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10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获取食物和其他再生资源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世界面临的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土壤密切相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越来越暴露出不堪重负的迹象。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土壤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在不断增加,这不仅退化土壤肥力,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而且恶化水环境,并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

据粗略统计,过去 50 年中,全球排放到环境中的 Cd 达到 2.20×104t,Cu9.39×105t,Pb7.83×105t,Zn1.35×106t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天排放 Hg 约 1.5 万 t,Cu340 万 t,Pb500万 t,Mn1500 万 t,Ni100 万 t,其中有相当部分进入了土壤,从而使部分地区的土壤遭致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土壤中的重金属只有很少一部分随作物地上部分的收获而被移去,经过 20 年的耕种与收获,也只能减少大约 0.5%~2%的积蓄。因此,这些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可能存留几千年。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毒害,会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的活性,而且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土壤的呼吸代谢、土壤氨化以及硝化作用会有抑制作用。不仅导致土壤的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而且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环境。更为严重的是,还可通过土壤和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危及人类健康。如世界闻名的水俣病(Hg 中毒),骨痛病(Cd 中毒)就是典型的例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下端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内通过电线与定时器电性连接,所述本体的左端设有微生物菌液箱,且微生物菌液箱内的水泵与喷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液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控制面板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喷液管的另一端设有喷菌液装置,且喷菌液装置设置在本体的内腔上端,所述喷菌液装置的上设有喷水装置,且喷水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水管的一端连接,且水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连接,所述本体的内腔上端设有潮褐土层,且潮褐土层的下端设有有机反应池,所述有机反应池与潮褐土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有机反应池的下端通过网板设有土壤搅拌腔,且土壤搅拌腔的下端设有土壤沉淀腔,所述土壤沉淀腔与土壤搅拌腔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土壤沉淀腔的下端设有集水腔,且集水腔和土壤沉淀腔之间通过细滤水网隔开。

优选的,所述的喷菌液装置包括固定杆、喷孔和菌液盘,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本体的内壁上,且固定杆的中部设有菌液盘,所述菌液盘的侧面设有喷孔。

优选的,所述的喷水装置包括固定环和喷水支管,所述固定环固定在菌液盘的上表面,且固定环内贯穿设有喷水支管,所喷水支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土壤搅拌腔的内腔中设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上设有搅拌叶片,转动杆等距离设置在土壤搅拌腔中,数量为五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的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通过植物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另外,植物的根、茎、叶吸收或降解污染物,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同时使用微生物菌液和喷淋水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相结合的辅助作用,进行土壤重金属的修复,土壤修复效果显著,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2. 喷菌液装置中通过菌液盘和喷孔,均匀的向土壤中喷洒菌液,使微生物菌液完全均匀的和土壤相结合,加速污染物的转化,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对重金属的亲和吸附或转化成低毒产物,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

3。所述的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通过控制面板和定时器能够定时向土壤中喷洒微生物菌液,避免微生物菌液过多或者过少影响土壤的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装置和喷菌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土壤搅拌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潮褐土层,3、有机反应池,4、土壤搅拌腔,5、集水腔,6、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细滤水网,9、土壤沉淀腔,10、微生物菌液箱,11、喷液管,12、第一单向阀,13、喷水装置, 131、固定环,132、喷水支管,133、水管,14、第二单向阀,15、水箱,16、控制面板,17、定时器,18、搅拌叶片,19、喷菌液装置,191、固定杆,192、喷孔, 193、菌液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外侧下端安装有控制面板16,且控制面板16内通过电线与定时器17电性连接,所述本体1的左端设有微生物菌液箱10,且微生物菌液箱10内的水泵与喷液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液管1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第一单向阀12与控制面板16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喷液管11的另一端设有喷菌液装置19,且喷菌液装置19设置在本体1的内腔上端,所述喷菌液装置19的上设有喷水装置13,且喷水装置13通过连接管与水管133的一端连接,且水管133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4,所述第二单向阀14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16电性连接,所述水管133的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15连接,所述本体1的内腔上端设有潮褐土层2,且潮褐土层2的下端设有有机反应池3,所述有机反应池3与潮褐土层2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有机反应池3的下端通过网板设有土壤搅拌腔4,且土壤搅拌腔4的下端设有土壤沉淀腔9,所述土壤沉淀腔9与土壤搅拌腔4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7,所述土壤沉淀腔9的下端设有集水腔5,且集水腔5和土壤沉淀腔9之间通过细滤水网8隔开,所述的喷菌液装置19包括固定杆191、喷孔192和菌液盘193,所述固定杆191的两端固定在本体1的内壁上,且固定杆191的中部设有菌液盘193,所述菌液盘193的侧面设有喷孔192,所述的喷水装置13包括固定环131和喷水支管132,所述固定环131固定在菌液盘193的上表面,且固定环131内贯穿设有喷水支管132,所喷水支管132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工作原理:在温室环境下植物栽培在潮褐土层2中,控制面板16控制第一单向阀12打开,定时器17工作微生物菌液10中的微生物菌液通过输液管11进入到喷菌液装置19中,通过菌液盘193上的喷孔192相土壤中喷出,此时,控制面板16控制第二单向阀14打开,水箱15中的水通过水管13进入到喷水装置13中,通过喷水支管132相土壤中进行喷淋操作,在植物为主,微生物菌液和喷淋为辅的情况下,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部分被分解修复的土壤通过有机反应池3进行再次的有机物污染物分解修复,之后土壤搅拌腔4对其进行搅拌,在喷淋的作用使土壤处于完全流态化状态,最后通过壤沉淀腔9沉淀,修复作用下产生的积水收集在集水腔5中,进行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