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用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6148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用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用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一种空调换热器,其结构是在壳体内布设管束,管束内流通待冷却的循环工质,管束外的壳体内流通循环水,壳体内的循环水还存在有较大区域的滞流区,使得其换热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用换热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空调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外筒和套装在外筒中的内筒,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其上部设有出水口,换热管为螺旋形波纹管,盘旋在内筒的外表面,换热管的两端延伸至外筒外并分别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第一变径接头固定在外筒上,出气口通过第二变径接头固定在外筒上。
[0005]换热管为螺旋形波纹管,用于通空调的冷媒(氟系统),波纹管内部具有波谷及波峰,氟在波谷及波峰间螺旋前进,加之波纹管盘弯在内筒和外筒之间更改了氟直线螺旋的流向,增加了氟系统的扰动,改善了外筒内水的扰动,提高水与氟系统的换热系数;内筒的设置,可减小滞流区的区域,压迫装置内水系统的流动,提高对水的扰动,利于提高水与氟系统的换热。
[0006]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导流片,导流片的外缘贴近外筒的内壁,导流片与内筒的外表面形成螺旋形的导流槽,所述换热管盘旋在导流槽内。导流片的设置,用于引导水系统的水环绕内筒自下而上流动,增加与换热管热交换的时间,消除了水系统的滞流区,从而提高了换热系数。
[0007]所述换热管可由若干根螺旋形波纹管并行而成。多根波纹管并行可增加氟系统的扰动,改善水系统水的扰动。
[0008]所述外筒顶部设有用于密封外筒的封盖。
[0009]所述外筒设有固定架。
[0010]换热器的工作流程分为水系统和氟系统两部分,水系统的流程为:循环水水路由进水口经导流片进入导流槽,一路旋转而上,经出水口而出;氟系统的流程为:氟气路由进气口经换热管内部一路旋转而下,经出气口而出。
[0011]换热器在空调内有两种应用,一为作冷凝器,二为作蒸发器。作为冷凝器时,水系统的循环水水路由进水口经导流片进入导流槽,一路旋转而上,经出水口而出;氟气路由进气口经换热管内部一路旋转而下,高位高压气态通过换热管向水路放热,逐渐变成常温高压的气液混合状态,经出气口而出。作为蒸发器时,水系统的循环水水路不变,由进水口经导流片进入导流槽,一路旋转而上,经出水口而出;氟气路由出气口而入,经换热管内部旋转而上,液态氟遇到换热管的螺旋形波纹管,通过换热管吸热变成气态,从而实现节流蒸发,由进气口而出。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作为换热管,并加装内筒,增加了氟系统以及水系统的扰动;导流片及内筒的设置,减小甚至消除滞流区,从而提高了水与氟系统的换热系数,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筒的主视图;
[0016]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内筒的主视图;
[0018]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换热管,2、外筒,3、内筒,4、进水口,5、出水口,6、进气口,7、出气口,8、第一变径接头,9、第二变径接头,10、导流片,11、导流槽,12、封盖,13、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参阅图1至图4,为一种空调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外筒2和套装在外筒2中的内筒3,外筒2的下部设有进水口 4,其上部设有出水口 5,换热管I为螺旋形波纹管,盘旋在内筒3的外表面,换热管I的两端延伸至外筒2外并分别形成进气口 6和出气口 7,进气口 6通过第一变径接头8固定在外筒2上,出气口 7通过第二变径接头9固定在外筒2上。进气口 6或出气口 7可同时设置在外筒2的顶部或底部或侧面,也可以一个设置在顶部,另一个设置在底部或侧面,其换热管I的端部根据进气口 6或出气口 7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行拐向后再相连。
[0023]换热管I为螺旋形波纹管,用于通空调的冷媒(氟系统),波纹管内部具有波谷及波峰,氟在波谷及波峰间螺旋前进,加之波纹管盘弯在内筒3和外筒2之间更改了氟直线螺旋的流向,增加了氟系统的扰动,改善了外筒2内水的扰动,提高水与氟系统的换热系数;内筒3的设置,可减小滞流区的区域,压迫装置内水系统的流动,提高对水的扰动,利于提高水与氟系统的换热。
[0024]内筒3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导流片10,导流片10的外缘贴近外筒2的内壁,导流片10与内筒3的外表面形成螺旋形的导流槽11,换热管I盘旋在导流槽11内。导流片10的设置,用于引导水系统的水环绕内筒3自下而上流动,增加与换热管I热交换的时间,消除了水系统的滞流区,从而提高了换热系数。
