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风管的卸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294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风管的卸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道卸料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尘风管的卸料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排气管道中粉尘排气系统,其在使用过程中管道内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堆积现象,为保证除尘管路畅通,需要定期对管道内侧进行清洁。现有方法为:a前期未安装插板阀的管路选择停机清理;

b安装了插板阀的管路将需要清理的管道两侧插板阀关闭后,在其中一段管道末端,打开盲板后由员工采用刮板进行清理,待清理完毕后再将盲板封堵上;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在机台正常运行时进行,以避免当盲板打开后,管道内侧粉尘飘到洁净室中。粉尘长期堆积会阻塞插板阀滑道,进而影响插板阀的正常功能,进而使得管道清洁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无法保证粉尘是否能够全部收集、且无四溅飘落到洁净室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风管的卸料方法,其针对除尘管道内粉尘堆积现象的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停机操作、高效安全的一种处理方法。

一种除尘风管的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将除尘风管预设的除尘部位设置为四通结构,四通结构中的第一通路为风管入口、第二通路为风管出口、第三通路的末端封装有盲板、第四通路上设置有卸料阀、卸料阀的出口端布置有卸料口,第一通路、第三通路在同一直线延长线上布置,第二通路位于上方布置,第四通路位于下方布置,在所述盲板的内侧设置刮板,所述刮板的外侧中心位置可外接推杆,所述刮板的外周上设置有内凹缺口,所述推杆带动刮板朝向第一通路所对应的管路内伸或外缩运动;除尘状态下,不停机运行、推杆带动刮板朝向第一通路内伸,此时刮板的内凹缺口朝向下布置,之后刮板旋转,使得刮板的内凹缺口朝向上布置,推杆带动刮板外缩,刮板带动内壁上的粉尘运行到第四通路内,第四通路内的所述卸料阀打开将粉尘排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内置于盲板内侧,并在刮板的外侧中心位置设置外凸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贯穿所述盲板上对应的导向孔,所述连接结构外露于所述盲板的部分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非除尘状态下通过固定螺母紧固锁定刮板的位置,所述内螺纹用于推杆的安装;

所述盲板上预设有检视窗口,所述检视窗口上设置有透明材质,内伸刮板前通过检视窗口观察刮板的内凹缺口的开口方向,确保准确操作;

所述刮板的外周的外径比管道内径小2mm~3mm,所述内凹缺口为在在整圆的刮板的外周上切去1/3,所述刮板的表面其余部分排布有贯穿圆孔,进而保证刮板工作过程中管道内留有一定的通风截面积;

内伸时的内凹缺口朝下推进,将管道上壁和侧壁的附着粉尘刮落至管道下壁,且下壁堆积的粉尘也会漏过内凹缺口处,使得粉尘不被推向卸料的反方向,当推至推杆极限处时将刮板旋转180度,然后将推杆回拉,将管道上壁和侧壁刮落至管道下壁的粉尘刮出、同时将下壁原有堆积粉尘刮出;

所述卸料阀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位于阀体内部的外环面均布有若干叶片,每片叶片的外端部包覆有橡胶密封条,通过电动或手动转动中心转轴,卸料阀会通过叶片不断将堆积过来的粉尘带出,由于叶片的外端部包覆有橡胶密封条,密封条和对应接触的卸料阀的阀体的内壁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中心转轴位于阀体内部的外环面均布有六片叶片,无论叶片如何转动,阀体与六片叶片之间始终有四片叶片处于隔断密封状态,确保不停机除尘的顺利进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除尘状态下,不停机运行、推杆带动刮板朝向第一通路内伸,此时刮板的内凹缺口朝向下布置,之后刮板旋转,使得刮板的内凹缺口朝向上布置,推杆带动刮板外缩,刮板带动内壁上的粉尘运行到第四通路内,第四通路内的所述卸料阀打开将粉尘从卸料口排出,其针对除尘管道内粉尘堆积现象的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停机操作、高效安全的一种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所对应的四通结构布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所对应的四通结构布置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所对应的四通结构布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未除尘状态的刮板所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除尘状态的刮板所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所采用的卸料阀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除尘风管1、四通结构2、第一通路3、第二通路4、第三通路5、第四通路6、盲板7、卸料阀8、卸料口9、刮板10、推杆11、内凹缺口12、连接结构13、导向孔14、内螺纹15、外螺纹16、固定螺母17、检视窗口18、贯穿圆孔19、中心转轴20、叶片21、橡胶密封条22、阀体23。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除尘风管的卸料方法,见图1~图7:其将除尘风管1预设的除尘部位设置为四通结构2,四通结构中的第一通路3为风管入口、第二通路4路为风管出口、第三通路5的末端封装有盲板7、第四通路6上设置有卸料阀8、卸料阀8的出口端布置有卸料口9,第一通路3、第三通路5在同一直线延长线上布置,第二通路4位于上方布置,第四通路6位于下方布置,在盲板7的内侧设置刮板10,刮板10的外侧中心位置可外接推杆11,刮板10的外周上设置有内凹缺口12,推杆11带动刮板10朝向第一通路3所对应的管路内伸或外缩运动;除尘状态下,不停机运行、推杆11带动刮板10朝向第一通路3内伸,此时刮板10的内凹缺口12朝向下布置,之后刮板10旋转,使得刮板10的内凹缺口12朝向上布置,推杆11带动刮板10外缩,刮板10带动内壁上的粉尘运行到第四通路6内,第四通路6内的卸料阀8打开将粉尘排出。

刮板10内置于盲板9内侧,并在刮板10的外侧中心位置设置外凸的连接结构13,连接结构13贯穿盲板9上对应的导向孔14,连接结构13外露于盲板9的部分包括内螺纹15和外螺纹16,外螺纹16用于非除尘状态下通过固定螺母17紧固锁定刮板10的位置,内螺纹15用于推杆11的安装,需要除尘时,拧开固定螺母17,然后将推杆11可推动刮板动作;

盲板9上预设有检视窗口18,检视窗口18上设置有透明材质,内伸刮板10前通过检视窗口18观察刮板10的内凹缺口12的开口方向,确保准确操作;

刮板10的外周的外径比管道内径小2mm~3mm,内凹缺口12为在在整圆形状的刮板10的外周上切去1/3,刮板10的表面其余部分排布有贯穿圆孔19,进而保证刮板10工作过程中管道内留有一定的通风截面积;

内伸时的内凹缺口12朝下推进,将管道上壁和侧壁的附着粉尘刮落至管道下壁,且下壁堆积的粉尘也会漏过内凹缺口12处,使得粉尘不被推向卸料的反方向,当推至推杆11极限处时将刮板10旋转180度,然后将推杆11回拉,将管道上壁和侧壁刮落至管道下壁的粉尘刮出、同时将下壁原有堆积粉尘刮出;

卸料阀8包括中心转轴20,中心转轴20位于阀体23内部的外环面均布有若干叶片21,每片叶片21的外端部包覆有橡胶密封条22,通过电动或手动转动中心转轴20,卸料阀8会通过叶片21不断将堆积过来的粉尘带出,由于叶片21的外端部包覆有橡胶密封条22,橡胶密封条22和对应接触的卸料阀的阀体23的内壁紧密接触。

具体实施例中,中心转轴20位于阀体23内部的外环面均布有六片叶片21,无论叶片21如何转动,阀体23与六片叶片21之间始终有四片叶片处于隔断密封状态,确保粉尘能够全部收集、且无四溅飘落到洁净室的状况,进而确保不停机除尘的顺利进行。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