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70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盐渍产品在加工中,需经过前期处理及盐渍过程,产生一定量的污水,经化验,该污水其特点是,含盐量高、有色,浊度高,有异味,该污水除食盐外,多为其他食品添加剂,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尽管如此,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对其周围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该产品的污水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技术手段,将杂质与水分离,实现部分水回用,不仅节约用水,还可减少污染,是个一举多得好事。针对此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针对排放的高盐污水的主要含量,结合生产排放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此种污水处理的系统,造价较低,利用率较高,在将污水处理达到再利用等目的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达到可持续循环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针对排放的高盐污水的主要含量,结合生产排放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此种污水处理的系统,造价较低,利用率较高,在将污水处理达到再利用等目的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达到可持续循环利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沉淀池、固液分离器、中间水箱、多介质过滤器、电渗析装置、储水罐、酸化厌氧池、好氧降解池、膜生物反应器、杀菌池和清水池,高盐污水排入所述沉淀池后进行沉淀,进入所述固液分离器,经沉淀和分离后的固体分别进入污泥池,分离后的液体进入所述中间水箱,然后进入与其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初级的过滤,再进入所述电渗析装置进行电渗析,渗析出的高浓度盐水吸入高盐水收集箱,剩余的过滤水流入所述储水罐,除盐出固体物的废水被吸入与所述储水罐连接的所述酸化厌氧池,且所述酸化厌氧池与所述污泥池连通,通过加入污泥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污水通过所述酸化厌氧池进入所述好氧降解池,所述好氧降解池与所述污泥池连通,经降解后的污水依次经过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和所述杀菌池的进一步降解杀菌,所述杀菌池的出口处设有检测装置,经检测合格后排入清水池,不合格进入与其连通的所述酸化厌氧池的进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通过水泵与所述酸化厌氧池上方连接,所述酸化厌氧池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可调节的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好氧降解池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还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脱水压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盐水收集箱的高浓度盐水通过脱水装置作用后可作为工业用盐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厌氧池为密闭空间,且所述酸化厌氧池为半掩埋式置于地面,露出地面部分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酸化厌氧池上方穿过其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的最下端靠近所述酸化厌氧池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厌氧池和所述好氧降解池的出口均处设有PH检测仪,各个池之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且通过所述水泵进行各池之间的传递,且相邻的池之间的所述管道上设有调节阀,通过所述调节阀控制各个反应之间的传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固液分离器和多介质过滤器的多重过滤作用初步出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此种情况下的污水通过电渗析析出高浓度的盐水,除去水中的大部分高盐,然后通过酸化厌氧池加入污泥的作用充分的将不溶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有机物,然后在进入好氧降解池将可溶有机物进行降解成污泥排出到污泥池,降解后的污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进一步的对污水进行降解COD、除色和除异味等,反应充分且成本较低,针对排放的高盐污水的主要含量,结合生产排放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此种污水处理的系统,造价较低,利用率较高,在将污水处理达到再利用等目的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达到可持续循环利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淀池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通过水泵与所述酸化厌氧池上方连接,所述酸化厌氧池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可调节的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好氧降解池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还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脱水压缩装置。池之间管道位置的限定保证了污泥进入酸化厌氧池时能够较充分的与污水接触,降低了反应时间,管道的底部的连接,保证了污泥在运动过程中一直处于下方,减少了流动过程中较大的力使污水变浑浊,减少了沉淀时间,定期清理污泥池便于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工作,经脱水压缩后便于转运,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盐水收集箱的高浓度盐水通过脱水装置作用后可作为工业用盐使用。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物的最大限度的再利用,提高了利用率,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酸化厌氧池为密闭空间,且所述酸化厌氧池为半掩埋式置于地面,露出地面部分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酸化厌氧池上方穿过其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的最下端靠近所述酸化厌氧池的底部。此种酸化厌氧池的设置保证了较好的反映效果,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通过搅拌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反应充分快速的进行,通过进入内部的污泥内的厌氧菌,使污染物得到分解消化,有效的将不溶物转化为可溶有机物,以便于后续反应的进行,为后续更加充分高效的去除污染物奠定基础。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双层过滤装置的设置对净化的水质进一步的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臭味和泥沙等,使其达到更好的净化等级。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酸化厌氧池和所述好氧降解池的出口均处设有 PH检测仪,各个池之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且通过所述水泵进行各池之间的传递,且相邻的池之间的所述管道上设有调节阀,通过所述调节阀控制各个反应之间的传递。通过PH检测仪的检测保证污水的水平衡,如果在非平衡状态可通过人为调节,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净化效果,水泵的设置保证了各个程序过程的正常稳定运行,调节阀的设置保证了系统各部分的反应充分独立进行,保证了单个池反应的密封性和混合中的较好的混合反应效果,达到人为可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连接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沉淀池、固液分离器、中间水箱、多介质过滤器、电渗析装置、储水罐、酸化厌氧池、好氧降解池、膜生物反应器、杀菌池和清水池,高盐污水排入所述沉淀池后进行沉淀,进入所述固液分离器,经沉淀和分离后的固体分别进入污泥池,分离后的液体进入所述中间水箱,然后进入与其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初级的过滤,再进入所述电渗析装置进行电渗析,渗析出的高浓度盐水吸入高盐水收集箱,剩余的过滤水流入所述储水罐,除盐出固体物的废水被吸入与所述储水罐连接的所述酸化厌氧池,且所述酸化厌氧池与所述污泥池连通,通过加入污泥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污水通过所述酸化厌氧池进入所述好氧降解池,所述好氧降解池与所述污泥池连通,经降解后的污水依次经过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和所述杀菌池的进一步降解杀菌,所述杀菌池的出口处设有检测装置,经检测合格后排入清水池,不合格进入与其连通的所述酸化厌氧池的进口处。通过固液分离器和多介质过滤器的多重过滤作用初步出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此种情况下的污水通过电渗析析出高浓度的盐水,除去水中的大部分高盐,然后通过酸化厌氧池加入污泥的作用充分的将不溶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有机物,然后在进入好氧降解池将可溶有机物进行降解成污泥排出到污泥池,降解后的污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进一步的对污水进行降解COD、除色和除异味等,反应充分且成本较低,针对排放的高盐污水的主要含量,结合生产排放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此种污水处理的系统,造价较低,利用率较高,在将污水处理达到再利用等目的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达到可持续循环利用的目的。

