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95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有2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为实现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水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脱水作为污泥处理中的重要工序,也影响着整个污泥处理过程的效率和品质。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在对污泥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污泥处理效果差,不能够有效的实现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收集,不利于污水污泥的再回收利用,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落料箱、螺旋输送装置、底板、滑道和压铸板,所述压滤箱通过支撑腿支撑安放在地面上;所述压滤箱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落料槽、第二落料槽和滑轨;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落料槽和第二落料槽,其中第一落料槽的底部和第二落料槽的底部均与压滤箱的外部相互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加工有滑轨,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所述污水过滤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污水过滤板的内部还均布加工有滤水孔;所述污水过滤板与二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二号液压器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二号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左侧的支撑腿上;所述挤压板与三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三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三号液压器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三号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右侧的支撑腿上;所述压滤箱的正下方还分别设置有集水箱和集泥箱,其中集水箱位于第一落料槽的正下方,集泥箱位于第二落料槽的正下方;所述压滤箱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落料箱;所述压滤箱的上部与落料箱的下部之间连通;所述落料箱与螺旋输送装置之间通过滑道相互连通;所述螺旋输送装置通过支杆架设在压滤箱的左端顶板上表面,螺旋输送装置内部的螺旋桨通过输送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上部连通设置有污泥入口;所述压滤箱的右端顶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立杆的顶端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器;所述落料箱内部滑动设置有压铸板;所述压铸板的上表面与一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一号液压伸缩杆内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腿呈L形结构;所述支撑腿竖直方向的一端底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腿水平方向的一端与压滤箱的侧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过滤板和所述挤压板均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板状结构,且污水过滤板的端部和挤压板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通过密封垫相互密封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道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设置,倾斜角度为15°~20°,其中滑道的较低端与落料箱的左侧壁相互连通,滑道的较高端与螺旋输送装置的底部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铸板为截面呈圆形的板状结构,且压铸板与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相互滑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相互紧密配合,落料箱内的污泥落入到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内,压铸板向下滑动,并进入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两者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圆柱型空腔内的污泥受到挤压,污泥内的污水经污水过滤板表面的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穿过滤水孔排出,污水流动到第一落料槽内后,落入集水箱完成收集;圆柱型空腔内的污泥完成压滤后,压铸板复位,控制系统分别控制二号液压器和三号液压器,使二号液压伸缩杆伸长三号液压伸缩杆缩短,污水过滤板推动污泥进入第二落料槽内,并落入到集泥箱内,完成污泥的收集。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污泥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收集,便于污水污泥的再回收利用,节能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污水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滤箱,2-落料箱,3-支撑腿,4-螺旋输送装置,5-污泥入口,6-底板,61-第一落料槽,62-第二落料槽,63-污水过滤板,64-挤压板,65-滑轨,66-活性炭过滤层,67-滤水孔,68-密封垫,7-立杆,8-横杆,9-一号液压器,10-二号液压器,11-集水箱,12-集泥箱,13-控制面板,14-三号液压器,15-输送电机,16-滑道,17-二号液压伸缩杆,18-三号液压伸缩杆,19-一号液压伸缩杆,20-压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1、落料箱2、螺旋输送装置4、底板6、滑道16和压铸板20,所述压滤箱1通过支撑腿3支撑安放在地面上,支撑腿3呈L形结构;所述支撑腿3竖直方向的一端底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腿3水平方向的一端与压滤箱1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滤箱1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6;所述底板6包括第一落料槽61、第二落料槽62和滑轨65;所述底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落料槽61和第二落料槽62,其中第一落料槽61的底部和第二落料槽62的底部均与压滤箱1的外部相互连通;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分别加工有滑轨65,滑轨65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污水过滤板63和挤压板64;所述污水过滤板63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66;所述污水过滤板63的内部还均布加工有滤水孔67;所述污水过滤板63和所述挤压板64均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板状结构,且污水过滤板63的端部和挤压板64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垫68,污水过滤板63和挤压板64之间通过密封垫68相互密封配合;所述污水过滤板63与二号液压伸缩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液压伸缩杆17的另一端与二号液压器10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二号液压伸缩杆17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1左侧的支撑腿3上;所述挤压板64与三号液压伸缩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三号液压伸缩杆18的另一端与三号液压器14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三号液压伸缩杆18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1右侧的支撑腿3上;所述压滤箱1的正下方还分别设置有集水箱11和集泥箱12,其中集水箱11位于第一落料槽61的正下方,集泥箱12位于第二落料槽62的正下方;所述压滤箱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落料箱2;所述压滤箱1的上部与落料箱2的下部之间连通;所述落料箱2与螺旋输送装置4之间通过滑道16相互连通;所述滑道16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设置,倾斜角度为15°~25°,其中滑道16的较低端与落料箱2的左侧壁相互连通,滑道16的较高端与螺旋输送装置4的底部相互连通;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通过支杆架设在压滤箱1的左端顶板上表面,螺旋输送装置4内部的螺旋桨通过输送电机15进行驱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的上部连通设置有污泥入口5;所述压滤箱1的右端顶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7,立杆7的顶端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杆8;所述横杆8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器9;所述落料箱2内部滑动设置有压铸板20,压铸板20为截面呈圆形的板状结构,且压铸板20与污水过滤板63和挤压板64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压铸板20的上表面与一号液压伸缩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液压伸缩杆19的另一端与一号液压伸缩杆19内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所述立杆7的右侧表面还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用于控制一号液压器9、二号液压器10、三号液压器14和输送电机15起动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PLC单片机控制电路实现,是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在使用时,污泥从污泥入口5进入到螺旋输送装置4内,起动输送电机15,输送电机15驱动螺旋输送装置4使得螺旋输送装置4内的污泥向下进给,然后污泥通过滑道16进入落料箱2的内部;控制系统分别控制二号液压器10和三号液压器14,二号液压器10和三号液压器14分别驱动二号液压伸缩杆17和三号液压伸缩杆18,使污水过滤板63和挤压板64之间相互紧密配合;落料箱2内的污泥落入到污水过滤板63和挤压板64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内,然后控制系统起动一号液压器9,一号液压器9驱动一号液压伸缩杆19向下运动,此时的压铸板20向下滑动,并进入污水过滤板63和挤压板64两者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圆柱型空腔内的污泥受到挤压,污泥内的污水经污水过滤板63表面的活性炭过滤层66过滤后穿过滤水孔67排出,污水流动到第一落料槽61内后,落入集水箱11完成收集;圆柱型空腔内的污泥完成压滤后,压铸板20复位,控制系统分别控制二号液压器10和三号液压器14,使二号液压伸缩杆17伸长三号液压伸缩杆18缩短,污水过滤板63推动污泥进入第二落料槽62内,并落入到集泥箱12内,完成污泥的收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