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78347阅读:来源:国知局
037]为了更好地准确测量蒸发器200表面的温度,例如,请参阅图3,蒸发器200的表面还设置有温度探头240,这样,通过温度探头240可以更好地准确测量蒸发器200表面的温度,有利于后续的温控操作。
[0038]例如,所述蒸发器内填充有冷媒;又如,所述冷媒为氨;又如,所述冷媒为R12 ;又如,所述冷媒为R22 ;又如,所述冷媒为R134A。
[0039]请参阅图1,气液分离器300与蒸发器200连通。气液分离器300可以将从蒸发器200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300内分离,气态冷媒直接由气液分离器300的上部的出口管进入压缩机400,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积存于气液分离器300的底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400的气缸,发生大量液击的问题。
[0040]为了更好地将气态冷媒通入压缩机400内,例如,请参阅图4,气液分离器300设置有排气管310,排气管310与压缩机400连通,又如,排气管310具有弯折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气态冷媒通入压缩机400内。
[0041]为了更好地安装气液分离器300,例如,请参阅图4,气液分离器300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安装件320,气液分离器安装件320设置于底座110,气液分离器300通过气液分离器安装件320与底座相固定110,这样,可以更好地安装气液分离器300。
[0042]为了更好地所述收集气液分离器的底部的液态冷媒,例如,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还与外部的液态冷媒收集装置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气液分离器的底部的液态冷媒。
[0043]上述工业制冷设备10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300,可以将从蒸发器200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300内分离,气态冷媒直接由气液分离器300的上部进入压缩机400,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积存于气液分离器300的底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400的气缸,发生大量液击的问题。
[0044]请参阅图1,压缩机400与气液分离器300连通,压缩机400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冷媒压缩,以使低压冷媒转化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0045]请参阅图1,热管换热器500与压缩机400连通,在制冷过程中热管换热器500起到输出热能并使冷媒得以冷凝的作用。从压缩机400排出的高压过热气态冷媒进入热管换热器500后,将其在工作过程吸收的全部热量,其中包括从蒸发器200和压缩机400中以及在管道内所吸收的热量都传递给空气带走,高压过热气态冷媒重新凝结成液态冷媒。
[0046]请参阅图1,过滤器600与热管换热器500连通。过滤器600可以预防水分和污物等进入管道内。其中,水分的来源主要是新添加的冷媒和润滑油所含的微量水分,或由于检修时空气进入而带来的水分。如果管道中的水分未排除干净,当冷媒通过膨胀阀800时,因压力及温度的下降有时水分会凝固成冰,使通道阻塞,影响制冷设备10的正常运作。通过过滤器600可以过滤冷媒携带的冰粒和污物。
[0047]上述工业制冷设备10通过设置过滤器600,可以过滤冷媒携带的冰粒和污物,进而可以避免水分凝冰后出现管道堵塞问题。
[0048]请参阅图1,储液罐700与过滤器600连通。可以理解,当蒸发器200的热负荷变化时,通入冷媒的流量也需要随之变化,通过设置储液罐700可以起到存储制冷媒和调节冷媒流量的作用,从而使得制冷温度更加可控。
[0049]为了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热管换热器500,例如,请参阅图5,储液罐700设置有储液罐接管710,储液罐接管710与热管换热器500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热管换热器500。
[0050]为了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蒸发器200,例如,请参阅图5,储液罐700还设置有回气管720,回气管720与蒸发器200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蒸发器200。
[0051]例如,所述回气管具有毛细结构;又如,所述回气管填充有冷媒。
[0052]上述工业制冷设备10通过设置储液罐700,可以起到存储制冷媒和调节冷媒流量的作用,从而使得制冷温度更加可控。
[0053]请参阅图1,膨胀阀800与储液罐700连通。膨胀阀800在工业制冷设备10既起到流量调节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节流的作用。膨胀阀800可以使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媒在流经膨胀阀800时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进入蒸发器200,在蒸发器200内汽化吸热,进而取得较好地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
[0054]上述工业制冷设备10通过设置膨胀阀800可以使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媒在流经膨胀阀800时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进入蒸发器200,在蒸发器200内汽化吸热,进而取得较好地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
[0055]请参阅图1,风机900设置于底座110,请一并参阅图5,风机900面向热管换热器500及通风口 1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在管换热器500的冷媒的热量较易传递到外部的空气中。
[0056]请参阅图5,风机900包括电机910及风叶920,电机910设置于底座110,风叶920与电机910的驱动轴连接。
[0057]例如,所述风叶为瓣式风叶。
[0058]上述工业制冷设备10通过设置风机900可以使得在管换热器500的冷媒的热量较易传递到外部的空气中。
[0059]例如,上述各实施例的相互组合所形成的工业制冷设备。
[0060]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工业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所述面板设置有通风口 ;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并且所述底座、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所述顶盖和所述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蒸发器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风机面向所述热管换热器及所述通风口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及风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风叶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为瓣式风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有防尘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为圆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具有防尘隔栅。
【专利摘要】一种工业制冷设备,包括:箱体、电路组件、蒸发器、压缩机、热管换热器和风机。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面板、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两侧边分别与底座及顶盖相固定;面板设置有通风口。电路组件设置于底座。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及顶盖相固定,并且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顶盖和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压缩机与蒸发器连通。热管换热器分别与压缩机及蒸发器连通。风机设置于底座,风机面向热管换热器及通风口设置。上述工业制冷设备通过设置风机可以使得在管换热器的冷媒的热量较易传递到外部的空气中。
【IPC分类】F25B1/00
【公开号】CN204630127
【申请号】CN201520010951
【发明人】杨人代
【申请人】惠州市加迈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