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423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它包括若干生物盘片、转轴、浮体、连接固定栓、转轮和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生物盘片平行分布,生物盘片通过套筒固定在转轴上,所有的盘片可随转轴同步转动;浮体是用来承载生物盘片使其漂浮在水面的,转轴的两端与其连接,可自由转动。浮体的对角设有两个圆孔,固定杆穿过圆孔将浮体固定在水体中;两个生物转盘装置连接时,需将转轴两端突起和凹槽对齐;转轮固定在转轴的一端,用来连接外置的动力装置;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安装在盘片的下方。本发明可移动性强、可满足处理各种地表水体的要求,填料球的引入将流化床原理与生物转盘相结合,可使微生物更好的附着和生长,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地表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在污染较严重的池塘或者水域中运行的生物转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物转盘于6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所开创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引进生物转盘计数,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不仅在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得到应用,而且在化纤、石化、印染、制革、造纸、煤气发生站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003]生物转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原理主要是依靠附着在盘片上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水体中的各类污染物得以去除。常见的生物转盘主要应用在污水处理中,针对的是污染较严重的城市污水或者工业污水,大小的固定及不可移动性导致其在地表水的处理中无法得以应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移动又可调节作用面积的生物转盘地表水处理装置,可使生物转盘不受水域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而正常稳定的运行,从而为解决地表水污染问题提供一种设备及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生物盘片、转轴、浮体、连接固定栓、转轮和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所有生物盘片平行分布,生物盘片通过套筒固定在转轴上,可随转轴而转动;每个生物盘片包括若干填料球和和梭形微生物载体,填料球由网状材料做成球体,内部填充微生物载体材料,这样可提高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梭形生物载体可通过搅动水体来提高曝气量;转轴从所有的生物盘片的中心穿过,通过套筒与生物盘片固定在一起,使得所有的生物盘片可同步转动;浮体是用来承载生物盘片使其漂浮在水面的,转轴的两端与浮体连接,可自由转动;浮体的对角设有两个圆孔,用固定杆或者绳索穿过圆孔将浮体固定在水体中;转轴的一端为突起,另一端为凹槽,两个生物转盘装置连接时,需将转轴两端突起和凹槽对齐,然后通过连接固定栓固定牢固;转轮固定在转轴的一端,用来连接外置的动力装置;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安装在生物盘片的下方,与浮体连接固定。
[0007]其中,填料球由高分子塑料做成,内部填充活性炭、焦炭和砂一类较小的惰性颗粒作为生物载体,运行球内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0008]其中,梭形生物载体由高分子塑料或者玻璃钢构成,既可以附着微生物,还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增加水中的曝气量。
[0009]其中,每个转轴两端分别有立方体的突起和凹槽,用来连接两个生物转盘装置之间的动力。[0010]其中,固定杆是在较浅的水体中使用,水体较深时可通过绳索固定。
[0011]其中,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的底部设有收集槽,脱落的生物膜沿着圆形的壁下落,最终进入收集槽,槽内的生物膜需定期清理。
[0012]本发明生物转盘装置,可移动性强、大小调节方便,可满足处理各种地表水体的要求,同时填料球的引入将流化床原理与生物转盘相结合,可使微生物更好的附着和生长,为受污染地表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和成本低的新途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发明的俯视图,图中所示为四个装置组合示意图。
[0014]图2-本发明的侧视图
[0015]图中:1_浮体;2_填料球;3-转轮;4_梭形微生物载体;5-横向连接杠(横向定义如图中所示);6_纵向连接杆;7_浮体固定孔;8_纵向连接杠;9-套筒;10_生物盘片;11_转轴;12-横向连接杆;13_转轴突起;14-动力装置;15-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16_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案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生物转盘装置包括若干的生物盘片10、转轴11、浮体1、固定杆(普通木杆或者其他材料硬质杆)、连接固定栓6和12、转轮3和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15和收集槽16。
[0018]装置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
[0019]实际安装运行时,首先根据需处理水域面积的大小决定使用本发明的数量,单个放入水中,用固定杆插入浮体I对角的两个孔7中进行固定;然后先进行横向组装,转轴的凹槽与突起13需对齐,将横向连接杆12用螺栓拧紧,每横排只需要安装一个动力装置。再然后进行纵向组装,只需将纵向连接杆6用螺栓拧紧即可,每个生物转盘装置均需要使用固定杆固定。
[0020]每个生物盘片10均有填料球2和梭形微生物载体4构成,填料球2由高分子塑料做成,内部填充活性炭、焦炭和砂一类较小的惰性颗粒作为生物载体,这样装置运行时载体处理流化状态;梭形微生物载体4如图中所示,相互间隔,运行的时候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同时也能够提高水中的曝气量。
[0021]每个生物盘片10均是通过套筒9与转轴11相连,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盘片之间的距离。
[0022]转轴的凹槽和突起13相连能够传递动力,使得每横排只需要使用一个动力装置14即可,节省了动力装置14的数量和安装步骤。
[0023]生物转盘装置下部设有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15,水流通过收集装置两端的开口流入装置中,脱落的生物膜沿着弧形收集壁落入收集槽16 ;收集槽16是一个上端开口的长方
体,需定期 清理。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生物盘片、转轴、浮体、连接固定栓、转轮和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所有生物盘片平行分布,生物盘片通过套筒固定在转轴上,可随转轴而转动;每个生物盘片包括若干填料球和和梭形微生物载体,填料球由网状材料做成球体,内部填充微生物载体材料;转轴从所有的生物盘片的中心穿过,通过套筒与生物盘片固定在一起,使得所有的生物盘片可同步转动;浮体是用来承载生物盘片使其漂浮在水面的,转轴的两端与浮体连接,可自由转动;浮体的对角设有两个圆孔,用固定杆或者绳索穿过圆孔将浮体固定在水体中;转轴的一端为突起,另一端为凹槽,两个生物转盘装置连接时,需将转轴两端突起和凹槽对齐,然后通过连接固定栓固定牢固;转轮固定在转轴的一端,用来连接外置的动力装置;脱落生物膜收集装置安装在生物盘片的下方,与浮体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球由高分子塑料做成,内部填充活性炭、焦炭或砂一种或几种作为生物载体,运行时球内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生物载体由高分子塑料或者玻璃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转轴两端分别有立方体的突起和凹槽。
【文档编号】C02F3/10GK103539254SQ20131051830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李冬, 吕育锋, 梁瑜海, 张肖静, 何永平, 周元正, 门绚, 张翠丹, 吴青, 杨胤, 苏庆岭, 范丹, 姜沙沙, 梁雨雯, 路健, 王朗, 卫家驹, 杨杰, 张金库, 曾辉平, 张 杰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