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液分离结构及污废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338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污废液分离结构及污废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废液分离结构,及具有该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污废液分离装置,该污废液分离结构包括有多个第一分离接条、多个第二分离接条及多个扰流柱,该第一分离接条及该第二分离接条一端面为一连接面,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各该第二分离接条是以其连接面结合于各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使该污废液分离结构形成有多个透孔,该扰流柱成型于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藉此使得污废液在通过污废液分离结构时,产生复杂的紊流,提高与斜切面接触及碰撞的机会,藉此提高分离油污及残渣杂质的效率。
【专利说明】污废液分离结构及污废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废液处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设于污废液处理装置内,用以协助污废液于处理设备内分离油污及杂质。

【背景技术】
[0002]在各行业与各项作业过程中,有会产生具有油污或残渣杂质的污废液,其通常需要将油污或残渣杂质分离处理。普通欲将污废液中的油污与残渣杂质分离的处理方法,大多是采用一大型的分离装置,令污废液于该分离装置内静置一段时间后,使比重较轻的油污浮于上方,而残渣杂质则沉淀于底部,藉此达到将污废液中的油质与残渣杂质的效果。
[0003]然而,以此方式进行污废液分离,其体积庞大而不利于使用,且需长时间静置等待污废液分离,在使用上相当不便且耗废时间。因此,中国台湾第M460091号《污废水分离装置》,公开了一种污废水处理装置是于一箱体内放置有多个整齐而并排的污废水分离板,该污废水分离板10请参阅图1所示,具有多个以预定间距相互垂直交错排列的污废水分离接条11,使各该污废水分离接条11间形成多个透孔12,且各该污废水分离接条11位于朝向箱体导入口方向的迎水面上分别具有至少一斜切面13。
[0004]藉此,当污废液自导入口流入应用有该污废水分离板的箱体时,是会由各该污废水分离接条11间的多个透孔12通过,而污废液中的油污会附着于该斜切面13,且当累积至一定程度时,油污便脱离该斜切面13而浮于上方;残渣杂质则与该斜切面13碰撞后,因其重量而下落于底部。藉此,使得此一污废水分离装置得以无须静置,而可持续地由导入口通入污废液,具有体积较小、不占空间及容易搬运的功效。
[0005]因此,此一污废水分离装置在分离油污及残渣杂质的效率上仍有待加强的空间。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污废液分离结构及污废液分离装置,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污废液分离结构及应用此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污废液分离装置,以提高污废液分离装置在分离油污及残渣杂质的效率。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废液分离结构,包含:多个第一分离接条,各相邻的第一分离接条间是互不接触,该第一分离接条的一端面为一连接面,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多个第二分离接条,各相邻的第二分离接条间是互不接触,该第二分离接条的一端面为一连接面,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各该第二分离接条是以其连接面结合于各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使各该第一分离接条及各该第二分离接条间形成多个透孔;以及多个扰流柱,成型于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废液分离装置,包含:一作用箱体,内部具有一作用空间,该箱体具有与该作用空间相连通的一导入口、一导出口及一排油口,该排油口形成于该箱体的上侧,多个前述污废液分离结构,各该污废液分离结构是以该结合件相互结合后,容设于该作用空间内。
[0009]本实用新型利用所提供的污废液分离结构及污废液分离装置,可以获得的功效在于:藉由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的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成型有多个扰流柱,藉此使得污废液在通过污废液分离结构时,产生复杂的紊流,提高与斜切面接触及碰撞的机会,藉此提高分离油污及残渣杂质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普通污废水处理装置的污废水分离板的立体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废液分离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12]图3是图2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污废液分离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5]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污废液分离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污废液分离结构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污废水分离板 11污废水分离接条
[0020]12透孔13斜切面
[0021]20作用箱体21作用空间
[0022]211分离区212净液区
[0023]22隔板221空缺部
[0024]23导入口24导出口
[0025]25排油口26斜板
[0026]27 盖体
[0027]30污废液分离结构 31第一分离接条
[0028]311连接面312斜切面
[0029]32第二分离接条 321连接面
[0030]322斜切面33扰流柱
[0031]34透孔35结合件
[0032]351插接孔352插接柱
[0033]36第二扰流柱
[0034]50污废液体51油污
[0035]52液体53残渣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
[0037]本实用新型的污废液分离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包含:一作用箱体20及多个污废液分离结构30,其中:
[0038]所述作用箱体20内部具有一作用空间21,并以一盖体27罩覆,并透过一隔板22而将该作用空间21区隔为一分离区211及一净液区212,该隔板22底部具有一空缺部221使得该分离区211及该净液区212于隔板22的底部相连通,该作用箱体20具有与该作用空间21相连通的一导入口 23、一导出口 24及一排油口 25,该导入口 23是与该分离区211相连通,该导出口 24则与该净液区212相连通,该排油口 25形成于该作用箱体20的上侧,并与该分离区211相连通,各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是相互结合后,容设于该作用空间21内;
[0039]所述污废液分离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一分离接条31、多个第二分离接条32以及多个扰流柱33,其中:
[0040]各相邻的第一分离接条31间是平行且保持相同的间距而互不接触,该第一分离接条31的一端面为一连接面311,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312,使得该第一分离接条31的横截面概呈三角形,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于此实施例中,该第一分离接条31为图中的纵向;
[0041]各相邻的第二分离接条32间是平行且保持相同的间距而互不接触,该第二分离接条32的一端面为一连接面321,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322,使得该第二分离接条32的横截面概呈三角形,各该第二分离接条32是以类似“井”字的方式与各该第一分离接条31相互垂直交错排列连接,更详细地说,该第二分离接条32是以其连接面321结合于各该第一分离接条31的连接面311上,使各该第一分离接条31及各该第二分离接条32间形成多个透孔34,且各该第一分离接条31及各该第二分离接条32的连接面311、321均有部分未与第二分离接条32及第一分离接条31的连接面321、311连接;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于此实施例中,该第二分离接条32为图中的横向;以及
