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3560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冷冻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冷冻循环装置。尤其涉及为了使制冷剂成为过冷却状态而具有空气热交换器和制冷剂间热交换器这两种热交换器的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例如作为冷冻循环装置的冷藏、冷冻用途的冷冻机(冷冻装置),通过用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来构成基本的制冷剂回路。也有如下结构的冷冻循环装置,即: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还设有过冷却器,将制冷剂从饱和液向过冷却状态进一步冷却,从而扩大蒸发器中的焓差,实现能力增大、性能改善等。在此,作为将制冷剂过冷却的手段,例如有对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热交换器、和对制冷剂彼此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间热交换器等。在冷冻循环装置中,存在具有这些热交换器来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9065号公报(第4页,图1)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1744号公报(第3页,图1)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冷冻循环装置使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用于调整冷冻机的能力,能够确保运转容量小的区域中的压缩机的可靠性。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冷冻循环装置使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用于进行高压调整,与运转条件相应地、稳定地控制高压。
[0009]但是,所述任一专利文献的冷冻循环装置都是为了各自的用途而进行使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的运转,并没有与空气热交换器一起进行高效率运转那样的热交换量的控制(过冷却控制)。
[001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进行高效率的运转的冷冻循环装置。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本发明涉及的冷冻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使制冷剂冷凝;第一过冷却器,所述第一过冷却器进行制冷剂和空气的热交换,并对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第二过冷却器,所述第二过冷却器在被分支配管分支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对分支的一方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其中所述分支配管对制冷剂进行分支;流量调整单元,所述流量调整单元对分支的另一方的制冷剂进行流量调整,并使其通过第二过冷却器;旁通配管,所述旁通配管供通过了所述流量调整单元及第二过冷却器的制冷剂流通;减压单元,所述减压单元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使制冷剂蒸发;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空气的温度控制第一过冷却器中的热交换量和第二过冷却器中的热交换量,其中,用制冷剂配管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过冷却器、所述第二过冷却器、所述流量调整单元、所述旁通配管、所述减压单元以及所述蒸发器构成制冷剂回路。
[0013]发明的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外部气温控制第一过冷却器的热交换量和第二过冷却器的热交换量,因此能够与运转条件相应地实现输入的抑制,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运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6]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机I中的冷冻循环的莫里尔线图。
[0017]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机I中的外部气温、电输入以及过冷却比率的关系的图(其一)。
[0018]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机I中的外部气温、电输入以及过冷却比率的关系的图(其二)。
[0019]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机I中的外部气温、电输入以及过冷却比率的关系的图(其三)。
[0020]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机I中的电输入成为最小的过冷却比率和外部气温的关系的图。
[002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机I进行的过冷却控制的处理的图。
[0022]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0023]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方式I
[002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冻循环装置的代表,对冷冻机I进行说明。在此,包括图1在内,下述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的不相同。而且,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以相同的标号的部件是相同或相当的部件,这在说明书全文中是共通的。并且,在说明书全文中表示的构成要素的形态只是示例,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并且,关于温度、压力等的高低,并不是根据与绝对的值的关系来确定高低等,而是在系统、装置等的状态、动作等中相对地确定。
[0026]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I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2、冷凝器3、集液槽5、第一过冷却器6、第二过冷却器8、膨胀阀9以及蒸发器10,构成主要的制冷剂回路。另外,冷凝器风扇4具有第一过冷却器风扇7。在此,冷冻机I收纳了所有的设备,但也可以将例如蒸发器10收纳于其他框体并进行配管连接等,将冷冻机I作为多个框体的集合而构成。
[0027]压缩机2吸入制冷剂并压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并排出。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具有用于向压缩室(未图示)进行喷射(导入制冷剂)的喷射管2a。另外,可以由例如通过变换电路等控制转速并能够调整制冷剂的排出量的类型的压缩机构成。冷凝器3进行在压缩机2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和例如屋外的空气(外部气体)的热交换,将制冷剂冷凝,并使其液化。另外,冷凝器风扇4向冷凝器送入外部气体,促进与流过冷凝器3的制冷剂的热交换。集液槽5中滞留有制冷剂回路内的剩余制冷剂。
[0028]第一过冷却器6由对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部气体)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热交换器构成。第一过冷却器风扇7向第一过冷却器6送入外部气体,促进与流过第一过冷却器6的制冷剂的热交换。在此,第一过冷却器风扇7通过变换电路等控制转速,能够调整送入第一过冷却器6的外部气体的风量。
[0029]另外,第二过冷却器8由对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构成。在第二过冷却器8中,第一路径8a是流过主要的制冷剂回路侧的制冷剂的路径。另外,第二路径8b是流过旁通流路侧的制冷剂的路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过冷却器和膨胀阀9之间连接分支配管14。并且,使通过第二过冷却器8的第一路径8a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分支配管14从主要的制冷剂回路分支,使其通过第二路径Sb并在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关于旁通流路侧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0030]作为减压装置(节流装置)的膨胀阀6对通过了第二过冷却器8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0031]通过使开度变化能够调整制冷剂的压力、流量。蒸发器10例如对作为冷冻机I中的冷却对象的空气和由膨胀阀9减压了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夺取空气的热并使制冷剂蒸发和气化。在此,在图1中,各表示出一台膨胀阀9和蒸发器10,但例如也可以将多台膨胀阀9和蒸发器10的组合并列地进行配管连接。
[0032]接着,对旁通流路侧的结构进行说明。旁通流路侧由旁通路径11及作为旁通流量调整装置的流量调整阀12构成。旁通路径(旁通配管)1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喷射管2a和第二过冷却器8 (第二路径8b)之间。然后,使从第二过冷却器8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旁通路径11、喷射管2a流入到压缩机2。另外,作为旁通流量调整装置的流量调整阀12对经由分支配管14流到旁通流路侧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调整流量。然后,使其通过第二过冷却器8的第二流路8b。
[0033]作为温度检测单元的温度传感器15a?15d检测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上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15a设置在集液槽5和第一过冷却器6之间(第一过冷却器6的制冷剂流入口)。另外,温度传感器15b设置在第一过冷却器6和第二过冷却器8之间(第一过冷却器6的制冷剂流出口)。此外,温度传感器15c设置在第二过冷却器8的制冷剂流出口。并且,温度传感器15d设置于能够检测外部空气(空气)的温度的位置。
[0034]控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