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511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污染指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途径有经河流或直接向海洋注入的各种含油废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开采溢漏及井喷;逸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及海底自然溢油等。主要发生在河口、港湾及近海水域,海上运油线和海底油田周围。石油入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浙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这些过程在时、空上虽有先后和大小的差异,但大多是交互进行的。国际上,根据溢油的规模和所需的资源将海洋石油污染分为三级:一级指能够通过使用该地的溢油反应资源加以处理和控制的较小的溢油污染事故;二级指需要地区内其他溢油反应资源协助处理和控制的较大型的溢油污染事故;三级指需要国内甚至国际溢油反应力量协助处理和 控制的大型或灾难性的溢油事故。我国的“海洋石油污染级别”按照溢油量进行定位,小型溢油污染指溢油量10吨以下;中型溢油污染指溢油量10 —100吨;大型溢油污染指溢油量在100吨以上。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了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降低其界面间迁移转化速率。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透入海水的能量,会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质,使它们失去保温、游泳或飞行的能力。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受石油严重污染的海域还会导致个别生物种丰度和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群落的种类组成。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是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干扰生物体的酶系,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阻碍细胞的分裂、繁殖,使许多动物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异常、生长迟缓;油污还能使一些动物致病,如鱼鳃坏死、皮肤糜烂、患胃病以至致癌。海洋石油污染会改变某些经济鱼类的洄游路线;石油可沾污鱼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着了油污的鱼、贝等海产食品,难于销售或不能食用。滩涂受到石油污染,如不及时处理恢复,会造成滩涂板结、失水,造成滩涂荒漠化。公开号为CN101234392A
公开日为2008年08月0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装置,该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装置包括砾石层、玉米秸层、豆秸层、木屑层、煤渣层和堆料,结构复杂,木屑、砾石等物品很难在滩涂上就地取材,不利于原位恢复,不利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包括草毡层、高油土层和秸杆层,三者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并下陷成凹坑状,该凹坑深度在40-50cm之间,其内部填充有泥土层。秸杆层可以选用玉米秸杆、芦苇杆、或者其他当地易得的秸杆或棉杆、或芦苇席、芦苇板或其他秸杆制品。如此设计,当出现石油污染时,根据油污大小、深度,将油污挖出,与就地取材的土壤、煤渣、砂石或其他易得的固体材料搅拌混合,并混入适量氮、磷等有机肥或农家肥,形成高油土,放置一边待用。在挖油污时形成的凹坑里,先铺上草毡层,然后,将高油土层平铺在草毡层上,最后再填充泥土层,并在泥土层种植芦苇、碱蓬等植物,必要时投放嗜油菌,促进油污尽快降解,进行生物修复。作为优化,所述草毡下方还设有薄膜层,该薄膜层由塑料薄膜或吸油纸构成。如此设计,石油污染较浅时,可以隔绝高油土,防止油污渗入地下水;石油污染较深,油污难以挖净时,可以只挖到适当深度,先铺设薄膜层,隔绝深层油污,然后再避免泥土层受过多污染,先在泥土层种植芦苇、碱蓬等植物先锋物种,先锋物种成活后,先降解吸收高油土。植物先锋物种降解吸收高油土时,其体内石油烃含量先升后降,当植物先锋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降低至正常水平时,使用配用的插杆,在薄膜层上刺出若干个通孔,让植物根须通过通孔进一步吸收降解深层油污。作为优化,每平方米薄膜层上至少开有一个通孔,该通孔面积在3_5cm2之间。如此设计,不用另外穿刺通孔。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构建方便、成本低、生物恢复物种成活率高等优点,是石油污染原位修复的必备利器,适用于各种受到石油污染的滩涂、田地、河道、湖泊、沼泽、山林等地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0022]


图1是本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为草毡层、2为高油土层、3为秸杆层、4为泥土层、5为薄膜层、6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
图1所示,本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包括草毡层1、高油土层2和秸杆层3,三者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并下陷成凹坑状,该凹坑深度在40-50cm之间,其内部填充有泥土层4。所述草毡下方还设有薄膜层5,该薄膜层5由塑料薄膜或吸油纸构成。每平方米薄膜层上至少开有一个通孔6,该通孔6面积在3-5cm2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草毡层、高油土层和秸杆层,三者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并下陷成凹坑状,该凹坑深度在40-50cm之间,其内部填充有泥土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草毡下方还设有薄膜层,该薄膜层由塑料薄膜或吸油纸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平方米薄膜层上至少开有一个通 孔,该通孔面积在3-5cm2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现有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装置结构复杂,原料很难就地取材。为此,本可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的复合草毡装置包括草毡层、高油土层和秸杆层,三者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并下陷成凹坑状,该凹坑深度在40-50cm之间,其内部填充有泥土层,高油土层由油污、土壤、煤渣、砂石、氮、磷有机肥等固体材料构成。秸杆层可以选用棉杆、玉米秸杆、芦苇杆、或者其他当地易得的秸杆;芦苇席、芦苇板或其他秸杆制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构建方便、成本低、恢复物种成活率高等优点,是石油污染原位修复的必备利器,适用于各种受到石油污染的滩涂、田地、河道、湖泊、沼泽、山林等地域。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112593SQ20132010465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李秀启, 董贯仓, 客涵, 刘超, 秦玉广 申请人: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