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32481阅读:来源:国知局
d)到 点(a)所示的稍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内热交换器3-b、3_c流出的低温低压的 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11-213、11-2(:、11-1、流路切换装置2以及储液器6而流入到压 缩机1,并被压缩。
[0105] 此外,当第一流量控制装置4-b、4-c进行运转而使得在室内热交换器3-b、3-c中产 生过热时,如图6所示,在储液器6中不存在液体制冷剂,在低于U型管的回油孔的位置的底 部仅存储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的油的一部分。为了放掉存储在储液器6的底部的油,也可以 打开电磁阀16。另外,在判断为从并联热交换器5-1、5-2流出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过 冷度(degree of subcooling)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一流量控制装置4-b和4-c的开度设 定得大,以便在储液器6中存储液体。
[0106] [正常制热运转]
[0107]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正常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的图。此外,在图8中,粗线为正常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流通的部分,细线为制冷剂不流通的部 分。
[0108]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正常制热运转时的P-h线图。此外,图9 的点(a)~点(e)表示标注图8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处的制冷剂的状态。
[0109] 当开始压缩机1的运转时,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 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该压缩机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由图9的点(a)到点(b)所示的线表 不。
[0110] 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装置2之后,从室外机A流 出。从室外机A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延长配管ll-l、ll-2b、ll-2c流入到 室内机B、C的室内热交换器3-b、3-c。
[0111] 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3-b、3-c的制冷剂一面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一面被冷却,成 为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3-b、3-c处的制冷剂的变化由图9的点(b)到点 (c)所示的稍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0112] 从室内热交换器3-b、3-c流出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 4-b、4-c,在此被节流而膨胀、减压,变成中压的气液两相状态。
[0113] 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由图9的点(c)到点(d)所示的竖直线表示。
[0114] 此外,第一流量控制装置4-b、4_c被控制成,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度在 5K~20K左右。
[0115] 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4-b、4_c流出的中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延长 配管12-2b、12-2c、12-l返回到室外机A。返回到室外机A的制冷剂流入到第一连接配管13-1、13-2 〇
[0116] 流入到第一连接配管13-1、13-2的制冷剂由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1、7_2节流而膨 胀、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为图9的点(d)到点(e)。
[0117] 此外,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1、7-2以一定开度、例如以全开的状态固定,或者被控 制成使第二延长配管12-1等的中间压的饱和温度在0 °C~20 °C左右。
[0118] 从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1、7-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到并联热交换器5-1、5-2, 一面对 室外空气进行冷却一面被加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并联热交换器5-1、5-2处的 制冷剂变化由图9的点(e)到点(a)所示的稍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0119] 从并联热交换器5-1、5_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到第二连接配管14-1、14-2,在通过了第一电磁阀8-1、8-2之后合流,通过流路切换装置2、储液器6而流入到压 缩机1,并被压缩。
[0120] 此外,在制热运转中,制冷剂密度高的配管为室内热交换器3-b、3-c的出口配管程 度,会产生剩余制冷剂,如图8所示,液体制冷剂存储在储液器6。
[0121 ][制热除霜运转(连续制热运转)]
[0122 ]制热除霜运转在正常制热运转中室外热交换器5上结霜时进行。
[0123] 是否有结霜的判断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例如在从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换算的饱 和温度与预先设定的外部空气温度相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判定为结霜。另外,例如外部空 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温度差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经过时间在一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 为结霜等。
[0124] 在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结构中,在制热除霜运转时,有并联热交换器5-2 进行除霜、并联热交换器5-1发挥蒸发器的功能来继续制热的情况下的运转。反之,也有并 联热交换器5-2发挥蒸发器的功能来继续制热、并联热交换器5-1进行除霜的情况下的运 转。
