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清洗放置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6667阅读:2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外壳清洗放置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外壳清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外壳清洗放置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零部件在生产完成后,对于其表面的污物需要进行清洗,由于零部件的规格不一,其清洗过程大多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不仅清洗效率低,而且零部件细节部分不容易清洗干净。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公告号为CN2052536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零部件清洗机,其包括清洗机壳体,该清洗机壳体内设有喷淋机构,该喷淋机构包括进水管以及清洗喷头,清洗喷头位于清洗机壳体内部,清洗喷头上设有多个喷嘴,进水管通水入清洗喷头,水从喷嘴中喷出,清洗机壳体内还设置了过滤板,该过滤板位于清洗喷头的下方,待清洗的机械零部件置于过滤板上,然后清洗喷头上的喷嘴中会直接喷出水,从而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清洗,上述清洗机为常规清洗设备。

正如上述专利中的机械部件清洗机,其中的机械零部件会直接平铺于过滤板上,并且传统的电机外壳的整体形状为空心圆桶状,即电机外壳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形的内壳腔,清洗喷头很难对该机械零部件进行多方位清洗,其清洗出来的电机外壳清洁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清洗放置工具,其方便对电机外壳进行多方位清洗,进而大幅度提升电机外壳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外壳清洗放置工具,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放置台,所述安装面的下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面并与放置台相连,所述放置台背离驱动电机的台面上设有供待清洗电机外壳的内壳腔套入的固定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清洗的电机外壳直接套入到固定架上,并且电机外壳的端面会直接与放置台的上台面相抵,驱动电机启动之后,放置台以及固定架会发生周向旋转,电机外壳会跟随着放置台也进行周向旋转;此时,操作人员可手持喷水管,且即使是针对一个部位进行冲洗,电机外壳在不断地进行周向旋转,冲洗的角度也是多方位的,清洗的效率更高,清洗的效果更好;另外,当操作人员不对电机外壳喷水时,驱动电机持续旋转,电机外壳的大部分水会因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与电机外壳发生分离,达到最后的甩干效果;经过上述放置工具的处理之后,电机外壳的清洁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优选的,所述放置台上设有若干贯穿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穿过放置台的中心,若干贯穿槽以放置台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相邻两个贯穿槽之间形成支撑辐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贯穿槽的设置,首先,能减轻放置台的整体自重,降低了驱动电机的整体负荷;其次,当喷淋口处喷出水并对电机外壳进行冲洗时,电机外壳的污物会往放置台的上台面进行流动,贯穿槽能方便污物通过贯穿槽直接进入到工作室的下室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支撑条,每根支撑条上均设有弯折点,每根支撑条均设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若干支撑条上的第一连接端同时相接于同一点,所述第二连接端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支撑辐条上,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放置台中心之间呈同心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支撑条共同构成了固定架,可以直接供电机外壳套入,并且每根支撑条上均设置有弯折点,即使因误操作而导致的电机外壳与弯折点产生撞击,由于支撑条上所呈现出的弯折点会呈现出一定的弧度,能大幅度降低撞击所带来的损伤;另外,整个固定架的弯折点是由整根支撑条弯折而成,其单根支撑条的结构强度能有所保证;最后,整个固定架是由支撑条来进行构成,电机外壳上的水也能很顺利地从支撑条中间甩出,减少因存在固定架而影响电机外壳的甩干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首先,橡胶层能减少支撑条与电机外壳内壳壁之间发生摩擦损伤;其次,当电机外壳套设于支撑条外侧时,整个固定架外侧壁与电机外壳之间会存在橡胶层,并且橡胶层会被固定架与电机外壳所挤压,从而提升电机外壳与固定架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每个第二连接端上均套设有橡胶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外壳套设于固定架之后,电机外壳的端部会直接相抵于橡胶块,首先,能防止电机外壳端部与放置台台面发生抵触,避免电机外壳端部发生撞击伤;其次,电机外壳端部与放置台台面之间会存在较大的间隙,在电机外壳甩干阶段,能有助于电机外壳上的水更快排出,最终提升整个电机外壳的甩干效果。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为圆环形,所述橡胶块上设有缺口,通过缺口的设置,橡胶块呈开环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块的端部与电机外壳的端部频繁接触,使用时间一长,橡胶块势必会发生磨损,在橡胶块上设置缺口,能直接把橡胶块从支撑条上取出,并放置入新的橡胶块,以提升橡胶块更换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靠近放置台的端部螺纹连接于放置台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的端部可直接螺纹连接于放置台上,以增加橡胶块与放置台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整个放置台发生周向旋转时,橡胶块能与放置台之间稳定相连,最终提升了放置工具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背离放置台的端部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尖角朝向背离放置台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外壳套设于固定架时,电机外壳的内腔壁会直接与锥形台的锥形面相抵,并与锥形面相卡紧,使用稳定性较高;当清洗不同批次的电机外壳时,由于电机外壳的内腔大小均不相同,锥形台的设置,能适应不同大小内腔的电机外壳。

