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水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594阅读:28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水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地方的饮用水依旧井水、溪水、河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这些水源通过水管直接接入家庭蓄水缸,而水在蓄水缸内经过简单的沉淀后被直接饮用,特别是下雨天气,水体浑浊,流入家庭蓄水缸的水中夹杂的泥沙比较多,经沉淀在蓄水缸底部积聚,因而需要定期对储水缸进行清理,但蓄水缸一般较为笨重,不便清洗,同时长期饮用此类天然水,会给居民埋下健康隐患。因此,发明一种简易水质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水质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水质净化装置,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挡泥板和输水管,所述上壳体设置于下壳体顶部,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杆,且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中部固定设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一端设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第一过滤层,且与第一过滤层相贴合,所述第一过滤层顶部设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顶部设有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顶部设有第四过滤层,所述下壳体双侧壁固定设有搭扣,所述搭扣上贯穿设有挂绳,所述挂绳一端固定连接有挂板,所述上壳体一侧设有输水管,所述上壳体与输水管相连通,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处外壁设有弹性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PP棉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压缩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为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层,第四过滤层为超滤滤芯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挂绳由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为市售UM30-2型超声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有下壳体与上壳体,有利于完成水的过滤净化过程,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发出警示,有利于人为将本实用新型提出并拆卸开直接清洗,清洗方便,通过设置挡泥板,有利于避免水直接冲击下壳体底部沉淀的泥沙,防止下壳体底部的泥沙在水流的冲击下被扰动,保持水质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支撑杆、4挡泥板、5超声波传感器、6第一过滤层、7第二过滤层、8第三过滤层、9第四过滤层、10搭扣、11挂绳、12挂板、13输水管、14控制阀、15弹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简易水质净化装置,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挡泥板4和输水管13,所述上壳体2设置于下壳体1顶部,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1内部设有支撑杆3,且与支撑杆3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3中部固定设有挡泥板4,所述挡泥板4一端设有超声波传感器5,所述支撑杆3顶部设有第一过滤层6,且与第一过滤层6相贴合,所述第一过滤层6顶部设有第二过滤层7,所述第二过滤层7顶部设有第三过滤层8,所述第三过滤层8顶部设有第四过滤层9,所述下壳体1双侧壁固定设有搭扣10,所述搭扣10上贯穿设有挂绳11,所述挂绳11一端固定连接有挂板12,所述上壳体2一侧设有输水管13,所述上壳体2与输水管13相连通,所述输水管13的一端设有控制阀14。

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连接处外壁设有弹性密封圈15,防止未处理的水从上壳体2与下壳体1的连接处溢出而达不到好的净化效果;所述第一过滤层6为PP棉过滤层,对自来水进行预处理,滤除水中泥沙、悬浮物、胶体、有机物、杂质等,所述第二过滤层7为压缩活性炭过滤层,用于去除水中的颜色和气味,改变水的口感,所述第三过滤层8为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层,实现硬水软化和去离子,第四过滤层9为超滤滤芯过滤层,能够过滤全部的细菌,截留水中之极微小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等大分子物质;所述挂绳11由弹性橡胶材质制成,适用于不同口径的蓄水缸;所述超声波传感器5为市售UM30-2型超声波传感器。

本实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挂板12挂在蓄水箱的顶部边缘,打开控制阀14,待处理的水经由输水管13进入壳体内,在挡泥板4的作用下,水沿着挡泥板4上壁流入下壳体1,使泥沙在下壳体1底部积聚,当泥沙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超声波传感器5发出清洗警示,沉淀过后的水则上壳体2内过滤层溢出,流入到蓄水箱中待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