[0125] 在这些运转中,仅仅是电磁阀8-1、8-2、9-1、9-2的开闭状态相反、并联热交换器5_ 1和并联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的流动转换,其他动作相同。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并 联热交换器5-2进行除霜、并联热交换器5-1发挥蒸发器的功能来继续制热的情况下的运 转。在之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也一样。
[0126]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制热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 动的图。此外,在图10中,粗线为制热除霜运转时制冷剂流通的部分,细线为制冷剂不流通 的部分。
[0127]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制热除霜运转时的P-h线图。此外,图 11的点(a)~点(h)表示标注图10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处的制冷剂的状态。
[0128] 控制装置30在进行正常制热运转时检测到需要进行消除结霜状态的除霜的情况 下,关闭与除霜对象的并联热交换器5-2对应的第一电磁阀8-2。然后,控制装置30进一步打 开第二电磁阀9-2,将节流装置10的开度打开到预先设定的开度。
[0129] 由此,依次连接了压缩机1-节流装置10-第二电磁阀9-2-并联热交换器5-2- 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2-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1的中压除霜回路被打开,开始制热除霜运 转。
[0130] 当开始制热除霜运转时,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 到第一除霜配管15,通过节流装置10减压到中压。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由图11中的点(b)到 点(f)表示。
[0131] 然后,被减压到中压(点(f))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电磁阀9-2,流入到并联热交换器 5-2。流入到并联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与附着于并联热交换器5-2的霜进行热交换,从而被 冷却。
[0132] 这样,通过使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到并联热交换器5-2, 能够使附着于并联热交换器5-2的霜融化。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由图11中的点(f)到点(g) 的变化表示。
[0133] 此外,进行除霜的制冷剂如之后说明的那样,变成在霜的温度(0°C)以上的0°C~ l〇°C左右的饱和温度。
[0134] 进行了除霜之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2,到达与主回路合流的点 (h)。合流的制冷剂流入到发挥蒸发器的功能的并联热交换器5-1并蒸发。
[0135] 在此,利用图12至图16,说明使进行除霜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高于0°C且在10°C以 下的理由。
[0136] 图12是计算如下的情况下的制热能力的结果,即在使用R410A制冷剂作为制冷剂 的空调装置中,使除霜能力固定而使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在图中已换算成饱 和液体温度)变化。
[0137] 图13是计算如下的情况下的前后焓差的结果,即在使用R410A制冷剂作为制冷剂 的空调装置中,使除霜能力固定而使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在图中已换算成饱 和液体温度)变化。
[0138] 图14是计算如下的情况下的除霜所需要的流量的结果,即在使用R410A制冷剂作 为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使除霜能力固定而使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在图中已 换算成饱和液体温度)变化。
[0139] 图15是计算如下的情况下的储液器6与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密度的结果, 即在使用R410A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使除霜能力固定而使除霜对象的室外热 交换器5的压力(在图中已换算成饱和液体温度)变化。
[0140]图16是计算如下的情况下的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出口的过冷SC的结果, 即在使用R410A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使除霜能力固定而使除霜对象的室外热 交换器5的压力(在图中已换算成饱和液体温度)变化。
[0141] 如图12所示,可知在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中,在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高于 0°C且在10°C以下的情况下制热能力高,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制热能力低。其原因如下所示。 为了使霜融化,需要使制冷剂的温度高于〇°C,因此,从图13可知,若想要使饱和液体温度在 0°C以下来使霜融化,则点(g)的位置变得比饱和气体焓高,不能利用制冷剂的冷凝潜热,除 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前后的焓差小。
[0142] 此时,若想要与0°C至10°C的最佳情况一样地发挥除霜的能力,则流入到除霜对象 的室外热交换器5所需要的流量需要是3至4倍左右(图14),与此相应地,能够向进行制热的 室内机B、C供给的制冷剂流量减少,制热能力下降。
[0143] 另一方面,若提高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则如图15、图16所示,除霜对 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出口的过冷SC增加,制冷剂密度提高。也就是说,在除霜对象的室外 热交换器5中液体制冷剂的量增加,需要的制冷剂量增大。大厦用多联式空调在制热运转 时,如储液器6这样的液体蓄积器中存在有不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剩余制冷剂。但是,随着 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的增大,所需要的制冷剂量增加,存储于储液器6的制冷 剂量减少。饱和温度在l〇°C左右时储液器变空。若储液器6的多余的液体消失,则制冷循环 的制冷剂不够,压缩机的吸入密度降低等,从而制热能力下降。另外,在除霜对象的室外热 交换器5内制冷剂出现温度不均匀,霜难以均匀地融化。
[0144] 根据以上的理由,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优选通过节流装置10节流,按 饱和温度换算为高于〇°C且在10°C以下。此外,在如图5那样的高压方式中,除霜对象的室外 热交换器5的压力与压缩机的排出压力相同,除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5的压力变高,因此, 优选安装节流装置10。
[0145] 另外,若考虑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潜热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