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78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对城市的污水处理也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市面上的污水净化设备其污水处理能力较差,污水净化后污物的处理方式不当,且结构复杂,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有储水室、初级过滤室、次级过滤室和紫外线杀菌室,所述储水室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室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初级过滤室连通的初级过滤室进水管,所述初级过滤室进水管内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初级过滤室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取污口,所述初级过滤室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格网,在所述初级过滤室内所述第一格网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初级过滤室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刮污装置,所述初级过滤室的下壳体从左至右斜向下延伸且在其端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下端与所述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板连接以将所述初级过滤室封闭,所述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围成的空间形成污物储存室,所述第一竖直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电磁吸附格栅,所述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取污口,在所述次级过滤室的右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取污口和所述第一格网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次级过滤室的顶端连通的次级过滤室进水管,所述次级过滤室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格网,所述第二格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网格的孔径,所述次级过滤室进水管于所述次级过滤室内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二格网,在所述次级过滤室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格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取污口,在所述次级过滤室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格网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的上壳体中间位置连通的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所述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伸入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内的部分连接有透明流水管,所述透明流水管由多个水平流水管和多个竖直流水管组成,所述多个竖直流水管交替连接在多个所述水平流水管的左端和右端,以使所述透明流水管沿左右方向依次向下反复折弯形成,所述透明流水管最下端的水平流水管向右延伸穿出所述紫外线杀菌室的壳体且最下端的所述水平流水管的右端部设置有出水口,多个所述水平流水管之间以及最下端的水平流水管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的下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紫外线灯。

作为限定,所述刮污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格网垂直接触设置的刮污板,所述刮污板的右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刮污轴,所述刮污轴的右端穿过所述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且在所述刮污轴的右端部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刮污轴可相对所述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左右滑动以带动所述刮污板在所述初级过滤室内左右运动。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紫外线灯均匀分布在所述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的两侧。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电磁吸附格栅的下端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一竖直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磁吸附格栅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竖直板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储水室、初级过滤室、次级过滤室和紫外线杀菌室,依靠污水的重力作用由上至下自动流动,分别在各舱室实现初级过滤、次级过滤和杀菌操作,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以及水资源损失小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刮污装置,其包括与第一格网垂直接触设置的刮污板,刮污板的右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刮污轴,刮污轴的右端穿过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且在刮污轴的右端部设置有操作把手,当移动操作把手时,刮污轴可相对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左右滑动以带动刮污板在初级过滤室内左右运动,可将积累在第一格网上的污物刮到第一格网右侧,打开第一取污口可取走污物,提高了污物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3)本发明在初级过滤室的下壳体从左至右斜向下延伸且在其端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竖直板,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与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围成的空间形成污物储存室,第一竖直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电磁吸附格栅,初级过滤室的右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取污口,这样,污水可经下壳体从左向右流动,电磁吸附格栅采用高压电场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物累积后落入污物存储室,可通过第二取污口进行排污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污物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储水室;11、进水管;12、初级过滤室进水管;13、进水阀;2、初级过滤室;21、第一格网;22、刮污板;23、刮污轴;24、操作把手;25、电磁吸附格栅;26、污物储存室;261、第一竖直板;262、第一水平板;27、第二取污口;28、次级过滤室进水管;29、第一取污口;3、次级过滤室;31、第二格网;32、第三取污口;33、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4、紫外线杀菌室;41、紫外线灯;42、出水口;43、透明流水管;5、基座;51、左支撑架;52、右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基座5和固定于所述基座5上的左支撑架51和右支撑架52,所述左支撑架51和所述右支撑架52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有储水室1、初级过滤室2、次级过滤室3和紫外线杀菌室4,所述储水室1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储水室1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初级过滤室2连通的初级过滤室进水管12,所述初级过滤室进水管12内设置有进水阀13,