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5261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将成体菲律宾蛤投入铬浓度在100μg/L-500μg/L的铬污染海水中养殖10-20天,取出菲律宾蛤,放入铬浓度≤15μg/L的海水中暂养15-20天;收集在铬浓度≤15μg/L的海水中暂养后的菲律宾蛤,对菲律宾蛤的肉及壳进行分离,壳粉碎后作为建筑填料使用,肉用于食品加工。本发明利用菲律宾蛤能吸附海水中铬而不死亡的特点,采用养殖菲律宾蛤对海水中的铬进行吸附,使用方便,能耗低,处理效果好,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海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铁、电力、电解铝等重工业投资规模的增大,产品产量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工业用水也不断增加,这些产生的工业废水通过排污管道不断排入江河,最终汇入海洋,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对养殖海水的水质要求为二类以上海水,即需要铬海水中的铬浓度低于100yg/L,目前治理海水中铬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生物吸附法等。沉淀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淀渣会造成二次污染。吸附法受海水盐度影响,吸附剂选择性不高。离子交换法净化程度高,无二次污染,可回收使用,但实际使用成本太高。膜分离法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纳滤法等,净化程度高,但运行成本太大。
[0003]生物吸附法是环境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重金属的新技术,通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或其死亡体来吸附重金属。其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强,效率高,消耗少的特点。亟需寻找一种活体生物对铬进行吸附,充分利用自然的自净作用,以解决铬污染的问题,满足养殖的需求 。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利用菲律宾蛤能吸附海水中铬而不死亡的特点,采用养殖菲律宾蛤对海水中的铬进行吸附,使用方便,能耗低,处理效果好,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将成体菲律宾蛤投入铬浓度在100μ g/L-500 μ g/L的铬污染海水中养殖10-20天,取出菲律宾蛤,放入铬浓度< 15 μ g/L的海水中暂养15-20天;
(2)同时检测菲律宾蛤养殖后铬污染海水的浓度,当菲律宾蛤养殖后铬污染海水的铬浓度仍> 100 μ g/L时,向铬污染海水中投入新一批的成体菲律宾蛤重复步骤(1)的操作,直至铬污染海水的铬浓度低于100 μ g/L为止;
(3)收集在铬浓度<15 μ g/L的海水中暂养后的菲律宾蛤,对菲律宾蛤的肉及壳进行分离,壳粉碎后作为建筑填料使用,肉用于食品加工。
[0006]菲律宾蛤通常又称杂色蛤,是贝壳类海产品,隶属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中文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南方俗称花蛤(huage),辽宁称蚬子(xianzi),山东称蛤蜊(gala),英文名:short necked clam。菲律宾蛤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优良贝类。[0007]本发明发现了菲律宾蛤能吸附海水中铬而不死亡的特点,利用了这一特点进行了技术开发,采用养殖菲律宾蛤对海水中的铬进行吸附,使用方便,能耗低,处理效果好,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菲律宾蛤来源广泛,适应性强,也能有效降低处理的成本。
[0008]作为优选,所述成体菲律宾蛤壳长3_4cm,体重6-10g,蛤龄为8-9月龄。成体菲律宾蛤壳长3-4cm,体重6-10g,蛤龄为8_9月龄,这样规格的菲律宾蛤活性好,在铬污染海水中不容易死亡,且容易吸附铬,处理效果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成体菲律宾蛤在铬污染海水中的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海水1000-1500粒。养殖密度是解决铬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养殖密度过低,铬吸附量小,需要大大延长养殖处理时间,处理速度慢,且养殖处理时间长了菲律宾蛤也容易死亡;养殖密度过高,容易造成水体缺氧而导致菲律宾蛤死亡,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因此本发明控制每立方米海水1000-1500粒的养殖密度。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铬的去除效果好。当海水中铬含量在100 μ g/L-500 μ g/L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当海水中铬浓度为100 μ g/L-500 μ g/L,符合三类海水和四类海水水质要求,而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当海水中铬浓度为大于500 μ g/L,为劣四类海水)之间,成体菲律宾蛤在其中一般养殖1-2批次,海水中铬含量可降至100 μ g/L以下,符合养殖海水的要求。(铬对菲律宾蛤的 48h LC50 为 38.726mg/L,96h LC50 为 15.396 mg/L,安全浓度为 0.770mg/L)。
[0011]2、操作简单。只需选择成体菲律宾蛤养殖在被铬污染的海水中,无需额外的特殊处理,既可达到去除海水中铬的目的。
