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095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上会产生许多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在排放前为达到排放标准会在废水中添加一些药剂,添加了药剂的工业废水无毒后就直接进行排放。尤其是玻璃研磨废水,工厂会在废水中添加药剂去除废水里的有毒物质便能达到排放标准,但药剂只能将有害物质分解去除,但是玻璃研磨废水自身浑浊有絮凝,添加了药剂的玻璃研磨废水无法循环使用,只是达到了排放标准,因此造成水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废水浪费量大、过滤处理不便,回收利用困难、回收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箱、过滤机构和净水箱,所述废水箱通过过滤进水管与过滤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通过过滤出水管与净水箱连接,所述净水箱通过反洗管与过滤机构连接,所述过滤进水管上安装有原水泵,所述反洗管上安装有反洗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废水箱、过滤机构和净水箱形成水处理循环系统,通过过滤机构将具有沉淀物的废水过滤净化后输入到净水箱中收集,再通过反洗管将净水箱中的用水返送到过滤机构内实现过滤机构的清洁,无需外界提供清洗用水,节约资源,同时通过原水泵和反洗泵提供水源输送动力,并且通过原水泵和反洗泵切换过滤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单、操作快速方便。

进一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与过滤进水管连接,所述壳体的下部与过滤出水管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纤维束滤元以及调节纤维束滤元压缩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过滤出水管伸入纤维束滤元内。

进一步,所述过滤出水管伸入纤维束滤元内的一端设有多个分支集水器,多个集水器可以提高收集水源的效率,伸入纤维束滤元保证收集的水源一定是通过纤维束滤元过滤了的水源。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安装有上连接板,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接板,所述纤维束滤元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杆为丝杆,所述上连接板与传动杆螺纹连接,有利于上连接稳定的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纤维束滤元的压缩程度。

进一步,所述纤维束滤元由若干纤维束滤丝组成,所述纤维束滤元的两端设有挂钩,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设有与挂钩配合的安装孔,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可以根据需求安装不同数量的纤维束滤元,更换清洗方便。

进一步,所述下连接板上均匀分散设有若干布气头,所述布气头伸入纤维束滤元内,所述外壳上安装有与布气头连接的反清洗进气管,通过设置在纤维束滤元内的布气头爆破式喷发气体,有利于提高纤维束滤元的清洗效果,以便于纤维束滤元重复使用而又能保证水源过滤效果。

进一步,壳体的上部设有反清洗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清洗水进出管,所述清洗水进出管的一侧与反洗管连通,清洗水进出管设置在壳体底部以及将反洗管设置在清洗水进出管的一侧,使得需要进行纤维束滤元清洗时就通入反洗水,当需要充分排出壳体内的水源时就关闭反洗泵直接排出,排出彻底。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排气阀,通过排气阀排出壳体内部的气体,有利于水源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过滤进水管;

2 反清洗出水管;

3 清洗水进出管;

4 反清洗进气管;

5 过滤出水管;

6 下连接板;

7 布气头;

8 纤维束滤元;

9 传动杆;

10 驱动件;

11 上连接板;

12 废水箱;

13 反洗泵;

14 原水泵;

15 排气阀;

16 集水器;

17 壳体;

18 净水箱;

19 反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箱12、过滤机构和净水箱18,废水箱12通过过滤进水管1与过滤机构连接,过滤机构通过过滤出水管5与净水箱18连接,净水箱18通过反洗管19与过滤机构连接,过滤进水管1上安装有原水泵14,反洗管19上安装有反洗泵13。废水箱12用于收集玻璃研磨废水,净水箱18收集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处理后的水源,通过过滤机构过滤过滤后的水源可以再次用于玻璃生产制造以及过滤机构的清洗,由于玻璃研磨废水本身是添加了药剂进行消毒处理,而且玻璃研磨废水浑浊,因此需要通过恰当的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处理便可以再次使用,节约水源。