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取污口29,所述初级过滤室2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格网21,在所述初级过滤室2内所述第一格网2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初级过滤室进水管12的下方设置有刮污装置,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下壳体从左至右斜向下延伸且在其端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竖直板261,所述第一竖直板261的下端与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板262连接以将所述初级过滤室2封闭,所述第一竖直板261、所述第一水平板262与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围成的空间形成污物储存室26,所述第一竖直板26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电磁吸附格栅25,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取污口27,在所述次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取污口27和所述第一格网2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次级过滤室3的顶端连通的次级过滤室进水管28,所述次级过滤室3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格网31,所述第二格网3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网格21的孔径,所述次级过滤室进水管28于所述次级过滤室3内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二格网31,在所述次级过滤室3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格网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取污口32,在所述次级过滤室3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格网31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的上壳体中间位置连通的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33,所述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33伸入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内的部分连接有透明流水管43,所述透明流水管43由多个水平流水管和多个竖直流水管组成,所述多个竖直流水管交替连接在多个所述水平流水管的左端和右端,以使所述透明流水管43沿左右方向依次向下反复折弯形成,所述透明流水管43最下端的水平流水管向右延伸穿出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的壳体且最下端的所述水平流水管的右端部设置有出水口42,多个所述水平流水管之间以及最下端的水平流水管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的下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紫外线灯4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基座5和固定于基座5上的左支撑架51和右支撑架52,左支撑架51和右支撑架52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有储水室1、初级过滤室2、次级过滤室3和紫外线杀菌室4,依靠污水的重力作用由上至下自动流动,分别在各舱室实现初级过滤、次级过滤和杀菌操作,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以及水资源损失小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初级过滤室进水管12内设置有进水阀13,当需要清理污物时只需关闭进水阀13,此时进行清理污物操作,同时废水在储水室1内进行存储。当污物清理完毕,打开进水阀13即可对废水进行净化。其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发明在初级过滤室2的下壳体从左至右斜向下延伸且在其端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竖直板261,第一竖直板261、第一水平板262与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围成的空间形成污物储存室26,第一竖直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电磁吸附格栅25,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取污口27,这样,污水可经下壳体从左向右流动,电磁吸附格栅25采用高压电场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物累积后落入污物存储室26,可通过第二取污口27进行排污处理,提高了污物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次级过滤室3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格网31,优选第二格网31的孔径小于第一格网21的孔径,污水由次级过滤室进水管28流入次级过滤室3的第二格网31下部,当次级过滤室3的第二格网31下部污水存满后,透过第二格网31流入次级过滤室3上部,污物被隔离在次级过滤室3的第二格网31的下部,通过右侧的第三取污口32进行排污。经过次级过滤的污水进入紫外线杀菌室4,紫外线杀菌室4内设置有与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33连接的透明流水管43,优选的透明流水管43由多个水平流水管和多个竖直流水管组成,多个竖直流水管交替连接在多个水平流水管的左端和右端,以使透明流水管43沿左右方向依次向下反复折弯形成,多个水平流水管之间以及最下端的水平流水管与紫外线杀菌室4的下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紫外线灯41。这样,紫外线灯41可对周边透明流水管43内的污水进行紫外线杀菌,杀菌后经过出水口42,将经过处理的水排出进行二次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紫外线灯41不与水直接接触,省去了绝缘处理,提升了紫外线灯41的寿命,多组透明流水管43的设置提升了紫外线照射时间和照射面积,优化了杀菌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刮污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格网21垂直接触设置的刮污板22,所述刮污板22的右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刮污轴23,所述刮污轴23的右端穿过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且在所述刮污轴23的右端部设置有操作把手24,所述刮污轴23可相对所述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左右滑动以带动所述刮污板22在所述初级过滤室2内左右运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刮污装置包括与第一格网21垂直接触设置的刮污板22,刮污板22的右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刮污轴23,刮污轴23的右端穿过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且在刮污轴23的右端部设置有操作把手24,当移动操作把手24时,刮污轴23可相对初级过滤室2的右壳体左右滑动以带动刮污板23在初级过滤室内左右运动,可将积累在第一格网21上的污物刮到第一格网21右侧,打开第一取污口29可取走污物,提高了污物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41均匀分布在所述紫外线杀菌室进水管33的两侧。如此设置可保证紫外线灯41可对污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照射,保证杀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吸附格栅25的下端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一竖直板26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磁吸附格栅25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竖直板261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磁吸附格栅25通过螺栓与第一竖直板261连接。可方便拆卸和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