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污染土壤洗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180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异位污染土壤洗脱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日益加剧,其中对土壤的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工业活动中产生的重金属、半挥发和难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壤表面富集,具有残留时间长、隐蔽性强、毒性大等特点,不能为微生物降解,一旦进入环境即开始积累,以扬尘暴露或食物链传递威胁人体健康,经研究发现,土壤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中粒径较小粘粒(粒径小于0.75mm的土壤颗粒)。

目前对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生物修复法、电动力学修复法、安全填埋法、固定化/稳定化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固定化/稳定化法的成本高;电动力学修复法对土壤条件要求苛刻,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污染的处理;生物修复法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该技术主要表现在处置时间长,难以满足快速修复土壤的需求,对于植物修复法还存在后续对植物的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高效修复处理,且修复成本低、时间短的异位污染土壤洗脱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位污染土壤洗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污染土壤的预处理及筛分:将污染土壤进行破碎处理,随后将破碎处理后的污染土壤送至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对污染土壤的筛分为粒径大于10mm的粗料、粒径为2-10mm的砂粒、粒径小于2mm的细粒;

B.筛分物料的清洗处理:将粗料输送至滚筒洗石机内通过清水清洗,清洗后将粗料输送至粗料堆放区,过滤清洗液并将剩余物料排至暂存池;将砂粒输送至螺旋洗砂机内通过清水清洗,清洗后清洗水表面物料溢流至暂存池,清洗后的将砂粒输送至砂粒堆放区;将细粒输送至暂存池;

C.细粒筛分:将步骤B中暂存池底部的混合料输送至高频振动筛内进行二次筛分处理,筛分为粒径小于0.3mm的粘粒和粒径为0.3-2mm的细粒;

D.筛分细粒处理:将步骤C中的粒径为0.3-2mm的细粒输送至螺旋洗砂机进行清内清洗,清洗后将细粒输送至细粒堆放区;

E.筛分粘粒处理:将步骤C中的粘粒输送至增效洗脱装置,并加入增效剂对粘粒进行增效洗脱处理,粘粒增效洗脱处理后静置2小时以上,使粘粒和增效剂分层,其中增效处理装置为搅拌罐,增效剂为无机酸、有机酸、络合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F.固液分离:将沉淀在增效洗脱装置底部的粘粒输送至泥水分离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粘粒进入粘粒收集箱,分离液进入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回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污染土壤进性破碎筛分,对筛分出多种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进行针对性的清洗,尤其对于粒径小于0.75mm的粘粒通过添加增效剂在增效洗脱装置内洗脱清洗,可有效将土壤的污染物通过清洗除去,实现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高效的修复处理,修复成本低、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项目背景:位于某有机氯农药厂内,该企业有40多年的生产历史,关闭后该地块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

工程规模:1000m3

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为六氯环己烷、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浓度分别为:4.52-46.4mg/kg;9.81-33.2mg/kg。

污染物理化特性:均属于有机氯农药,疏水性强,溶解度低,在环境中持久存在,难于通过生物和化学方式降解。

工艺处理流程:

S1.采用挖掘机将污染土壤从污染区转运至堆放区,通过挖掘破碎机对污染土壤进行破碎,将破碎土壤物料装载至输送进料仓;

S2.通过输送带将输送进料仓内的土壤物料输送至湿法振动筛分设备,对土壤物料进行分级,将土壤物料按粒径分为大于10mm的粗料、粒径为2-10mm的砂粒、粒径小于2mm的细粒;

S3.通过输送皮带,将粗料输送置滚筒洗石机内,在滚筒洗石机内通过水流冲刷、粗料与滚筒内壁、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得粗料表面的粘粒过滤后进入集水箱,并将粘粒排放至暂存池;通过输送皮带将砂砾进入螺旋洗砂机,通过冲刷和摩擦作用,砂砾表面的粘粒通过溢流口进入暂存池;振动筛分后的细粒通过输送带进入暂存池;

S4.将暂存池中的泥浆通过管道输入高频振动筛,对泥浆进行二次筛分,进一步将细粒减量化,粒径大于0.3mm的细粒进入螺旋洗砂机处理,小于0.3mm的粘粒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增效洗脱装置;

S5.向增效洗脱装置中加入增效剂进行搅拌洗脱处理,其中增效剂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效洗脱装置的洗脱时间为20-120min,其中增效剂与粘粒的液固比为3-4:1;

S6.洗脱完毕后,静置2小时使粘粒和增效剂自然分层,收集上清液作为增效剂回用, 底部粘粒通过管道并添加絮凝剂输送进入混合器混合后,输送到泥水分离系统进行分离;

S7.分离后的粘粒进入粘粒收集箱,分离液进入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回用。

修复效果:经过水洗和增效洗脱处理后,总体上物料六氯环己烷、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去除率分别为88.5%、85.8%,达到修复要求。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