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111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脱水机是化学工业废水处理的脱泥设备,它主要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将来自脱硫废水、工业废水以及预处理废水的混合水进行固液分离,沉泥制成泥饼外运,分离后的清水进入水布回收水池回收利用。而现有的离心脱水机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负荷大,扭矩高,效率低,而且容易被污泥堵塞,分离出来的水含固率高,分离出来的泥饼含水率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机[申请号:201110227816.4],包括机架和与其连接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有污泥泵送机构和压力挤压机构,其中压力挤压机构与连接支撑板之间设置框板式压滤机构,压滤机构包括压滤单元,压滤单元中还设置有滤板,滤板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环形套,滤板与前压板之间构成压滤腔,压滤腔内的滤板板面上布设滤布,滤板的板面上开设滤液排流孔,排流孔与滤板内部设置且延伸至外部的排流通路相连,滤板和后压板板面相互连为一体且中部开设有通孔与污泥泵送机构的管路连通。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负荷大,扭矩高,效率低,而且容易被污泥堵塞,分离出来的水含固率高,分离出来的泥饼含水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分离出来的水含固率低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包括内部设有搅拌结构的浓缩排水池,所述的浓缩排水池内部与至少一个排泥泵的泥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的排泥泵的泥水出口均与出泥总管的进泥端相连,所述的出泥总管的出泥端与具有离心脱水机构的脱泥机相连,所述的出泥总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回流管,且所述的回流管一端与排泥泵的泥水出口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浓缩排水池上方且与浓缩排水池相连通。通过回流管进行分流,减少脱泥机的进水量,从而降低脱泥机分离出来的水的含固率。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出泥总管上设有具有一个进口以及两个出口的三通,且所述的三通的进口均与排泥泵的泥水出口相连,所述的三通其中一个出口与脱泥机相连,三通另一个出口与回流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回流管的数量为一个且回流管的管径大小与出泥总管的管径大小相同。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回流管由UPVC制成,且在回流管上设有至少一个阀门。阀门能够控制回流管的分流水量。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回流管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底管段,所述的水平底管段一端与出泥总管相连,且所述的水平底管段另一端与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管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竖直管段的上端超出浓缩排水池上方且与水平设置的水平顶管段一端相连,所述的水平顶管段另一端与竖直设置的第二竖直管段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竖直管段下端设置在浓缩排水池内。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竖直管段长度超过浓缩排水池的高度1m至3m,所述的水平顶管段中心高于浓缩排水池顶部0.15m至0.45m。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搅拌结构包括悬设在浓缩排水池内的搅拌叶轮,搅拌叶轮连接有搅拌驱动器。通过搅拌驱动器驱动搅拌叶轮,从而刮下附着于浓缩排水池的泥。

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所述的排泥泵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出泥总管的进泥端并联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负荷小,扭矩低,效率高,而且不易被污泥堵塞,分离出来的水含固率低,分离出来的泥饼含水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浓缩排水池1、搅拌结构11、搅拌叶轮12、排泥泵2、出泥总管3、脱泥机4、回流管5、三通51、阀门52、水平底管段53、第一竖直管段54、水平顶管段55、第二竖直管段56、回收水池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包括内部设有搅拌结构11的浓缩排水池1,浓缩排水池1内部与至少一个排泥泵2的泥水进口相连通,排泥泵2的泥水出口均与出泥总管3的进泥端相连,出泥总管3的出泥端与具有离心脱水机构的脱泥机4相连,脱泥机4将分离出来的水输送至回收水池,将分离出来的泥饼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出去,出泥总管3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回流管5,且回流管5一端与排泥泵2的泥水出口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浓缩排水池1上方且与浓缩排水池1相连通;搅拌结构11包括悬设在浓缩排水池1内的搅拌叶轮12,搅拌叶轮12连接有搅拌驱动器;出泥总管3上设有具有一个进口以及两个出口的三通51,且三通51的进口均与排泥泵2的泥水出口相连,三通51其中一个出口与脱泥机4相连,三通51另一个出口与回流管5相连通;排泥泵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分别与出泥总管3的进泥端并联接。通过回流管5进行分流,减少脱泥机4的进水量,从而降低脱泥机分离出来的水的含固率;通过搅拌驱动器驱动搅拌叶轮12,从而刮下附着于浓缩排水池1的泥。

具体地,回流管5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底管段53,水平底管段53一端与出泥总管3相连,且水平底管段53另一端与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管段54的下端相连,第一竖直管段54的上端超出浓缩排水池1上方且与水平设置的水平顶管段55一端相连,水平顶管段55另一端与竖直设置的第二竖直管段56上端相连,第二竖直管段56下端设置在浓缩排水池1内;回流管5由UPVC制成,且在回流管5上设有至少一个阀门52,阀门52能够控制回流管5的分流水量。

进一步地,回流管5的数量为一个且回流管5的管径大小与出泥总管3的管径大小相同,优选地,回流管5与出泥总管3的管径均为150mm;在上述的高废水回用率离心脱水系统中,第一竖直管段54长度超过浓缩排水池1的高度1m至3m,水平顶管段55中心高于浓缩排水池1顶部0.15m至0.45m,优选地,浓缩排水池1的高度为4.5m,第一竖直管段54的长度为6.5m,水平顶管段55中心高于浓缩排水池1顶部0.3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浓缩排水池1、搅拌结构11、搅拌叶轮12、排泥泵2、出泥总管3、脱泥机4、回流管5、三通51、阀门52、水平底管段53、第一竖直管段54、水平顶管段55、第二竖直管段56、回收水池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