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745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中团聚絮凝物的斜管装置,尤其涉及对斜管装置的改 进。
背景技术
斜管装置一般设置在圆柱形的水处理罐体内。在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过程中,一 般有絮凝物团聚的过程,就是将尺寸、质量、密度较小的絮凝物、杂质,团聚为较大的杂质, 以便于其下沉。目前的斜管装置,斜管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直排式),加上处理罐一般采 用切向进水,在罐体内水会形成整体的旋流,直排式斜管下部的入口,会对旋流的水产生不 规则的分切作用,造成水流的紊乱,不利于“团聚”的形成。适当的旋流对“团聚”过程有好的促进作用,但旋流过大,反而会影响杂质的“团 Φ”
水 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控制旋流量,以避免水的旋流力过大的
斜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框架,在框架内按同心环规则设 有斜板,同一同心环内的斜板间间隔3-20cm ;相邻同心环的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框架中心底部设有锥形导流筒。本实用新型在框架内采用同心环的方式排列斜板,相邻同心环内的斜板的倾斜方 向相反,这样,就避免了以往的直排式斜管装置对下部上升的旋流水产生不规则阻碍,进而 造成水流不规则的情况。其最外环斜管方向与水流旋流方向一致,以确保整体具有一定的 旋流,次外环斜管方向相反,但不影响水流的上升。最终,水流的整体旋流力得到了有效的 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板还可以设置成角度可调式的,以针对不同流量时的工作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框架,2是最外环斜板,3是次外环斜板,4是导流筒。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包括整体呈扁圆柱形的框架1,在框架1内按同心环规 则设有斜板,同一同心环内的斜板间间隔3-20cm ;相邻同心环的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其 中最外环斜板2的倾斜方向与处理罐的水流方向一致,次外环斜板3的方向与水流方向相 反,然后依次循环。所述框架1中心底部设有锥形导流筒4。考虑到针对不同流量的工作要求,本实用新型各同心环中的斜板可以同一个整体的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比如连接一个同心环内各斜板的提升环等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斜管装置,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内按同心环规则设有斜板,同一同心环内的斜板间间隔3 20cm;相邻同心环的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中心底部设有锥形导流筒。
专利摘要斜管装置涉及对斜管装置的改进。能控制旋流量,以避免水的旋流力过大。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框架,在框架内按同心环规则设有斜板,同一同心环内的斜板间间隔3-20cm;相邻同心环的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在框架内采用同心环的方式排列斜板,相邻同心环内的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就避免了以往的直排式斜管装置对下部上升的旋流水产生不规则阻碍,进而造成水流不规则的情况。其最外环斜管方向与水流旋流方向一致,以确保整体具有一定的旋流,次外环斜管方向相反,但不影响水流的上升。最终,水流的整体旋流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文档编号C02F1/52GK201660482SQ2010201403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孙正甫 申请人:扬州青青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