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647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用于大流量的、且有杀菌、防腐及免加药的环保要求等循环水系统的阻垢、除垢的静电水处理,包括正电极(001)和金属负极(002),以及侧墙钢板(003)和底板钢板(007),正电极(001)被金属负极(002)包围着,且与包围它的每个金属负极(002)有基本相等的间距;侧墙钢板(003)和底板钢板(007)形成以U形结构,将正电极(001)和金属负极(002)围在其中;正电极(001)与金属负极(002)按照等边三角形的梅花桩形式布置;设备可以产生一个稳定均匀高压静电场,使流经其中的水得到静电水处理。
【专利说明】一种梅花粧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属于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针对特大流量、流速较快的循环水系统需阻垢、防腐且免加药有环保要求的工程。

【背景技术】
[0002]水资源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节约用水已成为我们的国策。企业采用循环水的补水方式通常有三种一地表水、地下水和城市中水。
[0003]地下水硬度大,作为工业循环补水代价高;地表水泥沙和微生物含量高,引水源日渐枯竭,水费不断提高。
[0004]中水虽被提倡引用却有前两者硬度大和微生物含量高的共有缺点,又有氯根腐蚀严重的突出危害性。
[0005]三种水的处理目的不外乎阻垢、杀菌灭藻、防腐、除粘泥,但在处理手段和效果上差别很大。
[0006]目前循环水处理方法归纳起来分作两大类:一是化学方法,二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加药如阻垢,杀菌灭藻等药剂;物理方法是采用电离的方法。
[0007]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化学方法对水质的可控性有保证,但污染环境,腐蚀设备,浓缩倍率低浪费水资源,煤资源,人力资源,加药设备耗电及维护费用高,排污给生活水源及环境造成危害等缺点;物理方法无污染、易安装、免维护、低耗电,浓缩倍率高节水、节煤、节人工费用。
[0008]但由于物理方法仅仅是改变水分子的结构,不能改变水中的离子成分,致使水中浓度和硬度不断加大,容易造成用水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的停运而失去效力,造成损失。
[0009]能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同时又避开各自的缺陷,是水处理行业努力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10]目前循环水处理技术利用化学加药的方式,污染环境,腐蚀设备,浓缩倍率低浪费水资源,煤资源,人力资源,加药设备耗电及维护费用高,排污给生活水源及环境造成危害等缺点。
[001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大流量冷却循环用水,以及对杀菌灭藻和防腐有较高要求的水处理问题。
[0012]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静电水处理器技术,设备安装在输水控制断面上,在过流断面两边的输水渠墙(005)和渠道底板铺设U形结构的侧墙钢板(003),在水流方向(006)经过的区域设置水处理区(004),在水处理区(004)的纵、横方向设置金属负极(002),金属负极(002)和侧墙钢板(003)连接在一起,在金属负极(002)分布区域内设置正电极(001),使流经水处理区(004)的待处理水可以得到均匀可靠的静电水处理,可供后续设备直接使用。
[0013]静电水处理设备包括电气部分和静电水处理装置两部分组成:电气部分产生高压电源,用于产生强电场的高压直流电;静电水处理装置可使流经水处理区(004)的不达标水源处理后达到合格的用水要求。
[0014]水是一种偶极分子,正电极(001)与金属负极(002)和侧墙钢板(003)连接在一起电源负极之间,在整个水体中形成强大均匀的静电场,在这个静电场作用下,水分子的偶极矩增大,并按正、负次序整齐排列,此时,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的正、负离子周围被数个偶极水分子包围,于是这些正、负离子也以正、负次序进入偶极水分子群中,这样一来,它们的运动速度和彼此间的有效碰撞大为减少,从而使器壁上不易生成水垢。
[0015]另一方面,在强静电场作用下,水分子的偶极矩增大,它与盐类的正、负离子的水和作用和水和能力也就随之增大了,其结果是加大了水垢的溶解度,提高了水垢的溶解速度,从而具有了阻垢和溶垢的作用。
[0016]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有以下优点:一、阻垢一可阻止水在冷却设备生成水垢;二、拦污一间距很小的栅格可以将部分的漂浮物拦住;三、除垢一可将凝汽器内的水垢慢慢溶解掉;四、可杀菌灭藻?’五、防腐一可以防止用水冷却设备的腐蚀;六、自动化运行,不需要进行停机除垢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单向进水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设备俯视示意图:001-正电极,002-金属负极,003-侧墙钢板,004-水处理区,005-输水渠墙,006-水流方向;图2是图1的A-A截面正视图,007-底板钢板;图3是图1的B-B截面正视图;图4为双向进水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设备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18]如图所示,所述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设备是用于大流量、以及对杀菌灭藻和防腐有要求较高的水处理工程。
