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10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预处理系统和二级生物处理系统;所述一级预处理系统其输出端与二级生物处理系统输入端连接,其输入端连接有污水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其输出端的深度处理系统;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高密度沉淀池和消毒渠;所述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和高密度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排入污泥浓缩池;

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由快速反应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构成;所述快速反应区侧面设置有与二级生物处理系统连接的进水管路;所述沉淀区侧面设置有与消毒渠连接的出水管路;

所述快速反应区设有可变频快速搅拌器;所述絮凝区设有导流筒和变频搅拌器;所述导流筒下方设置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沉淀区内安装有一刮泥机和多根取样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与絮凝区连接,其另一端连接至沉淀区;所述剩余污泥排放管一端与沉淀区连接,其另一端连接至污泥浓缩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输送管道中的污水依次经一级预处理系统、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后通过排水管排放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外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反应区中投加有聚合氯化铝;所述絮凝区中投加有聚丙烯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内安装有五根取样管;所述沉淀区其内的污泥泥层高度不高于由底部至上第二根取样管的高度,且设置由底部至上第二根取样管其距离沉淀区底部高度为150cm。

6.一种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出水通过进水管路进入高密度沉淀池的快速反应区,控制可变频快速搅拌器频率为45Hz,并投加聚合氯化铝,使得污水中的含磷物质形成磷酸铝,快速反应区设有流量计量器,投加聚合氯化铝的量用以下公式计算:

mPAC =(CTP0- CTP1)×Q0×22.2/1000;

其中,mPAC为聚合氯化铝投加量,kg/d;

CTP0为进水总磷浓度,mg/L;

CTP1为出水总磷浓度,mg/L;

Q0 为高密度沉淀池进水流量,m3/d;

22.2表示去除1kg磷,需要投加22.2kg的聚合氯化铝;

第二步,将上述第一步的出水排入絮凝区,控制变频搅拌器频率为40Hz,污泥回流浓度为20~30mg/L,回流污泥的量与进水水量的比例控制在2%~5%之间,并投加聚丙烯酰胺,使磷酸铝絮凝形成矾花;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比例范围控制在60~100:1之间,由第一步中的计算公式可得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通过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的比例计算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

第三步,将上述第二步的出水排入沉淀区,矾花在沉淀区形成沉淀,含磷的矾花沉淀将进入污泥中,实现泥水分离,从而降低污水中的总磷浓度;沉淀区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至絮凝区导流筒内,污泥回流浓度为20~30mg/L,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脱水;

第四步,将上述第三步的出水排入消毒渠进行消毒,最后达标排放,出水总磷浓度为0.27mg/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除磷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控制沉淀区其内的污泥泥层高度不高于由底部至上第二根取样管的高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