[0012]3、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使用活体生物进行铬吸附,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用来吸附铬的菲律宾蛤,在吸附铬的过程中,铬一小部分进入菲律宾蛤肉中,大部分进入壳中,进入菲律宾蛤肉中后,如果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仍可食用,如果不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则在清洁海水中暂养一段时间即可,暂养一段时间后菲律宾蛤肉中少量铬转移到水体中,而菲律宾蛤壳中铬则不会转移到水体中,菲律宾蛤壳可做为建筑填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14]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15]本发明采用的成体菲律宾蛤壳长3_4cm,体重6-10g,蛤龄为8_9月龄。
[0016]实施例1:
应用半静态实验室内模拟、每天更新相同浓度实验海水的方法,以使实验水体尽量保持恒定。
[0017]将成体菲律宾蛤投入铬浓度在100 μ g/L的铬污染海水中养殖(实验周期控制在20天),取出菲律宾蛤,放入铬浓度15 μ g/L的海水中暂养15天;
收集暂养后的菲律宾蛤,对菲律宾蛤的肉及壳进行分离,壳粉碎后作为建筑填料使用,肉用于食品加工。[0018]20天的暴露期间,同一暴露浓度,菲律宾蛤体内铬残留量(基本随着水中暴露时间的增加(1、3、5、7、10、15、20)而增加(见表1)。但在最初5天里,生物体内残留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第5天之后残留量增加的趋势逐渐明显。养殖20d后的菲律宾蛤体内(肉)铬残留限量(数据见表1)仍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国家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里规定鱼贝类的铬限量<2mg/kg)(见表1)。经过15天暂养后,菲律宾蛤体内铬残留量进一步降低到0.5mg/kg。
[0019]实施例2:
应用半静态实验室内模拟、每天更新相同浓度实验海水的方法,以使实验水体尽量保持恒定。
[0020]将成体菲律宾蛤投入铬浓度在200 μ g/L的铬污染海水中养殖(实验周期控制在20天),取出菲律宾蛤,放入铬浓度10 μ g/L的海水中暂养15天;收集暂养后的菲律宾蛤,对菲律宾蛤的肉及壳进行分离,壳粉碎后作为建筑填料使用,肉用于食品加工。
[0021]20天的暴露期间,同一暴露浓度,菲律宾蛤体内铬残留量(基本随着水中暴露时间的增加(1、3、5、7、10、15、20)而增加(见表1)。但在最初5天里,生物体内残留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第5天之后残留量增加的趋势逐渐明显。养殖20d后的菲律宾蛤体内(肉)铬残留限量(见表1)不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国家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里规定鱼贝类的 铬限量< 2mg/kg)。但经过暂养15天后,菲律宾蛤体内铬残留量降低到0.9mg/kg,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
[0022]实施例3:
应用半静态实验室内模拟、每天更新相同浓度实验海水的方法,以使实验水体尽量保持恒定。
[0023]将成体菲律宾蛤投入铬浓度在500 μ g/L的铬污染海水中养殖(实验周期控制在20天),取出菲律宾蛤,放入铬浓度10 μ g/L的海水中暂养20天;
收集暂养后的菲律宾蛤,对菲律宾蛤的肉及壳进行分离,壳粉碎后作为建筑填料使用,肉用于食品加工。
[0024]菲律宾蛤暴露在高的铬浓度水中,20天的暴露期间,同一暴露浓度,菲律宾蛤体内铬残留量基本随着水中暴露时间的增加(1、3、5、7、10、15、20)而增加。生物体内残留量变化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养殖20d后的菲律宾蛤体内(肉)铬残留限量(见表1)不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但经过暂养20天后,菲律宾蛤体内铬残留量降低到1.5mg/kg,符合我国卫生食品安全标准。
[0025]表1菲律宾蛤在不同铬浓度海水中养殖20天体内铬残留量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铬污染海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成体菲律宾蛤投入铬浓度在100μ g/L-500 μ g/L的铬污染海水中养殖10-20天,取出菲律宾蛤,放入铬浓度< 15 μ g/L的海水中暂养15-20天; (2)同时检测菲律宾蛤养殖后铬污染海水的浓度,当菲律宾蛤养殖后铬污染海水的铬浓度仍> 100 μ g/L时,向铬污染海水中投入新一批的成体菲律宾蛤重复步骤(1)的操作,直至铬污染海水的铬浓度低于100 μ g/L为止; (3)收集在铬浓度<15 μ g/L的海水中暂养后的菲律宾蛤,对菲律宾蛤的肉及壳进行分离,壳粉碎后作为建筑填料使用,肉用于食品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体菲律宾蛤壳长3-4cm,体重6-10g,蛤龄为8-9月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体菲律宾蛤在铬污染海水中 的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海水1000-1500粒。
【文档编号】C02F3/32GK103991964SQ20141007928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6日
【发明者】钟志, 刘琴, 顾捷, 鲍静鲛, 祝银, 王范盛 申请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