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除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103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除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除灰装置,应用于电缆清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经检测合格后,通过工字轮收线后,打包送入仓库,在实际生产时,加工好的电缆不能立即派送至买家,需滞留在仓库一段时间,受周围环境灰尘的影响,电缆的表面会附着一层灰尘,若不去除,则大大影响电缆表面的光泽度,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手动擦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省时省力、安全高效的电缆除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除灰装置,包括:底座、进缆定位机构、出缆定位机构、立柱、上滑动板、下固定板、擦拭层、调节螺母、弹簧、电缆,所述进缆定位机构、出缆定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进缆定位机构与出缆定位机构上均安装两个传动辊轮,所述立柱为两个竖直固接在底座中部内外两侧,所述下固定板的内外两端固接在内外两侧的立柱上,所述下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上滑动板内外两侧均开有一个通孔,所述上滑动板通过通孔与立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动板、下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均匀分布,所述弹簧的上端固接在上滑动板下表面,另一端固接在下固定板上表面上,所述上滑动板下表面、下固定板上表面均粘结一层擦拭层,所述立柱的上部为螺纹状,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立柱上。

所述下固定板的安装高度与进缆定位机构及出缆定位机构的下传动辊高度相一致。

所述擦拭层为海绵。

所述弹簧的数目为6-10个。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益效果:

1、省时省力;

2、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除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柱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进缆定位机构;3-出缆定位机构;4-立柱;5-上滑动板;6-下固定板;7-擦拭层;8-调节螺母;9-弹簧;1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除灰装置,包括:底座1、进缆定位机构2、出缆定位机构3、立柱4、上滑动板5、下固定板6、擦拭层7、调节螺母8、弹簧9、电缆10,所述进缆定位机构2、出缆定位机构3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进缆定位机构2与出缆定位机构3上均安装两个传动辊轮,所述立柱4为两个竖直固接在底座1中部内外两侧,所述下固定板6的内外两端固接在内外两侧的立柱4上,所述下固定板6水平设置,所述上滑动板5内外两侧均开有一个通孔,所述上滑动板5通过通孔与立柱4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动板5、下固定板6之间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均匀分布,所述弹簧的上端固接在上滑动板下表面,另一端固接在下固定板6上表面上,所述上滑动板5下表面、下固定板6上表面均粘结一层擦拭层7,所述立柱4的上部为螺纹状,所述调节螺母8螺纹连接在立柱4上。

所述下固定板5的安装高度与进缆定位机构2及出缆定位机构3的下传动辊高度相一致。

所述擦拭层7为海绵。

所述弹簧9的数目为6-10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待除灰的电缆10从左到右依次穿过进缆定位机构2、上滑动板5与下固定板6间的缝隙、出缆定位机构,右端可牵引至收线机处,利用收线机作为牵引动力,通过调节螺母8向下压紧上滑动板5,使上下两层的擦拭层7将电缆10外周面完全包覆,使之能够360度除灰,通过收线机牵引,即可除去整条电缆10上灰尘,完毕后,松开调节螺母8,在弹簧9的作用下,上滑动板5向上弹起,方便放入下一根电缆,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