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8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氮装置包括布水模块、反应模块、三相分离模块和循环回流模块;反应模块的底部连通布水模块,顶部连通三相分离模块,三相分离模块中被分离的废水通过循环回流模块连接至布水模块的进水口;所述的反应模块通过设置纵向隔板分割为至少两个并联的反应区域;所述的布水模块中设置有曝气系统和分别对应于各反应区域的布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并联的反应区域中间设有百叶式横向隔板,将每个反应区域分成上层反应室和下层反应室,两层反应室体积相同;横向隔板的板片延伸方向与纵向隔板平行,横向隔板上的相邻的板片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板片间隙开口朝向脱氮装置内壁,板片间隙用作上层和下层反应室交流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系统中包括若干个布水器,每个反应区域下方均设置一个布水器,分别通过电磁阀独立控制进出水;每个布水器由一根围绕圆筒的半环形管和若干根连通半环形管且出水口伸入圆筒内腔的布水管组成,布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若干同心圆的一个或多个圆周上,且出水口沿同一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出水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同心圆相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系统中包括若干个曝气模块,分别通过电磁阀独立控制气体进出;每个曝气模块由圆筒外部的输气管和圆筒内部的分布管和曝气管组成;曝气管对称安装于分布管两侧且安装于布水系统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分离模块中设置有至少1个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长轴平行于与纵向隔板,且以纵向隔板为中心对称安置;三相分离器呈箱形,由上部的长方体和下部的梯台体连接而成,沿长方体长边两侧内部各设一块垂直隔板,箱壁与隔板之间的区域构成两个进水槽;两块垂直隔板之间区域构成污泥沉淀室;污泥沉淀室中间设溢流槽,溢流槽一端底部设出水管;梯台体底部不密封,且设置有反射板,梯台体底部与反射板之间夹持形成沉淀污泥返回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回流模块中包括柱状液体缓冲室、回流管和排水管,柱状液体缓冲室顶部与圆筒装置顶部对齐,柱状液体缓冲室的进水管伸入液面以下,排水管安于液面部位,回流管连通柱状液体缓冲室底部与布水模块的进水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模块中充填有厌氧颗粒污泥作为载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模块中并联的反应区域数量为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轮休式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反应模块中充填厌氧颗粒污泥作为载体,并接种厌氧氨氧化菌,一方面借助厌氧颗粒污泥拥有的胞外聚合物粘附脱氮菌,促进脱氮菌颗粒化,另一方面借助厌氧颗粒污泥的适宜密度,携带粘附的脱氮菌通过重力沉降而持留于反应装置内;向脱氮装置中并联的反应区域内交替轮流通入实际待处理废水和模拟废水,通入模拟废水的反应区域内高负荷工作的脱氮菌进行原位休养,调整生理状态,恢复活性;待脱氮菌活性和数量达到设定指标后,恢复向该反应区域通入实际废水进行脱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