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7,壳体17进水端与过滤进水管1连接,过滤进水管1上设有为水源提供动力的原水泵14,通过原水泵14提高水源的流通速度,壳体17出水端与过滤出水管5连接。壳体17内设有纤维束滤元8以及调节纤维束滤元8压缩间隙的调节机构,纤维束滤元8位于壳体17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过滤出水管5伸入纤维束滤元8内,使得水源必须经过纤维束滤元8过滤后才能排出,降低侧流机率,提高过滤效果。而且过滤出水管5伸入纤维束滤元8的一端设有多个分支集水器16,便于迅速收集过滤后的水源,并将过滤后的水源输送到净水箱18中。

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包括传动杆9,传动杆9安装在壳体17内,传动杆9的上端安装有上连接板11,传动杆9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接板6,纤维束滤元8的两端设有挂钩,上连接板11和下连接板6上设有与挂钩配合的安装孔,下连接板6固定不动。纤维束滤元8的上端通过挂钩挂在上连接板11的安装孔,纤维束滤元8的下端通过挂钩挂在下连接板6的安装孔,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安装更换纤维束滤元8。纤维束滤元8是由若干软性纤维束滤丝制成的纳米级变隙式过滤器,过滤效率高,水流流速快,纤维束滤丝质地柔软,便于压缩折叠弯曲,而且易清洗。为了降低侧流机率,上连接板11上均匀分散设有若干用于待过滤水源流入纤维束滤元8的通水孔,设置通水孔有利于水流从过滤进水管1进入壳体17内由上至下涌向通水孔处均匀渗透到纤维束滤元8内,使得纤维束滤元8纳污均衡,由于挂钩与安装孔连接会有孔隙,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安装孔作为通水孔使用。壳体17外部设有与传动杆9连接的驱动件10,驱动件10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机,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10优选采用电机,传动杆9为螺旋丝杆,上连接板11与传动杆9螺纹连接,驱动件10带动传动杆9转动,传动杆9带动上连接板11移动调整压缩纤维束滤元8的压缩状态,从而调整改变纤维束滤元8的孔隙密度,实现水源过滤密度的调整。

如图1所示,反清洗出水管2设置在壳体17的上部,清洗水进出管3设置在壳体17的下部,清洗水进出管3的一侧与反洗管19连通,需要对纤维束滤元8进行清洗时,通过反洗泵13为净化水提供返送回过滤机构的动力,若需要充分排出壳体17内的水分时,直接通过清洗水进出管3彻底排出。壳体17的上部设有排气阀15,通过排气阀15排放气体,有利于加长待过滤水絮凝时间,有利于待过滤水均衡渗透。下连接板6上均匀分散设有若干布气头7,布气头7位于纤维束滤元8内,外壳17上设有与布气头7连接的反清洗进气管4,将布气头7采用分散式设置在纤维束滤元8,使得布气头7喷气时与清洗水对纤维束滤元8产生强有力的直接冲击,相比于直接通入气体冲击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其工作过程为:先通过驱动件10将纤维束滤元8压缩到过滤工作状态,将待过滤水源由废水箱12通过原水泵14输送到过壳体17内,并通过上连接板11上的多个通水孔流入纤维素滤元8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源通过过滤出水管5送入净水箱18中,过滤后的水源用于玻璃生产制造,当纤维素滤元8过滤一定水量后需要进行清洗,先将壳体17内的余水通过清洗水进出管3排尽,避免影响清洗效果,然后通过反洗泵13将净水箱18中的水源输送到壳体17内,水位由下往上逐渐上升,同时反清洗进气管4连续供气使得布气头7连续喷发气体,附有气泡的清洗水由纤维束滤元8底部向上前进,附有气泡的清洗水在上升过程中爆破对纤维束滤元8上的污垢形成冲击脱离纤维束滤元8,并随着气泡和清洗水上升,通过反清洗排水管2排出,完成清洗后打开壳体上的排气阀15排出壳体17内的空气,并通过清洗水进出管3将壳体17内中的余水排尽,为下一步过滤做好准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紧凑的结构布局,实现了玻璃研磨废水的连续处理循环回收使用,通过反洗管将处理过的水源返送回过滤机构内进行过滤机构的清洗,节约了水源,结构简单,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