与所述柜门之间且与所述分隔板2固定连接,所述中立柱4与所述分隔板2之间设有走线槽,中立柱4起到支撑作用并且与柜门贴合起到密封作用,走线槽能够布置照明灯的走线。

本技术方案中,该恒温智能储物柜的共风道结构还包括多个横隔板5,多个所述横隔板5平行固定在所述分隔板2两侧形成多个格口,所述出风孔211及回风孔221均由多个小孔拼成,每个所述格口内的分隔板2上均设有所述出风孔211及回风孔221,分隔板2位于每层格口内均设有出风孔211及回风孔221使其格口内的温度更均匀,可同时兼顾制冷和制热。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板2由顶板201、底板202、背板203、左侧板204、右侧板205及前隔板206围合而成且连接处均为密封结构,所述前隔板206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还设有中间隔板207,所述中间隔板207四周分别与所述顶板201、底板202、左侧板204及右侧板205密封连接,所述中间隔板207、背板203、顶板201、底板202、左侧板204及右侧板205围合而成所述回风通道22,所述中间隔板207、前隔板206、顶板201、底板202、左侧板204及右侧板205围合而成所述出风通道21,所述顶板201设有分别与所述出风通道21及回风通道22连通的连通孔,其该分隔板2不必在柜体1上组装,可在专门工位完成组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板2为两个且平行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能够分出更多的格口,从而能够分装多种不同的物品。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孔211及回风孔221均由多个小孔拼成,出风均匀,而且在保证风循环的前提下,避免手指等物品插入。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柜体1上端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21、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通道22的对接孔,用于对接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立柱4与所述柜门贴合的一端、所述横隔板5与所述柜门贴合的一端及制冷制热装置3与分隔板2之间均设有密封条,保证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设置在分隔板2上,使其成为整体结构,不必在柜体1上组装,可在专门工位完成组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风道在对应格口位置均匀开孔,使格口内温度更均匀,可同时兼顾制冷和制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