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408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愈发的严重,而与之相关的水源保护措施相对落后,导致水污染问题日趋恶化,对包括饮用水、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在内的多种水体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染水深度净化处理池,通过处理池中的水体自身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水体中的物质进行转换、降解和去除,也同时为水中植物的生长养分,形成生态景观。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垂直于处理池左、右侧壁若干的水流挡板;所述水流挡板分为左侧水流挡板和右侧水流挡板,所述左侧水流挡板的一竖直侧边贴合处理池的左侧内壁,且所述左侧水流挡板的另一竖直侧边与处理池的右侧内壁保持间距通道,所述右侧水流挡板的一竖直侧边贴合处理池的右侧内壁,且所述右侧水流挡板的另一竖直侧边与处理池的左侧内壁保持间距通道,相邻间隔设置的所述左侧水流挡板和右侧水流挡板将处理池分隔为蛇形水流通道;沿所述蛇形水流通道间隔设置有水生植物滤床和生态浮岛。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池的蛇形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入水管和第二出入水管,所述第一出入水管和第二出入水管之间通过循环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池的蛇形水流通道的中间段与集水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挡板的下段位置设置有若干竖向排列的栅格过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水生植物滤床包括滤床用漂浮体,在滤床用漂浮体上钻设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中插入式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与通孔之间通过小块发泡碎料扩张夹紧;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浮岛用漂浮体,在浮岛用漂浮体上钻设若干均匀分布的钻孔,钻孔中插入式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与钻孔之间通过小块发泡碎料扩张夹紧,所述浮岛用漂浮体的底部悬挂设置若干组合填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净化低级别污染水,主要用于实现低污染水中氮、磷元素高效去除,既能降低运行维护费用,又能综合利用各处理单元工艺的优点,提高 水质净化效率。通过处理池中的水体自身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水体中的物质进行转换、降解和去除,也同时为水中植物的生长养分,形成生态景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池,包括处理池1,所述处理池1内设置有垂直于处理池1左、右侧壁若干的水流挡板3;所述水流挡板3分为左侧水流挡板31和右侧水流挡板32,所述左侧水流挡板31的一竖直侧边贴合处理池1的左侧内壁,且所述左侧水流挡板31的另一竖直侧边与处理池1的右侧内壁保持间距通道,所述右侧水流挡板32的一竖直侧边贴合处理池1的右侧内壁,且所述右侧水流挡板32的另一竖直侧边与处理池1的左侧内壁保持间距通道,相邻间隔设置的所述左侧水流挡板31和右侧水流挡板32将处理池1分隔为蛇形水流通道;沿所述蛇形水流通道间隔设置有水生植物滤床2和生态浮岛9。

所述处理池1的蛇形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入水管4和第二出入水管5,所述第一出入水管4和第二出入水管5之间通过循环泵6连接。所述处理池1的蛇形水流通道的中间段与集水池7连接。所述水流挡板3的下段位置设置有若干竖向排列的栅格过水通道。打开循环泵6,由于处理池1内污染水既可以沿着蛇形水流通道循环式净化处理,与此同时由于水流挡板3的下段设计有栅格过水通道,使得处理池1中的污染水(主要是下层污染水)还可以垂直于水流挡板3呈跨越式净化处理,减小循环泵6提供污水循环所需要的能量损耗,降低水流挡板3对水流动能的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水生植物滤床2包括滤床用漂浮体,在滤床用漂浮体上钻设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中插入式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与通孔之间通过小块发泡碎料扩张夹紧;所述生态浮岛9包括浮岛用漂浮体,在浮岛用漂浮体上钻设若干均匀分布的钻孔,钻孔中插入式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与钻孔之间通过小块发泡碎料扩张夹紧,所述浮岛用漂浮体的底部悬挂设置若干组合填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