优选的,所述锥形台的台面上设有若干环形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增加锥形面与电机外壳内腔壁之间的摩擦卡紧力,进一步提升电机外壳的放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现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展示支撑条与橡胶块的内部结构。

附图标记:1、安装面;2、放置台;3、驱动电机;4、固定架;41、支撑条;42、弯折点;43、第一连接端;44、第二连接端;5、橡胶层;6、贯穿槽;7、支撑辐条;8、橡胶块;9、缺口;10、锥形台;11、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机外壳清洗放置工具,参见图1所示,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安装面1,安装面1的下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整体轴向方向为垂直方向,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从下往上贯穿于安装面1,安装面1的上表面设置了一圆盘形的放置台2,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于放置台2的中心设置,放置台2所在平面与安装面1所在平面相平行,在放置台2背离驱动电机3的台面上设有固定架4,待清洗的电机外壳内壳腔可直接套入到固定架4,电机外壳的端部会直接与放置台2的上台面相抵,驱动电机3带动放置台2以及固定架4同步旋转,置于放置台2上的电机外壳也会跟着发生旋转。

以下针对放置台2做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在放置台2上设置了若干贯穿槽6,每个贯穿槽6的形状均为扇形,并且若干贯穿槽6以放置台2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贯穿槽6的短弧边朝向放置台2中心一侧,在相邻两个贯穿槽6之间形成支撑辐条7。

以下针对固定架4做详细介绍:

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固定架4包括了3根支撑条41,每根支撑条41上均设有弯折点42,通过弯折点42的设置,每根支撑条41的形状为L形,弯折的角度均为90°,每根支撑条41均设有第一连接端43以及第二连接端44,若干支撑条41上的第一连接端43同时相接于同一点,第二连接端44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支撑辐条7上,第一连接端43与放置台2中心之间呈同心设置;支撑条41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层5;每个第二连接端44上均套设有橡胶块8,该橡胶块8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且橡胶块8的外圆周侧壁相对于放置台2中心之间距离大于电机外壳内腔壁的半径大小;

参见图3所示,其中的橡胶块8形状为圆环性,在橡胶块8上设有缺口9,通过缺口9的设置,整个橡胶块8呈开环设置,以方便橡胶块8的更换安装,在橡胶块8背离放置台2的端部设有锥形台10,该锥形台10的尖角朝向背离放置台2的一侧,锥形台10的台面上设有若干环形凹槽11。

工作流程:

将电机外壳套入到固定架4上,此时,电机外壳的内腔壁会与分布于支撑条41上的橡胶层5产生一定的挤压力,直至电机外壳与橡胶块8端部的锥形台10相抵,完成电机外壳放置过程;

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产生周向旋转力,并施力于放置台2,同时带动位于放置台2上的橡胶块8、固定架4、电机外壳进行周向旋转,使用者可手持外置喷淋装置,对电机外壳进行喷水,可多方位对电机外壳进行清洗;

停止对电机外壳进行喷淋,放置台2的周向旋转力会使贴附于电机外壳的水产生离心力,并与电机外壳产生分离,实现最终甩干,电机外壳清洁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