[0025]换热管I可由若干根螺旋形波纹管并行而成。本实施例中以两根螺旋形波纹管并行为例,多根波纹管并行可增加氟系统的扰动,改善水系统水的扰动。
[0026]外筒2顶部设有用于密封外筒2的封盖12。
[0027]外筒2设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可设在外筒2的侧面、顶部或底部。
[0028]换热器的工作流程分为水系统和氟系统两部分,水系统的流程为:循环水水路由进水口 4经导流片10进入导流槽11,由于内筒3外表面外缘贴近外筒2内壁的导流片10,而换热管I选用螺旋形波纹管时,波纹管自身有螺旋波纹槽,此时水路既可以沿着导流槽11旋转而上,也可以沿着螺旋波纹槽旋转而上,最终经出水口 5而出;氟系统的流程为:氟气路由进气口 6经换热管I内部一路旋转而下,经出气口 7而出。
[0029]实施例2
[0030]参阅图5及图6,为另一种空调用换热器,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内筒3的外表面没有设置螺旋形的导流片10,也没有形成导流槽11。
[0031]换热器的工作流程分为水系统和氟系统两部分,由于换热管I盘旋在内筒3的外表面,换热管I另一面与外筒2近乎贴近,水系统的流程为:循环水水路由进水口 4进入后,由于内筒3与外筒2之间的空隙受换热管I限制,水路只能沿着波纹管自身的螺旋波纹槽盘旋而上,走曲线路径,最终经出水口 5而出;氟系统的流程为:氟气路由进气口 6经换热管I内部一路旋转而下,经出气口 7而出。
[0032]换热器在空调内有两种应用,一为作冷凝器,二为作蒸发器。作为冷凝器时,水系统的循环水水路由进水口 4,经出水口 5而出;氟气路由进气口 6经换热管I内部一路旋转而下,高位高压气态通过换热管I向水路放热,逐渐变成常温高压的气液混合状态,经出气口 7而出。作为蒸发器时,水系统的循环水水路不变,由进水口 4经出水口 5而出;氟气路由出气口 7而入,经换热管I内部旋转而上,液态氟遇到换热管I的螺旋形波纹管,截面变窄,压力下降,从而实现节流蒸发,通过换热管I吸热变成气态,由进气口 6而出。
[0033]鉴于现行市场铜价波动过大,行业设备价格居高不下,考虑到制造成本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SUS304不锈钢设计而成,换热管I可选用波纹螺旋管、光管或高效管的形式,其选材优选不锈钢、钛管或铜;内筒3与导流片10的材质选择可为塑料或金属;固定架13、夕卜筒2及封盖12的选材可为不锈钢、钛或铁;变径接头可选择不锈钢、钛或铜。多根波纹管并行可增加氟系统的扰动,改善水系统水的扰动,内筒3的导流设计更加强了水系统的扰动,减少氟系统的阻力,大大提高了水与氟系统的换热系数,相对的在相同换热能力的情况下减少了所用的材料,更进一步降低了材料的成本。
[003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作为换热管1,并加装内筒3,增加了氟系统以及水系统的扰动;导流片10及内筒3的设置,减小甚至消除滞流区,从而提高了水与氟系统的换热系数,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0035]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空调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外筒和套装在外筒中的内筒,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其上部设有出水口,换热管为螺旋形波纹管,盘旋在内筒的外表面,换热管的两端延伸至外筒外并分别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第一变径接头固定在外筒上,出气口通过第二变径接头固定在外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导流片,导流片的外缘贴近外筒的内壁,导流片与内筒的外表面形成螺旋形的导流槽,所述换热管盘旋在导流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可由若干根螺旋形波纹管并行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顶部设有用于密封外筒的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设有固定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外筒和套装在外筒中的内筒,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其上部设有出水口,换热管为螺旋形波纹管,盘旋在内筒的外表面,换热管的两端延伸至外筒外并分别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第一变径接头固定在外筒上,出气口通过第二变径接头固定在外筒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作为换热管,并加装内筒,增加了氟系统以及水系统的扰动;导流片及内筒的设置,减小甚至消除滞流区,从而提高了水与氟系统的换热系数,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IPC分类】F25B39-00
【公开号】CN204268759
【申请号】CN201420673495
【发明人】于欣
【申请人】于欣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