[0042]该多个扰流柱33是成型于该第一分离接条31的连接面311中,未与该第二分离接条32的连接面321连接的连接面311上,且其高度与该第二分离接条32的斜切面322的闻度相等;
[0043]因此,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是概呈板形结构而具有四角端,而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更可包括有多个结合件35,该各结合件35是位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角端,或如图中所示位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侧边上,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是以该结合件35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结合件35结合,于此实施例中,该结合件35是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二端面分别形成一插接孔351及一插接柱352,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是以该插接柱352结合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插接孔351而结合固定;
[0044]各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是以结合件35相互结合后,容设于该作用空间21内,并以各扰流柱33及该第二分离接条32的斜切面322朝向该导入口 23,以该第一分离接条31的斜切面312朝向该导出口 24。
[0045]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构件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及功效,请参阅图5及图6配合图2至图4所示,当该作用箱体20的导入口 23将欲进行污废液体50送入至该作用空间内时,该污废液体50会碰触到各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迎水面上的斜切面322,藉由油污51的附着力较大的特性,而能将污废液体50中的油污51附着于各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迎水面的斜切面322上,而污废液体50中的其他液体52则未被附着地迅速从污废液分离结构30间的透孔34穿过。如此一来,附着于该迎水面的斜切面322上的油污51便会持续地累积,待累积至一定量时,油污51便会脱离该迎水面的斜切面322,并藉由比重较轻的特性,而能如图5所示上浮于顶面位置处,此时若将该排油口 25开启,便能将油污51加以排出,以达到油液分离的效果。而与油污51分离的液体50则经由该隔板22的底部而流入于该净液区212中,并经由该导出口 24流出。
[0046]此外,污废液体50内的残渣杂质53 (如铁屑),在碰触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迎水面的斜切面322上后,会因其重量而往下落,并经由作用箱体20底部的一斜板26而逐渐地滑移至作用空间21底部的角落集中内,藉以达到污废液体50中的残渣杂质53分离的功效。
[0047]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离接条31的连接面311是成型有多个扰流柱33,除了可以直接增加迎水面的表面积外,藉由该扰流柱33更可使得污废液体50在通过该污废液分离结构时会产生紊流,提高污废液体50中的油污51及残渣杂质53与该迎水面的斜切面322接触或碰撞的机率,藉此提高分离油污51及残渣杂质53的效率。
[0048]除此之外,特别说明的是,其中一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其中部分扰流柱33,是可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30的扰流柱33位于不同的位置,藉此,当污废液体50通过每一污废液分离结构30时,均会受到位于不同处的扰流柱的干扰而产生更复杂的紊流,藉此能更有效地提高分离油污51及残渣杂质53的效率。
[004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柱的成型位置能有多种不同的变化,例如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该污废液分离结构30更包括一第二扰流柱36,该第二扰流柱36是成型于该第一分离接条31的连接面311上,藉由提供不同位置的扰流柱33及第二扰流柱36,以增加结构上的变化,使得污废液体50产生的紊流更加复杂,提高油污51及残渣杂质53与该迎水面的斜切面322接触或碰撞的机率,藉此提高分离油污51及残渣杂质53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污废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分离接条,各相邻的第一分离接条间是互不接触,该第一分离接条的一端面为一连接面,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 多个第二分离接条,各相邻的第二分离接条间是互不接触,该第二分离接条的一端面为一连接面,另一端面则为一斜切面,各该第二分离接条是以其连接面结合于各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使各该第一分离接条及各该第二分离接条间形成多个透孔;以及 多个扰流柱,成型于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废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废液分离结构更包括一第二扰流柱,该第二扰流柱是成型于该第一分离接条的连接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废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废液分离结构是概呈板形结构而具有四角端,该污废液分离结构更包括多个结合件,该各结合件位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的角端,该污废液分离结构是以该结合件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的结合件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废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是于该污废液分离结构的二端面分别形成一插接孔及一插接柱,该污废液分离结构是以该插接柱穿设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插接孔而结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3项或第4所述的污废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废液分离结构的其中部分扰流柱是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扰流柱位于不同的位置。
6.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污废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作用箱体,内部具有一作用空间,该箱体具有与该作用空间相连通的一导入口、一导出口及一排油口,该排油口形成于该箱体的上侧, 多个污废液分离结构,各污废液分离结构是以该结合件相互结合后,容设于该作用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污废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废液分离结构的其中部分扰流柱是与相邻污废液分离结构的扰流柱位于不同的位置。
【文档编号】C02F1/40GK204111370SQ20142040868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钧涵 申请人:张钧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