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8187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热电厂中,搅拌化水 中和池中废液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厂化水车间作为电厂各类生产用水的供水保障部门,其整个制水流程会产生 酸性、碱性的废液,一般由废液的化水中和池集中收集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PH值 6— 9)后统一进行排放。可实际操作存在以下问题废液中和不彻底,中和时间过长。中和液的加入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主 要因为中和药剂为固定点加入,而中和池面积大,中和废液存在不均勻性,不同位置取样会 有不同结果,取样难度大,操作频繁仍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易造成环保不达标排放,给公司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搅拌废液、使 测量数据更准确、安装方便的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其特 点是由进气总管、连通管、搅拌管、支撑板组成,所述的进气总管与压缩空气气源相连,所 述的进气总管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与设置在中和池池底的搅拌管相连,所述的 搅拌管上设置有出气孔,搅拌管通过支撑板与池壁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总管、连通管、搅拌管均采用PVC材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通管、搅拌管的数量均为1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通过改造使用后经过压缩空气 的辅助扰动,使得废液混合更加均勻,中和时间大大缩短,中和药剂的加入量大大减少,并 随着操作人员的经验的日益积累,废液中和处理成本(酸碱耗量明显下降)得到有效控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 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由进气总管1、连通管2、搅拌管3、支撑板4组 成,进气总管1设置在中和池5的下方,与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相连,搅拌管3设置在中 和池5的底部,共有15根搅拌管3,搅拌管3由支撑板4固定在中和池5的池壁上,每根搅拌管3上都设置有若干(通常为3—10个)出气孔6,每根搅拌管3都通过连通管2和进气 总管1相连通。考虑到废液的属性,进气总管1、连通管2、搅拌管3均采用PVC材料制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 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其特征是由进气总管、连通管、搅拌管、支撑板组成,所 述的进气总管与压缩空气气源相连,所述的进气总管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与设 置在中和池池底的搅拌管相连,所述的搅拌管上设置有出气孔,搅拌管通过支撑板与池壁 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总管、连通管、 搅拌管均采用PVC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通管、搅拌管的数 量均为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热电厂中,搅拌化水中和池中废液的搅拌装置。该化水中和池搅拌装置,其特点是由进气总管、连通管、搅拌管、支撑板组成,所述的进气总管与压缩空气气源相连,所述的进气总管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与设置在中和池池底的搅拌管相连,所述的搅拌管上设置有出气孔,搅拌管通过支撑板与池壁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搅拌废液、使测量数据更准确、安装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C02F1/66GK201855670SQ20102054991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亮 申请人: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