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812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0002]满液式蒸发器中,换热管内部采用内螺纹强化流动,外表面采用蒸发强化设计,水在换热管内流动被冷却,制冷剂在筒内管外蒸发,属于池沸腾,具有几乎为零的蒸发器内压降,换热效果好,这些年大量地用于中央空调主机中。
[0003]目前市面上的满液式蒸发器,采用底部中间进液,通过底部分配器将气液两相均匀地分配到蒸发管束中,气液得到了均匀地分配到整个容器中,液体制冷剂的温度都是一致的,蒸发温度是一致的,油浓度的分布也比较均匀,机组回油效果减弱。导致蒸发器中的油浓度比较高,高达10%,一则导致压缩机失油,使压缩机出现油位过低报警;二则油进入管外强化孔隙,影响到蒸发强化的效果。在出气的设计方面,一般的做法是在出气口下方约两倍吸气管径处,放置一块宽度约为吸气管径10倍左右的挡板,防止吸气直接带走吸气口下方液体制冷剂。但是,该方案还是会导致不少的液体制冷剂飘起,因为挡板入口的气流速度仍达到了 2米/秒,为了降低气流速度,只能降低挡板高度,一则导致蒸发器空间减少,二则导致挡板靠近池表面,仍容易带走液体制冷剂。
[0004]近年来,资源供求紧张,节能高效的产品是市场发展的方向,换热器的效果直接影响空调产品的能效,因此,在制冷系统中有必要对蒸发侧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换热性會K。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回油效果佳、换热效果好的满液式蒸发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端板、筒体、蒸发管束、出气管和进液装置,端板和筒体连接构成封闭空间,蒸发管束和端板通过涨接或焊接固定,筒体内还设有第一钣金,第一钣金将蒸发管束分隔成第一蒸发区和第二蒸发区,出气管水平置于筒体顶部,进液装置设置在筒体靠近进水侧端板的一端连通筒体内外,且进液装置在筒体内的部分在第一蒸发区上方。
[0007]进一步的,第一钣金立式,底部与筒体相连,一端与进水侧端板相连,另一端与端板留有空隙,连通第一蒸发区和第二蒸发区。
[0008]进一步的,出气管的长度为筒体的长度的0.8?0.95,进水侧端板挖孔,出气管由筒体内从进水侧端板的挖孔处伸出并焊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出气管设有导气孔,导气孔不均匀分布,离出气口越远导气孔数量越多,保证蒸发的制冷剂进入导气孔入口的气流速低于0.3m/so
[0010]进一步的,导气孔的孔径为2mm?5mm,导气孔的总面积为出气管横截面积的20?
40倍。
[0011]进一步的,第一蒸发区的顶排管束的高度高于第二蒸发区的顶排管束的高度。
[0012]进一步的,第一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管径和第二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管径相同,第一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数量是第二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数量的I?1.2倍。第一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管径和第二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管径也可以不同,第一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管径比第二蒸发区的蒸发管束的管径小一个规格。
[0013]进一步的,还设有油浓缩器,包括第二钣金和油浓缩器出口,第二钣金用于限制液体制冷剂从筒体下部流入油浓缩器,第二钣金上设有开孔,可以支承部分蒸发管束,制冷剂和油从缝隙和第二钣金上部流入油浓缩器,油在油浓缩器中浓缩,经油浓缩器出口流出。
[0014]进一步的,油浓缩器在第二蒸发区靠近进水侧端板的一侧。
[0015]进一步的,油浓缩器出口在油浓缩器底部,从筒体内经筒体壁面伸出。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钣金对蒸发管束进行了分区,保证低换热温差下的第一蒸发区有较高的换热系数,同时降低了水侧的压降,规范制冷剂在蒸发池内的流动,让制冷剂流和水流反向,逆流换热,让水温度场和制冷剂浓度场逆向,水温从高到低流动,油浓度从低到高流动,控制在0.1%到2%,换热效率提高了 20%,保证油的流动性,不形成死区,设计了专门的油浓缩区,保证了回油和压缩机的安全,具有独特的出气设计,出气管上开孔面积大,保证吸气均匀,流速低,不带液,既节能、经济又可靠。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的侧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的筒体内部俯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的第二钣金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的水室图;
[0023]图6为右水室的侧视图。
[0024]11、进水侧端板2、筒体3、蒸发管束4、第一钣金5、油浓缩器6、出气管
[0025]7、右水室8、左水室9、进液装置301、第一蒸发区302、第二蒸发区501、第二钣金502、油浓缩器出口 601、导气孔 701、进口水管 702、进口水室 703、出口水室 704、出口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端板、筒体
2、蒸发管束3、出气管6和进液装置9,端板和筒体2连接构成封闭空间,蒸发管束3和端板通过涨接或焊接固定,筒体2内还设有第一钣金4,第一钣金4将蒸发管束3分隔成第一蒸发区301和第二蒸发区302,出气管6水平置于筒体2顶部,进液装置9设置在筒体2靠近进水侧端板11的一端连通筒体2内外,且进液装置9在筒体2内的部分在第一蒸发区301上方。
[0027]第一钣金4立式,底部与筒体2相连,一端与进水侧端板11相连,另一端与端板留有空隙,连通第一蒸发区301和第二蒸发区302。出气管6的长度为筒体2的长度的0.8?0.95,进水侧端板11挖孔,出气管6由筒体2内从进水侧端板11的挖孔处伸出并焊接固定,出气管6设有导气孔601,导气孔601不均匀分布,离出气口越远导气孔601数量越多,保证蒸发的制冷剂进入导气孔601入口的气流速低于0.3m/So导气孔601的孔径为2mm?5mm,导气孔601的总面积为出气管6横截面积的20?40倍。第一蒸发区301的顶排管束的高度高于第二蒸发区302的顶排管束的高度。
[0028]第一蒸发区301的蒸发管束3的管径和第二蒸发区302的蒸发管束3的管径相同,第一蒸发区301的蒸发管束3的数量是第二蒸发区302的蒸发管束3的数量的I?1.2倍。第一蒸发区301的蒸发管束3的管径和第二蒸发区302的蒸发管束3的管径也可以不同,第一蒸发区301的蒸发管束3的管径比第二蒸发区302的蒸发管束3的管径小一个规格。
[0029]进一步的,还设有油浓缩器5,包括第二钣金501和油浓缩器出口 502,第二钣金501用于限制液体制冷剂从筒体2下部流入油浓缩器5,第二钣金501上设有开孔,可以支承部分蒸发管束3,制冷剂和油从缝隙和第二钣金501上部流入油浓缩器5,油在油浓缩器5中浓缩,经油浓缩器出口 502流出。油浓缩器5在第二蒸发区302靠近进水侧端板11的一侧。油浓缩器出口 502在油浓缩器5底部,从筒体2内经筒体2壁面伸出。
[0030]水室组包括右水室7和左水室8,冷冻水进口水管701流入进口水室702,先流经油浓缩器5的管束,然后通过第二蒸发区302的管路,在左水室8换向否进入第一蒸发区301的管束,最后从出口水室703的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