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淋洗剂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288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淋洗剂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具体为一种土壤淋洗剂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土壤污染不仅会导致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还会通过雨水冲刷、淋滤而污染地下水,从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土壤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其中有机物污染物主要有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一般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固定-稳定化技术、热处理技术、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以及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等。例如专利号201310726345.0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循环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方法,利用操作方便的自动化设备,可以低成本实现原位化学氧化。专利号201111003234.5公开了一种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异位淋洗修复方法,用乙醇作为淋洗剂对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使土壤中的污染物得到去除,淋洗后的土壤作为建筑、筑路材料得到进一步利用,淋洗剂则利用活性炭进行再生循环利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多,单一的处理方法不能满足需要,如何高效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淋洗剂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壤淋洗剂的处理装置,包括注水井、抽水井、吸附柱和第一泵;所述抽水井和第一泵连接,所述第一泵和吸附柱的进水口连接,吸附柱的出水口和注水井连接。

优选地,所述注水井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水口,注水井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与吸附柱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抽水井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进水口,抽水井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第一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吸附柱内设玻璃棉层、砂粒层和吸附剂层。

优选地,所述玻璃棉层位于吸附柱的最底层,所述砂粒层覆于玻璃棉层上,所述吸附剂层覆于砂粒层上,所述吸附剂层上又再覆盖一砂粒层。

优选地,所述吸附柱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泵和过硫酸盐溶液储槽,吸附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过硫酸盐溶液储槽相连,吸附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硫酸盐溶液储槽相连,吸附柱的进水口与硫酸盐溶液储槽之间的管道上设第二泵。

优选地,吸附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上分别设有二位四通阀门,抽水井、第一泵、二位四通阀门、吸附柱、二位四通阀门和注水井之间依次连接;硫酸盐溶液储槽、第二泵、二位四通阀门、吸附柱、二位四通阀门和硫酸盐溶液储槽之间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有机污染物高效地从土壤中洗脱出来;

(2)经抽水井流出的淋洗液中含有淋洗出来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采用选择性地吸附将有机污染物与淋洗剂分离,从而实现淋洗剂的再生,再生后的淋洗剂可以循环利用于土壤淋洗,大大降低土壤淋洗的成本;

(3)吸附柱达到饱和后,可用过硫酸盐进行再生,利用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的强氧化性活性自由基降解被吸附的土壤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吸附剂的再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附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本一种土壤淋洗剂的处理装置,包括注水井1、抽水井2、吸附柱3和第一泵4;抽水井1和第一泵4连接,第一泵4和吸附柱3的进水口31连接,吸附柱3的出水口32和注水井1连接。将淋洗剂注入注水井1,通过注水井1将淋洗剂注入土壤,并向污染区域渗透,穿过污染带并将土壤有机污染物淋洗出来而形成淋洗液。土壤中的淋洗液由抽水井2、第一泵4进入吸附柱3,经过吸附柱3的选择性吸附之后,淋洗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有效吸附在吸附柱3中,淋洗液得到再生,并通过吸附柱3的出水口32经管道回流至注水井1中继续进行土壤淋洗的过程。

具体的,如图2所示,注水井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底部设置有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水口12,注水井1的进水口11通过进水管道与吸附柱3的出水口32相连接;抽水井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水口,抽水井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第一泵4相连(抽水井2的结构和注水井1的相同,省略示意图)。

具体的,如图3所示,吸附柱3内设玻璃棉层33、砂粒层34和吸附剂层35。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玻璃棉层33位于吸附柱3的最底层,砂粒层34覆于玻璃棉层33上,吸附剂层35覆于砂粒层34上,吸附剂层35上又再覆盖一砂粒层34。

具体的,吸附柱3为两个。

如图1所示,本装置还包括第二泵5和过硫酸盐溶液储槽6,吸附柱3的出水口32通过管道与过硫酸盐溶液储槽6相连,吸附柱3的进水口31通过管道与硫酸盐溶液储槽6相连,吸附柱3的进水口31与硫酸盐溶液储槽6之间的管道上设第二泵5。吸附柱3达到饱和之后,需要进行再生。通过硫酸盐溶液储槽6内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自由基进入吸附柱3,将被吸附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实现吸附剂的再生。

具体的,吸附柱3的出水口32和进水口31上分别设有二位四通阀门71、72,抽水井2、第一泵4、二位四通阀门71、吸附柱3、二位四通阀门72和注水井1之间依次连接;第二泵5、二位四通阀门71、吸附柱3、二位四通阀门72和硫酸盐溶液储槽6之间形成回路。为了防止吸附柱3在空闲时被污染,吸附柱3的出水口32和进水口31上分别设有二位四通阀门71、72,为了控制水流和方便检修,在各个管道上的合适位置都设有阀门(图1中未标出)。通过二位四通阀71、72的阀门切换来实现管道中的溶液的走向。调节上下两个二位四通阀门71、72,使得从抽水井2流出的土壤淋洗液进入一个吸附柱3中,经其吸附流出的再生后淋洗液回流至注水井1中;从过硫酸盐储液槽6流出的过硫酸盐溶液进入另一个吸附柱3中,剩余溶液回流至过硫酸盐储液槽6中。进而实现一个吸附柱3用于吸附有机污染物时,另一个吸附柱3用于过硫酸盐再生吸附剂,吸附达到饱和后对二位四通阀门71、72进行切换即可实现切换两个吸附柱3的工作状态,使得淋洗可以连续进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