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56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壁挂锅炉除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壁挂锅炉具有强大的家庭供暖功能,能满足多居室的采暖需求,各个房间能够根据需求随意设定舒适温度,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某个房间单独关闭供暖,并且能够提供大流量恒温卫生热水,供家庭沐浴、厨房等场所使用。随着壁挂锅炉市场的扩大、占有率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主要矛盾是壁挂锅炉因结垢而带来的诸多危害。

壁挂锅炉的核心问题是热交换的效率和使用寿命,而影响这两个方面最大因素的就是水垢问题。尤其是在我们使用生活热水时,由于需要不断地充入新水,而且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水质较硬,这样就使换热器的结垢率增大。而随着附着在换热器内壁上的水垢不断加厚,换热器管径便会越来越细,水流不畅,不仅增加了水泵及换热器的负担,而且壁挂锅炉的换热效率的也会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壁挂锅炉耗气量增大、供热不足、卫生热水时冷时热、热水量减小等症状。若壁挂锅炉的换热部件终保持在这样一种高负荷的状态下运行,对壁挂锅炉的损害是非常厉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该加药装置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应用于壁挂锅炉的进水和暖气循环过程中,而且还可应用于家用洗浴热水器、采暖锅炉或者壁挂锅炉的暖气循环系统内,对上述系统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水垢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降低了水质硬度,长期保持燃烧器炉胆内壁和水介质之间的导热效率,提高了或保持了能效转换效率,用以节省能源,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药装置还能过滤和帮助清除积聚的杂质,也能够对壁挂锅炉的锅炉系统的各种元件、阀门和水泵进行长期的保护,延长锅炉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加药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隔断件,所述隔断件将所述加药罐的容腔分隔成进水容腔和出水容腔,所述隔断件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安装有逆止阀,所述隔断件的底部连接有装载有水质处理药剂的载药容器,所述载药容器的外壁为滤网;所述上壳体连接有与进水容腔连通的进水弯管,所述进水弯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螺纹连接头,所述上壳体连接有与出水容腔连通的出水弯管,所述出水弯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活接螺母,所述进水弯管和出水弯管位于所述加药罐的同侧。

上述的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为半球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拆卸扳手夹持板,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上开设有螺丝刀拆卸插孔。

上述的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面相垂直,所述下壳体的侧面与底平面采用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的形状为圆弧形。

上述的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和拆卸扳手夹持板一体成型。

上述的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弯管的进水口向下弯折,所述出水弯管的出水口向上弯折。

上述的一种壁挂锅炉水质处理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与所述上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隔断件与载药容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应用于壁挂锅炉的进水和暖气循环过程中,而且还可应用于家用洗浴热水器、采暖锅炉、壁挂锅炉的暖气循环系统内,对该水循环系统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水垢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降低了水质硬度,长期保持燃烧器炉胆内壁和水介质之间的导热效率,提高或保持了能效转换效率,用以节省能源,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药装置还能过滤和帮助清除积聚的杂质,也能够对壁挂锅炉的锅炉系统的各种元件、阀门和水泵进行长期的保护,延长锅炉系统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安装在家用厨房壁挂锅炉下部外置接口的窄小空间处,并且结构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可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加药罐的底部设置有拆卸扳手夹持板,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上开设有螺丝刀拆卸插孔,这是因为由于加药装置长时间的使用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螺纹连接紧密,不易拆卸,因此很难向载药容器内补充水质处理药剂(如缓释阻垢剂),影响持续地使用效果,设置拆卸扳手夹持板就能为扳手提供一个夹持部位,方便扳手施力拆卸,螺丝刀拆卸插孔能插入螺丝刀,方便旋转下壳体进行拆卸。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 2—下壳体; 3—进水弯管;

4—出水弯管; 5—螺纹连接头; 6—活接螺母;

7—O型密封圈; 8—隔断件; 9—逆止阀;

10—载药容器; 11—橡胶密封圈; 12—拆卸扳手夹持板;

