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池的污泥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45863阅读:1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池的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池的污泥处理方法,属于污水、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量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污水、污泥也不断增力口。按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到本世纪末要提高到25%,相应产生的污泥势必越来越庞大。目前,我国年产污泥近30万吨(干物质计),有50%以上的污泥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目前,我国对于污泥的处理多采用浓缩、脱水、用板块压滤机压滤、晾晒、运输到其他地方进行再处理、生产沼气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板块压滤机价格高、易坏,且这种方法基建和运行费用都非常高,使得污泥处理费用在污水处理厂占了很大比例,与污水处理费用不相称;而作为最有前途的土地利用系统,经常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病原菌以及难降解有机物而使其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池的污泥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水厂未经浓缩、脱水的污泥流入生物反应池,去除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
(2)将(1)反应后的污泥流入污泥人工湿地处理池;
(3)在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种植挺水植物以吸收污泥中的水分及重金属,同时使通过处理池所渗滤出的污水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4)当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污泥量及其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污泥清除备用。所述生物反应池中的生物为以硫杆菌为优势菌种。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水葫芦、水葱或稗子草。所述清除是在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污泥水分含量达到45-55%时进行。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人工湿地处理池,包括处理池体和人工基质,池体为长方形, 池体的底面为坡降底面,坡降底面的最低端处有一渗滤水出口,一层人工基质铺设在池体的底表面上。所述处理池的池体长宽之比为3. 7:1。所述池体的底面的坡度为0. 01-0. 08。
所述人工基质厚度为0. 5. 0. 7米,且人工基质又分为两层,上层为小颗粒,下层为大颗粒。所述人工基质为碎石、砂砾或砾石。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述装有污泥的人工湿地处理池就像一块人工湿地,在人工基质表层土壤中种植一些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生长周期长、根系发达、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挺水植物(如水葫芦、水葱、稗子草等),人工基质、挺水植物和微生物是构成一反应床,从而构成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湿地对污水的
净化机理为人工基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为挺水植物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并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途径净化污水;挺水植物除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外,还有输送氧气到根区和维持水力传输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是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机制。同时他们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一个系统。每亩人工湿地日处理含水为999 / 0以上污泥量为6吨,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40 %左右,使污泥体积大大减少。处理后污泥用于改良土壤或作为基本土壤,彻底解决重金属、病原菌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对污泥土地利用的限制。本发明所处理的污泥是未经浓缩的含水率很高的污泥,故可以省去污水处理厂中的浓缩池、脱水机械,大大节约基建投资, 基建费约占传统方法的1 / 3. 1 / 2;且运行中能耗较低,故又可大大节约运行费,为传统方法的1 / 3-1 / 5。且设置卫生、无臭味、不滋生蚊蝇、不污染地下水,集“减容、稳定、无害、资源化”为一体,管理方便,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厂的污泥处理。


图1为污泥人工湿地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人工湿地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1.进泥2.渗滤层3.出水至污水处
理系统。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曰处理生活污水20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它日产污泥10吨(含水率为 99%以上)。将污水厂未经浓缩、脱水的污泥流入具有以硫杆菌为优势菌种的菌液的生物反应池,以去除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然后将反应后的污泥流入由处理池体和人工基质构成的污泥人工湿地处理池,根据污泥的量,将池体设计为200m。见方的长方形池子,池体长宽之比为3:1,池体的底面为坡度为0. 03的坡降
底面,一层人工基质铺设在池体的底表面上,人工基质为碎石,厚度为0. 5米,且人工基质又分为两层,以上层为小颗粒、下层为大颗粒的方式分布。坡降底面的最低端处有一渗滤水出口,污泥的渗滤水通过一集水管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盛有污泥的人工湿地处理池即构成一人工湿地,在人工湿地中种植稗子草,待测得污泥中的水分含量达到40%时将污泥清除备用,清除出的污泥中有机物达到稳定化,N 的平均去除率为80q / 0,P的平均去除率为’ 759 / 0,重金属含量低于土壤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池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厂未经浓缩、脱水的污泥流入生物反应池,去除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2)将(1)反应后的污泥流入污泥人工湿地处理池;(3)在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种植挺水植物以吸收污泥中的水分及重金属,同时使通过处理池所渗滤出的污水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4)当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污泥量及其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污泥清除备用;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中的生物为以硫杆菌为优势菌种;挺水植物为芦苇、 水葫芦、水葱或稗子草;清除是在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污泥水分含量达到45. 55%时进行。
2.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人工湿地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池包括处理池体和人工基质,池体为长方形,池体的底面为坡降底面,坡降底面的最低端处有一渗滤水出口,一层人工基质铺设在池体的底表面上;(1)所述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的池体长宽之比为3. 7:1;(2)所述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底面的坡度为0.01-0. 08;(3)所述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基质厚度为0.5. 0. 7米,且人工基质又分为两层,上层为小颗粒,下层为大颗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池的污泥处理方法,属于污水、污泥处理领域。 它使用内有人工基质的底面有坡度的人工湿地处理池与待处理的污泥一起形成人工湿地,在湿地中种植挺水植物,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N、P、重金属及病原菌得以分解去除,使污泥处理达到“减容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该方法可大大节约污水处理厂的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并实现污泥的土壤化。
文档编号C02F11/02GK102476904SQ2010105526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陈洋 申请人: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