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59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极其普遍,水污染导致可利用水源进一步减少,从而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意识到污水回用的必要性。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回用的关键。

现阶段常规所采用的三级处理工艺(生物法或化学法)虽可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但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和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系统,其成本低,净化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治理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斜板沉淀池、水生植物池、蚯蚓生态滤池、活性炭柱及紫外线消毒池,所述蚯蚓生态滤池包括从上而下设置的布水器、蚯蚓分解处理层、陶粒层及石英砂层;所述活性炭柱包括柱壳体及填充于柱壳体内的颗粒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蚯蚓分解处理层包括蚯蚓及基料,所述基料为木屑、石砾、田园土按1:1:10重量比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池内的植物为芦竹、风车草、纸莎草及水生美人蕉。

优选地,所述斜板沉淀池的斜板倾斜角度为60°,斜板间距为40mm。

优选地,所述柱壳体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蚯蚓生态滤池,在蚯蚓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可有效提高污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率,提高了滤池的污水处理能力;

2、水生植物池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在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的作用下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3、活性炭对有机物及重金属进行进一步净化去除;

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运行成本低、动力消耗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出水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蚯蚓生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斜板沉淀池1、水生植物池2、蚯蚓生态滤池3、布水器31、蚯蚓分解处理层32、陶粒层33、石英砂层34、活性炭柱4、紫外线消毒池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治理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斜板沉淀池1、水生植物池2、蚯蚓生态滤池3、活性炭柱4及紫外线消毒池5。

斜板沉淀池1的斜板倾斜角度为60°,斜板间距为40mm。

水生植物池2内的植物为芦竹、风车草、纸莎草及水生美人蕉。水生植物池2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在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的作用下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蚯蚓生态滤池3包括从上而下设置的布水器31、蚯蚓分解处理层32、陶粒层33及石英砂层34。蚯蚓分解处理层32包括蚯蚓及基料,基料为木屑、石砾、田园土按1:1:10重量比的混合物。在蚯蚓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较大地提高了滤池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提高了滤池的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可有效提高污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率。

活性炭柱4包括柱壳体及填充于柱壳体内的颗粒活性炭。柱壳体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活性炭对有机物及重金属进行进一步净化去除。

紫外线消毒池5对水体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