13—螺丝刀拆卸插孔; 14—进水容腔; 15—出水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加药罐,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采用螺纹紧密连接,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隔断件8,所述隔断件8将所述加药罐的容腔分隔成进水容腔14和出水容腔15,所述隔断件8的中心处开设有连通进水容腔14和出水容腔15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安装有逆止阀9,所述逆止阀9的水流方向为由进水容腔14进入出水容腔15,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壁挂锅炉在换药或清洗时需要拆卸打开下壳体2时,壁挂锅炉内的水出现倒流溢出,污染房间,所述隔断件8的底部连接有的载药容器10,载药容器10用于装载有缓释阻垢剂等水质处理药剂,所述载药容器10的外壁为滤网,水可以从载药容器10的外侧渗入载药容器10内,溶解水质处理药剂;所述上壳体1上连接有与进水容腔14连通的进水弯管3,所述进水弯管3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螺纹连接头5,所述上壳体1上连接有与出水容腔15连通的出水弯管4,所述出水弯管4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活接螺母6,所述进水弯管3和出水弯管4位于所述加药罐的同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罐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为半球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弯管3的进水口的中轴线与出水弯管4的出水口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b尽量为零,目的是为了水管与壁挂锅炉接口尽量保持在同一条直线内,以适用壁挂锅炉底部的紧凑空间,克服水管与壁挂锅炉之间拥挤的狭小空间,也是由于国际标准的壁挂锅炉的炉底有五个水和天然气接口,并且接口之间的距离只有不足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7,促使加药罐密封效果更好,防止水循环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接螺母6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1,使出水弯管4与壁挂锅炉的外丝接口连接更紧密,防止漏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弯管3的进水口向下弯折,所述出水弯管4的出水口向上弯折,结构更加紧凑,更利于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断件8与所述上壳体1螺纹连接,所述隔断件8与载药容器10螺纹连接,所述隔断件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断件8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方便隔断件1与上壳体1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和拆卸扳手夹持板12一体成型,也便于加工,并且拆卸扳手夹持板12作为拆卸下壳体2时,扳手夹持拆卸扳手夹持板12用于转动下壳体2,如果连接强度不够,很容易损坏,不利于延长整个加药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强度更好,基本不会出现断裂。

本实施例中,位于下壳体2底部的拆卸扳手夹持板12在加工时,对底部为实心半球形的下壳体进行相对两侧的切削,形成圆弧形结构的拆卸扳手夹持板12。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将所述加药装置安装在壁挂锅炉的进水和暖气循环系统上,所述出水弯管4和壁挂锅炉的冷热水外丝接头通过活接螺母6连接,进水弯管3的进水口处的螺纹连接头5与外部冷水或者热水的进水管道螺纹连接,将缓释阻垢剂等水质处理药剂装载在载药容器10内,然后安装在隔断件8的底部,再将下壳体2安装在上壳体1上,待外部冷水或者热水从进水弯管3中流入所述加药罐的进水容腔14中,进水容腔中的冷水或者热水通过载药容器10的滤网进入载药容器10中溶解缓释阻垢剂,进而通过逆向阀9流入加药罐的出水容腔15,再经过出水弯管4流入壁挂锅炉的水道内,循环往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向待载药容器10中补充水质处理药剂,保证持续优良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是: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拆卸扳手夹持板12,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12上开设有螺丝刀拆卸插孔13,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12和螺丝刀拆卸插孔13的结构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加药装置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便于拆卸下壳体2。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罐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下壳体2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下壳体2的侧面与底平面采用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12与下壳体2的底面相垂直,所述拆卸扳手夹持板12的形状为圆弧形,由图1所示,所述下壳体2底部截面与拆卸扳手夹持板12的截面可拼接成半圆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和拆卸扳手夹持板12一体成型,也便于加工,并且拆卸扳手夹持板12作为拆卸下壳体2时,扳手夹持拆卸扳手夹持板12用于转动下壳体2,如果连接强度不够,很容易损坏,不利于延长整个加药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强度更好,基本不会出现断裂。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将本实用新型的加药装置安装在壁挂锅炉的进水和暖气循环系统上,所述出水弯管4和壁挂锅炉的冷热水外丝接头通过活接螺母6连接,进水弯管3的进水口处的螺纹连接头5与外部冷水或者热水的进水管道通过螺纹连接,将缓释阻垢剂等水质处理药剂装载在载药容器10内,然后安装在隔断件8的底部,再将下壳体2安装在上壳体1上,待外部冷水或者热水从进水弯管3中流入所述加药罐的进水容腔14中,进水容腔中的冷水或者热水通过载药容器10的滤网进入载药容器10中溶解缓释阻垢剂,进而通过逆向阀流入加药罐的出水容腔15,再经过出水弯管4流入壁挂锅炉的水道内,循环往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向待载药容器10中补充水质处理药剂,保证持续优良的使用效果;拆卸打开下壳体2时可采用扳手和螺丝刀利用拆卸扳手夹持板12和螺丝刀拆卸插孔13,更加便捷和快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