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830阅读:1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属于油污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污是指油在挥发过程中长久积累形成的污垢。家庭厨房里一般较容易出现油污的积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320690024.5,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污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电极板、中空板式膜和微电解材料层,所述的电极板、中空板式膜和微电解材料层固定于箱体内,所述的微电解材料层放在中空板式膜的外围,所述的中空板式膜配有出水口。通过电极板的电解可以使废水中的微小油滴暴露出来而浮在水面上,再通过中空板式膜处理分离油液后的污水,能达到中水的标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维护,可直接联装在食堂、餐厅等含油废水排水管道上,实现快速、彻底的油水分离。但是该油污吸附分离装置不能利用改善纤维球的滤层空隙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的特点,滤速慢,截污效果差,且不可再生反复使用,增加油污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箱、排滤渣阀、进水口、粗滤池、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吸附池、刮油辊、出水口、排污口,所述电机箱设于吸附池侧面,上所述排滤渣阀设于粗滤池侧面下方,所述进水口设于粗滤池前表面,所述粗滤池设于吸附池前方,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设于吸附池内部,所述刮油辊设于吸附池内部上方,所述出水口设于吸附池后方,所述排污口,设于吸附池侧面上方,所述粗滤池设有过滤网、隔板,所述过滤网设于粗滤池内部,所述隔板设于粗滤池与吸附池之间,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设有改善纤维球、滤网、固定扣、固定螺丝孔,所述改善纤维球固定于滤网网格中心,所述固定扣设于滤网两侧边缘,所述固定螺丝孔设于固定扣内部,所述滤网通过固定螺丝孔与吸附池的内壁螺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箱设有合页、机箱门、钥匙孔。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设于机箱门左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门通过合页与电机箱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孔设于机箱门表面右部。

进一步地,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设有3张。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设有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可以在过滤过程中,利用改善纤维球的滤层空隙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的特点,实现滤速快,截污容量大,过滤效果好,可再生反复使用,且滤网更换快速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箱-1、排滤渣阀-2、进水口-3、粗滤池-4、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吸附池-6、刮油辊-7、出水口-8、排污口-9、过滤网-40、隔板-41、改善纤维球-50、滤网-51、固定扣-52、固定螺丝孔-53、合页-10、机箱门-11、钥匙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污吸附分离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电机箱1、排滤渣阀2、进水口3、粗滤池4、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吸附池6、刮油辊7、出水口8、排污口9,所述电机箱1设于吸附池6侧面,上所述排滤渣阀2设于粗滤池4侧面下方,所述进水口3设于粗滤池4前表面,所述粗滤池4设于吸附池6前方,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设于吸附池6内部,所述刮油辊7设于吸附池6内部上方,所述出水口8设于吸附池6后方,所述排污口9,设于吸附池6侧面上方,所述粗滤池4设有过滤网40、隔板41,所述过滤网40设于粗滤池4内部,所述隔板41设于粗滤池4与吸附池6之间,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 设有改善纤维球50、滤网51、固定扣52、固定螺丝孔53,所述改善纤维球50固定于滤网51网格中心,所述固定扣52设于滤网51两侧边缘,所述固定螺丝孔53设于固定扣52内部,所述滤网51通过固定螺丝孔53与吸附池6的内壁螺旋连接,所述电机箱1设有合页10、机箱门11、钥匙孔 12,所述合页10设于机箱门11左边缘,所述机箱门11通过合页10与电机箱1活动连接,所述钥匙孔12设于机箱门11表面右部,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设有3张,所述合页10设有2个。

本专利所说的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是指将改善纤维球固定于网格中心而形成一张具有吸附油污的滤网,其中改善纤维球是由纤维丝扎结而成的球形滤料,它与传统的钢性滤料相比,具有弹性效果好,不上浮水面,空隙大,工作周期长,水头损失小等优点。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通过两侧边缘的固定扣固定在吸附池的内壁上,连接油污吸附分离装置的电源,即可利用改善纤维球的滤层空隙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的特点,实现油污有效的吸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箱-1、排滤渣阀-2、进水口-3、粗滤池-4、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吸附池-6、刮油辊-7、出水口-8、排污口-9、过滤网-40、隔板-41、改善纤维球-50、滤网-51、固定扣-52、固定螺丝孔-53、合页-10、机箱门-11、钥匙孔-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利用改善纤维球的滤层空隙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的特点,滤速慢,截污效果差,且不可再生反复使用,增加油污处理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在过滤过程中,利用改善纤维球的滤层空隙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的特点,实现滤速快,截污容量大,过滤效果好,可再生反复使用,且滤网更换快速方便,省时省力,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改善纤维吸附吸附球网5设有改善纤维球50、滤网51、固定扣52、固定螺丝孔53,所述改善纤维球50固定于滤网51网格中心,所述固定扣 52设于滤网51两侧边缘,所述固定螺丝孔53设于固定扣52内部,所述滤网51通过固定螺丝孔53与吸附池6的内壁螺旋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