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66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
背景技术
IT工业、电子工业、电镀工业等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重金属废水,给政府和企业出了一道环保难题。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产生400亿吨左右的工业废水,其中重金属废水约占60%。节能减排、污水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多数是以涡流反应、澄清、过滤组合为一体的组合式净化器,或是以反应沉淀组合的净化器,但现在技术中的净化器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差,泥水分离效率低,泥水分离效果差,维护管理难度高,需要投入的运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维护管理方便,泥水分离效率高,泥水分离效果好,工作可靠性高,能够高效地去除重金属废水污染,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器壳体以及均设置在净化器壳体内的反应室、絮体增长室、泥水分离室和污泥室,所述泥水分离室包括分别设置在絮体增长室两侧的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所述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伸入到反应室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所述反应室与絮体增长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反应室内的废水导入絮体增长室的水导流板,所述絮体增长室的上部与反应室相连通,所述絮体增长室的下部两侧分别与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相连通,所述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中均放置有用于实现泥水分离的斜板, 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室一上方的净化器壳体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堰一,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室二上方的净化器壳体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堰二,所述絮体增长室的下部与污泥室相连通,所述污泥室的底端设置有污泥排出口。上述的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长度为1. 2m 1.細。上述的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倾角为55° 6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包括净化器壳体以及均设置在净化器壳体内的反应室、絮体增长室、泥水分离室和污泥室,在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伸入到反应室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 在泥水分离室中设置有斜板,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2、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应室顶部设置了伸入到反应室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能够很好地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维护管理方便。3、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板比传统的斜板长0. 2m 0.細,不仅具有泥水分离的作用,还具有对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进水配水的整流作用和对分离出的滑泥的导流作用,其表面负荷高于传统斜板近一倍,泥水分离效率高,泥水分离效果好,工作可靠性高,需要投入的维护、运作成本低。4、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地去除重金属废水污染,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维护管理方便,泥水分离效率高,泥水分离效果好,工作可靠性高,解决了现在技术中的净化器所存在的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差,泥水分离效率低,泥水分离效果差,维护管理难度高,需要投入的运作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能够高效地去除重金属废水污染,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0016]图3为图1的俯视图。[0017]附图标记说明[0018]1-净化器壳体; 2-反应室;3--絮体增长室[0019]4-1-泥水分离室一 ; 4-2-泥水分离室二 ;5--污泥室;[0020]5-1-污泥排出口 ; 6-无极调速机械搅拌7-水导流板;[0021]器;[0022]8-斜板; 9-1-出水堰一;9--2-出水堰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净化器壳体1以及均设置在净化器壳体 1内的反应室2、絮体增长室3、泥水分离室和污泥室5,所述泥水分离室包括分别设置在絮体增长室3两侧的泥水分离室一 4-1和泥水分离室二 4-2 ;所述反应室2的顶部设置有伸入到反应室2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6,所述反应室2与絮体增长室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反应室2内的废水导入絮体增长室3的水导流板7,所述絮体增长室3的上部与反应室2 相连通,所述絮体增长室3的下部两侧分别与泥水分离室一 4-1和泥水分离室二 4-2相连通,所述泥水分离室一 4-1和泥水分离室二 4-2中均放置有用于实现泥水分离的斜板8,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室一 4-1上方的净化器壳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堰一 9-1,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室二 4-2上方的净化器壳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堰二 9-2,所述絮体增长室3 的下部与污泥室5相连通,所述污泥室5的底端设置有污泥排出口 5-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板8的长度为1. 2m 1. 4m,该斜板 8比传统的斜板长0. 2m 0. 4m,不仅具有泥水分离的作用,还具有对泥水分离室一 4_1和泥水分离室二 4-2进水配水的整流作用和对分离出的滑泥的导流作用,其表面负荷高于传统斜板近一倍。所述斜板8的倾角为55° 6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重金属废水经水泵提升从反应室2上部进入反应室2, 经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6的作用,在反应室2形成密实的混凝体颗粒,通过水导流板7从反应室2底部导流进入絮体增长室3的上部,在絮体增长室3随水力的作用发生微絮凝作用, 使密实的混凝体颗粒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随水流从絮体增长室3下部两侧进入泥水分离室一 4-1和泥水分离室二 4-2,通过泥水分离室一 4-1和泥水分离室二 4-2中的斜板 8的整流作用,使水流平稳地进入斜板8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出水堰一 9-1和出水堰二 9-2连续排出,沉淀的污泥经斜板8进入污泥室5,污泥室5的污泥通过污泥排出口 5-1定时排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应室2顶部设置了伸入到反应室2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6, 能够很好地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器壳体(1)以及均设置在净化器壳体(1)内的反应室O)、絮体增长室(3)、泥水分离室和污泥室(5),所述泥水分离室包括分别设置在絮体增长室(3)两侧的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 G-2);所述反应室(2)的顶部设置有伸入到反应室(2)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6),所述反应室(2) 与絮体增长室(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反应室O)内的废水导入絮体增长室(3)的水导流板 (7),所述絮体增长室(3)的上部与反应室(2)相连通,所述絮体增长室(3)的下部两侧分别与泥水分离室一(4-1)和泥水分离室二(4-2)相连通,所述泥水分离室一(4-1)和泥水分离室二(4-2)中均放置有用于实现泥水分离的斜板(8),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室一(4-1)上方的净化器壳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堰一(9-1),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室二(4- 上方的净化器壳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堰二(9-2),所述絮体增长室C3)的下部与污泥室 (5)相连通,所述污泥室(5)的底端设置有污泥排出口(5-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8)的长度为1. 2m 1. 4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8)的倾角为55° 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重金属废水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以及均设置在净化器壳体内的反应室、絮体增长室、泥水分离室和污泥室,泥水分离室包括分别设在絮体增长室两侧的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反应室的顶部设有伸入到反应室中的无极调速机械搅拌器,反应室与絮体增长室之间设有水导流板,絮体增长室的上部与反应室相连通,絮体增长室的下部两侧分别与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相连通,泥水分离室一和泥水分离室二中均放置有斜板,净化器壳体顶端内壁上设有出水堰一和出水堰二,絮体增长室的下部与污泥室相连通,污泥室的底端设有污泥排出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应性强,维护管理方便,泥水分离效率高、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C02F1/62GK202072530SQ2011202038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戴方, 朱海燕 申请人:中机工程(西安)启源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