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8707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与紫外灯组合的水处理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紫外线消毒工艺应用已日趋成熟,其原理是通过紫外线直接照射以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但是现有的紫外线消毒装置的消毒效果与待处理的水的浊度密切相关,而待处理的水的浊度往往较高,存在很多大颗粒,这些大颗粒可分散或者反射紫外线,直接或间接保护了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免于紫外线的照射,从而使得消毒效果不高甚至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为达到消毒目的,通常是延长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这样消毒效率较低,能量消耗大大增加,而且处理水量也受到限制,进而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紫外线消毒装置的消毒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毒效果较好的水处理消毒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消毒设备包括一紫外线消毒单元,所述紫外线消毒单元包括一消毒水箱和若干设于所述消毒水箱中的紫外灯;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紫外线消毒单元上游的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一预处理水箱和一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水箱上的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发射头伸至所述预处理水箱内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水箱呈水平柱状,所述若干紫外灯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消毒水箱两端并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消毒水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水箱侧壁上部设有一进水管,所述预处理水箱和所述消毒水箱之间通过一中间水管连通,所述中间水管上游与所述预处理水箱侧壁下部连通,所述中间水管下游与所述消毒水箱的一端下部连通,所述消毒水箱另一端上部设有出水管。以此水流经所述预处理水箱时,微波在水中作用将会产生一定振荡的能量,可使大颗粒分解破碎;经微波预处理后,水中的大颗粒破碎,当水进入所述消毒水箱时,附着在破碎的颗粒上的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被杀死,而且水从所述消毒水箱一端下部流入,再从所述消毒水箱另一端上部流出,可保证水与紫外线的充分接触,可有效提高紫外线的杀菌效果,提高紫外灯的消毒效率。

为使水能够顺利从所述预处理水箱流入所述消毒水箱中,尤其是所述消毒水箱安装位置高于所述预处理水箱中的水面时,所述中间水管上可设置一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预处理单元和紫外线消毒单元结合在一起,所述预处理单元利用微波在水中产生的振荡能量使水中大颗粒破碎,水进入所述紫外线消毒单元中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时,附着在破碎的颗粒上的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被杀死。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更好的消毒效果,可达到更高层次的消毒水平,而且消毒效率更高,可大大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消毒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消毒设备,包括预处理单元、紫外线消毒单元。其中,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水箱11和安装在预处理水箱11上的微波发生器12、微波发生器12的发射头伸至预处理水箱11内的下部,预处理水箱11侧壁的上部设有的进水管13,预处理水箱11侧壁位于进水管13相对一侧的下部与中间水管14的上游连通,中间水管14上设有水泵15。紫外线消毒单元包括水平柱状的消毒水箱21和若干均匀分布设于消毒水箱21中的紫外灯22,紫外灯22两端分别固定在消毒水箱21两端;消毒水箱21的一端下部与中间水管14下游连通,消毒水箱21另一端上部设有出水管23。

工作原理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消毒设备可安装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水处理设备的下游。经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处理工艺的水首先自进水管13进入预处理水箱11中,水面没过微波发生器12的发射头。水在预处理水箱11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微波预处理后,然后通过水泵15经中间水管14输送到消毒水箱21中,在紫外灯22的照射下进行消毒处理。由于水在预处理水箱11经微波预处理后,水中的大颗粒破碎,当水进入消毒水箱21时,附着在破碎的颗粒上的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被杀死,而且水从消毒水箱21一端下部流入,再从消毒水箱21另一端上部流出,可保证水与紫外线的充分接触,这些都可有效提高紫外线的杀菌效果,提高紫外灯的消毒效率,进而可提高消毒处理的水量、节约能源。实际使用时,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水可以达到各种实用的目的,微波预处理和紫外灯照射的时间和功率等参数可根据处理水量以及预定消毒效果的不同进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