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污泥浓缩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254发布日期:2018-06-12 12:2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污泥处理领域,主要涉及的是污泥浓缩技术。



背景技术:

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

目前,常用的污泥浓缩池构造类似沉淀池,在浓缩池中,固体颗粒借重力下降,水分从泥中挤出,浓缩污泥从池底排出,污泥水从池面堰口外溢;传统的重力式污泥浓缩池大多采用直径为5~20米、高度6米以上的圆池,池内设搅拌机械作缓慢搅拌;污泥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泥浓缩效率低、占地面积大、高度高、采用钢混结构不利于施工等问题难以实现现代工厂化或模块化生产,并且在北方寒冷地区施工受季节性影响。

为克服传统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效率低、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和高度大、难以实现现代工厂化或模块化生产等缺陷,一种新型高效污泥浓缩池被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传统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效率低、停留时间过长、占地面积大、高度受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等问题的新型高效污泥浓缩池。

本发明的高效污泥浓缩池包括进泥管(1)、中心筒(2)、反射板(3)、电动机(4)、桨板(5)、斜管(板)(6)、出水堰(7)、出水口(8)、排泥口(9)和污泥浓缩池主体(1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从二沉池来的污泥从进泥管(1)进入中心筒(2)经反射板(3)进行均匀布泥后进入污泥浓缩池主体(10)向上流,污泥在上升的过程互相碰撞发生凝聚,加速沉淀到污泥浓缩池主体(10)底部,未凝聚的污泥通过斜管(板)(6)进一步进行沉淀分离,沉淀的污泥回流到污泥浓缩池主体(10)底部后一并通过排泥口(9)排出系统;通过斜管(板)(6)分离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7)收集后经出水口(8)排出系统;电动机(4)和桨板(5)对沉淀到污泥浓缩池主体(10)底部的污泥进行慢速搅动(每分钟3~5转),利于沉淀的污泥均匀排出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污泥浓缩效率显著提高,而且具有停留时间短(可降到30分钟左右)、占地面积小、高度低(高度可降到3米以下)、可采用钢结构模块化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