其中,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通过水泵与所述酸化厌氧池上方连接,所述酸化厌氧池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可调节的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好氧降解池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还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脱水压缩装置。池之间管道位置的限定保证了污泥进入酸化厌氧池时能够较充分的与污水接触,降低了反应时间,管道的底部的连接,保证了污泥在运动过程中一直处于下方,减少了流动过程中较大的力使污水变浑浊,减少了沉淀时间,定期清理污泥池便于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工作,经脱水压缩后便于转运,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其中,所述高盐水收集箱的高浓度盐水通过脱水装置作用后可作为工业用盐使用。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物的最大限度的再利用,提高了利用率,节约成本。

其中,所述酸化厌氧池为密闭空间,且所述酸化厌氧池为半掩埋式置于地面,露出地面部分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酸化厌氧池上方穿过其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的最下端靠近所述酸化厌氧池的底部。此种酸化厌氧池的设置保证了较好的反映效果,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通过搅拌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反应充分快速的进行,通过进入内部的污泥内的厌氧菌,使污染物得到分解消化,有效的将不溶物转化为可溶有机物,以便于后续反应的进行,为后续更加充分高效的去除污染物奠定基础。

其中,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双层过滤装置的设置对净化的水质进一步的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臭味和泥沙等,使其达到更好的净化等级。

其中,所述酸化厌氧池和所述好氧降解池的出口均处设有PH检测仪,各个池之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且通过所述水泵进行各池之间的传递,且相邻的池之间的所述管道上设有调节阀,通过所述调节阀控制各个反应之间的传递。通过PH检测仪的检测保证污水的水平衡,如果在非平衡状态可通过人为调节,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净化效果,水泵的设置保证了各个程序过程的正常稳定运行,调节阀的设置保证了系统各部分的反应充分独立进行,保证了单个池反应的密封性和混合中的较好的混合反应效果,达到人为可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一种高盐污水处理系统,各个反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设有调节阀,其中的调节阀、水泵、PH检测仪等电设备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检查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启动控制单元,使其进行工作,将高盐污水排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水通过水泵吸入固液分离器将部分大颗粒固体阻挡,剩余污水进入中间水箱,然后再经多介质过滤器对污水进行粗过滤,除进一步阻拦悬浮颗粒外也略降低其他污水成分的含量,然后过滤的水经电渗析进行分离出高盐浓水,对其进行脱水即可进行再利用,其余的污水流入酸化厌氧池,将污水池的污泥从上方排入并不断搅拌,用较短的时间充分反应成可溶有机物,反应过后将污泥再次排回污泥池,与原有的污泥混合,然后进入好氧降解池,降解后生成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混合,此时污泥池的污泥成分和量不会受到影响,降解后的水COD、色度、臭味、盐度等含量都明显降低,再经膜生物反应器和杀菌池进一步的进行降解,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排出的水经过检测装置检测个有害物的含量,如果合格直接排入清水池,如不合格返回酸化厌氧池再次循环反应,至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