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膜式热泵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64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2的混合物。
[0049]优选地,吸湿液为Ca(NO3)2、Li (NO3)2、CaBr2以质量比为1: 0.8_1.2:1_2的混合物。
[0050]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吸湿液再生回路还包括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包括由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五换热器17、预热器18和第二再生器20,第二再生器20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9连接。
[0051]其中,所述吸收式热栗支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吸湿液再生回路的进液端连接,所述除湿支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的进液端连接。第一吸湿液再生回路的出液端与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的出液端汇合后与所述第三换热器9连接。
[0052]所述除湿支路的出液端由管道依次连接第五换热器17、预热器18和第二再生器20,稀吸湿液在第二再生器20中被再生后与第二换热器6流出的吸湿液汇合,再流经第三换热器9后回到储液槽I。
[0053]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支路使用单独再生器(第二再生器20)来再生吸湿液,所述第二吸收器12流出的稀吸湿液不再与第一换热器5流出的稀吸湿液汇合,而是单独依次流经第五换热器17、预热器18和第二再生器20,稀吸湿液在第二再生器20中被再生后,与第二换热器6流出的吸湿液汇合,再流经第三换热器9后回到储液槽I。
[0054]具体地,第二吸收器12流出的稀溶液依次流经第五换热器17和预热器18被加热升温,然后流进第二再生器20中被空气吸收水蒸汽而再生为浓溶液,第二再生器20中的空气由第二风机21进行输送,第二再生器20流出的浓溶液流经第五换热器17对未再生稀溶液进行加热后,与第二换热器6流出的浓溶液汇合流过第三换热器9,最后流回储液槽I。
[0055]预热加热器19可以利用太阳能或地热或工业废气(废水)余热或化石燃料或电产生热量,再经过管路将热量传递到预热器18中对稀溶液进行显热加热。
[0056]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57]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膜组件为板翅式膜组件;板翅式膜组件包括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板式膜28,相邻两层板式膜28之间设置有波纹板翅33,波纹板翅33与相邻两层板式膜28形成三角形、正弦型或矩形流道。板翅式膜组件的优点是增加换热面积,扰动流体,增强传热传质。
[0058]如图5所示,第二吸收器12的板翅式膜组件由多层平行板式膜28叠加而成,各层平行板式膜28之间通过波纹板翅33和密封材料29来支撑,形成三角形流道,波纹板翅33为三角形,流道以液体流道与气体流道上下交错的方式排列,其中溶液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柱形的溶液扩散器31接合,溶液扩散器31中包含均匀分布的扩散孔32,溶液进出口通过管道与扩散器31相连。溶液由溶液管道的溶液进口 22进入,由溶液出口 23出;空气由气体流道的空气进口 24进入,由空气出口 25排出。
[0059]如图6所示,第一吸收器4的板翅式膜组件的整体结构与图5中板翅式膜组件一致,区别在于:溶液由溶液管道的溶液进口 22进入,由溶液出口 23排出;水由水流道的进水口 26进入,由出水口 27排出,并且该板式膜组件中膜材包含有气隙30,气隙30增加了膜材的传热阻力,大大减少了溶液吸收水蒸汽获得的热量的耗散。
[0060]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6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湿液循环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和吸湿液再生回路,所述吸湿液循环回路包括用于盛装吸湿液的储液槽、溶液栗、第三换热器、吸收式热栗支路和除湿支路,溶液栗的进液端与储液槽的出液端连接,溶液栗的出液端分别与吸收式热栗支路、除湿支路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栗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一吸收器和第一换热器,制冷剂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一吸收器连接,所述除湿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电磁阀、冷却器和第二吸收器;所述吸收式热栗支路的出液端、所述除湿支路的出液端均依次连接吸湿液再生回路、第三换热器后回到储液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液再生回路包括第一吸湿液再生回路,第一吸湿液再生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换热器和第一再生器,第一再生器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支路的出液端与所述吸收式热栗支路的出液端汇合后与所述第一吸湿液再生回路的进液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液再生回路还包括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换热器、预热器和第二再生器,第二再生器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栗支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吸湿液再生回路的进液端连接,所述除湿支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吸湿液再生回路的进液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储水槽和水栗,储水槽的出液端和水栗的进液端连接,水栗的出液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吸收器后回到所述储水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器包括膜组件,膜组件包括对水蒸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气隙膜,气隙膜的两外侧分别为制冷剂流道和吸湿液流道,水蒸气在分压差的推动下由制冷剂流道透过气隙膜传输至吸湿液流道,吸湿液流道和制冷剂流道相互平行,吸湿液流道的流向和制冷剂流道的流向相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器包括膜组件,膜组件包括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材,膜材的两侧分别为空气流道和吸湿液流道。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为平行板式膜组件或板翅式膜组件;板翅式膜组件包括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板式膜,相邻两层板式膜之间设置有波纹板翅,波纹板翅与相邻两层板式膜形成三角形、正弦型或矩形流道。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常压膜式热栗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液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接合有溶液扩散器,溶液扩散器包括有均匀分布的扩散孔,吸湿液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扩散器相连。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吸收式热泵和空气湿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膜式热泵和液体除湿系统协同装置,包括吸湿液循环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和吸湿液再生回路,吸湿液循环回路包括用于盛装吸湿液的储液槽、溶液泵、第三换热器、吸收式热泵支路和除湿支路;吸收式热泵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一吸收器和第一换热器,除湿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电磁阀、冷却器和第二吸收器;吸收式热泵支路、除湿支路均依次连接吸湿液再生回路、第三换热器后回到储液槽。该装置同时兼备制热和空气除湿的功能,制热和除湿使用相同的储液槽和溶液泵,装置在常压下运行,不需要压缩机,简化了装置,降低了成本,且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和环保的优点。
【IPC分类】F25B41/00, F24H4/02, F25B37/00, F25B30/06
【公开号】CN105526738
【申请号】CN201610030357
【发明人】黄斯珉, 黄伟豪, 杨敏林
【申请人】东莞理工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