[0019]整个设备包括电气及控制部分,负责提供高压电源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设备输出的高压电源正极连接在正电极(001)上,高压电源负极连接在由金属负极(002)、侧墙钢板(003)和底板钢板(007)连接在一起的负极上,并接大地地线。
[0020]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正电极(001)和金属负极(002)。
[0021]所有的金属负极(002)、底板钢板(007)与侧墙钢板(003)相连在一起,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所有的正电极(001)固定在上方的架子上,连接在一起与高压电源正极相连。
[0022]为了更好的实现水处理功能,设备应安装在水源与用水设备之间的输水通路的必经之处。
[0023]由于静电水处理设备用的是物理方法进行水处理的,没有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只是改变了水分子和水中离子的物理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而只能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因此一般设置在离用水设备较近的位置。
[0024]方案一、对有输水渠供水的工程,将设备安装在离用水设备较近的输水渠上,采用无侧面开口的直通渠道的设备段,为单向流入、单向流出的形式。
[0025]需将输水渠截断进行改造,将设备安装在水渠上,在水渠设备控制段的水处理区(004),将水渠边坡改成直立的,水渠边坡设置侧墙钢板(003),水渠底板设置底板钢板(007),水渠中间布置正电极(001)与金属负极(002)。
[0026]为使静电场均匀,可使正电极(001)与金属负极(002)按照等边三角形的梅花桩形式布置,使金属负极(002 )将正电极(001)包围起来,在整个水流通道内形成静电场。
[0027]控制段的水处理区(004)顶部安装架子固定正电极(001)管子,设置高压电源正极接线端子。
[0028]方案二、对于火电厂以循环水为主、补充水为辅的工程,使用过的冷却水废水排入蓄水池,经处理后重复利用,消耗的水量有补充水源提供。
[0029]将设备安装在蓄水池出口,采用两端进水,侧面出水的设备段,为双向流入、单向流出的水流运动形式,除了出水口在侧面钢板开口外,其他同方案一。
[0030]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适应不同的输水渠道,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输水形式和相应的方案配合较好。
[0031]侧墙钢板(003)和底板钢板(007)—般采用长3.7米,宽1.35米的成品钢板,可以切割,也可以多块加长。
[0032]金属负极(002)采用无缝钢管较好。
[0033]正电极(001)是将导电的金属正极铁芯置于良好的绝缘材料填充的圆筒内制作成的电极。
[0034]在连接高压电源正极的正电极(001)和连接高压电源负极的金属负极(002)、侧墙钢板(003)及底板钢板(007)之间,施加高压电(大约3400?6000V),正电极(001)与金属负极(002)和侧墙钢板(003)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便进行处理的水能从正、负极之间的腔体内流过,水在腔体内经受强电场处理后,即可进入用水设备使用。
[003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具体的实施例,不表示本发明只有这样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包括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包括正电极(OOl)和金属负极(002),分别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的正电极(001)和金属负极(002)均匀的布置在水处理区(004)内;所述的正电极(001)被金属负极(002 )包围着,正电极(001)与包围它的每个金属负极(002 )有基本相等的间距;在工程运行状态,待处理水体流经所述的水处理区(004)。
2.基于权利I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还包括侧墙钢板(003 )和底板钢板(007 )部件,侧墙钢板(003 )和底板钢板(007)形成以U形结构,将正电极(001)和金属负极(002)围在其中。
3.基于权利I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001)与金属负极(002)按照等边三角形的梅花桩形式布置。
4.基于权利I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墙钢板(003 )可以布置成水流方向(006 )为单向流入、单向流出的直通渠道形式。
5.基于权利I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墙钢板(003)可以布置成水流方向(006)为双向流入、单向流出的两端进水、侧向出水形式。
6.基于权利I的梅花桩式阻垢防腐静电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001)在顶部的架子上固定着,设置高压正极接线端子。
【文档编号】C02F5/00GK104230008SQ20141046357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陈昱如, 陈力铭, 李文忠 申请人:陈昱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