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5518阅读:1438来源:国知局
温泉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温泉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养生,泡温泉慢慢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每到节假日人们便会三五成群走入各种温泉场所,泡一泡放松一下。

现有的温泉水是经过温泉原水处理后产生,通常有些温泉原水为75摄氏度左右,而泡澡的温泉池中的水在30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为此在实用温泉原水时通常需要进行降温。而降温之后的温泉原水会经过过滤器过滤,杀菌消毒器的杀菌之后储存至供水箱中,供水箱中的温泉水可以给各个温泉池供水,而温泉水储存在供水箱中时需要对其进行循环加热,使得供水箱内的温泉水保持一定的温度。

对供水箱中温泉水进行加热保温时,使得供水箱中的保持在一定温度,而且一直是由加热器对温泉水,能量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泉原水处理系统,其优点是较为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温泉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总进水泵、换热器、中间水箱、增压水泵、过滤器、杀菌消毒器和供水箱,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以及二级换热器,一级换热器包括与总进水泵连接的温泉原水进口、与二级换热器连接的温泉原水出口、将供水箱中的温泉水输送至一级换热器的循环水泵以及将换热后的温泉水输送会供水箱的成品水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供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时,可以通过一级换热器使得供水箱中的水与温泉原水进行热交换,对供水箱中的水进行保温的同时,也对温泉原水进行降温,较为节能环保。

较佳的,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分别与温泉原水出口连接以及与二级换热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供水箱中无需额外加水的情况下,温泉原水可以储备在蓄水池中,同时温泉水可以在蓄水池中自然冷却。

较佳的,二级换热器包括冷却水箱、与温泉原水出口连通的温泉水进水口、与中间水箱连通的温泉水出水口、与冷却水箱连接的冷却水进水口以及与与冷却水箱连接的冷却水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重冷却,较为的充分的对温泉原水进行冷却。

较佳的,冷却水箱内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位于冷却水箱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出水口中回到冷却水箱中的水通过喷淋组件喷出,使得水与空气较为的充分,对回到冷却水箱进行较为充分的冷却。

较佳的,喷淋组件包括与冷却水出水口连通的喷淋管以及设置在喷淋管下方的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头喷出,使得水喷出更加的充分。

较佳的,冷却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向冷却水箱内吹风的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使得冷却水箱空气流动较好,使得对冷却水箱中的水冷却效果较好。

较佳的,温泉水进水口和温泉原水出口之间连接有保温连接管道,保温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一级换热器和温泉水进水口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控制阀配合的温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温泉水经过一级换热器冷却后就达到中间水箱水温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得温泉水直接进入中间水箱中。

较佳的,总进水泵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旋流除砂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温泉原水进入换热器之前,可以通过旋流除砂器进行过滤,使得换热器不容易发生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较为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温泉原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出一级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突出二级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进水泵;2、旋流除砂器;3、一级换热器;31、温泉原水进口;32、温泉原水出口;33、成品水出口;34、成品水进口;4、二级换热器;41、温泉水进水口;42、温泉水出水口;43、冷却水出水口;44、冷却水进水口;45、温度传感器;46、第一控制阀;47、冷却水箱;471、喷淋管;472、喷头;48、风扇;49、冷却水循环泵;5、中间水箱;6、过滤器;7、杀菌消毒器;8、供水箱;81、循环水泵;9、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温泉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总进水泵1、旋流除砂器2、换热器、中间水箱5、增压水泵、过滤器6、杀菌消毒器7和供水箱8。温泉原水从总进水泵1进入旋流除砂器2进行初步的过滤,然后到达换热器对温泉原水进行降温,之后温泉水到达中间水箱5暂时存放;中间水箱5中的温泉水经过过滤器6过滤和杀菌消毒器7进行消毒之后到达供水箱8,供水箱8中的水温可以在30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

换热器为水-水换热器,其包括一级换热器3和二级换热器4。一级换热器3包括温泉原水进口31、温泉原水出口32、成品水进口34和成品水出口33,温泉原水进口31和旋流除砂器2连通,温泉原水出口32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在供水向上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和成品水出口33连通,循环水出口和成品水进口34连通,而在循环水出口和成品水进口34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81。

二级换热器4包括温泉水进水口41、温泉水出水口42、冷却水进水口44、冷却水出水口43以及冷却水箱47,温泉水进水口41和温泉原水出口32连接,温泉水出水口42与中间水箱5连接。冷却水进水口44与冷却水箱47中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泵49,且冷却水进水口44与冷却水箱47通过冷却水循环泵49连通。为了回到冷却水箱47中的水能够较为快速的冷却,在冷却水箱47的内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位于冷却水箱47的上方。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471以及喷淋管471下方的喷头472,冷却水出水口43与喷淋管471连接。为了进一步加强冷却的效果,可以在冷却水箱47的顶部安装有风扇48,风扇48向冷却水箱47内吹风。

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蓄水池9,温泉原水出口32排出的水先进入蓄水池9中之后再通过水泵进入第二换热器中。

而为了保证中间水箱5中的水温,在温泉水进水口41和温泉原水出口32之间连接有保温连接管道,保温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6,而在蓄水池9和温泉水进水口41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控制阀46配合的温度传感器45,当温泉原水经过一级换热器3的冷却以及蓄水池9的自然冷却后水温到达中间水箱5中温泉水的水温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5直接打开第一控制阀46,关闭温泉水进水口41,温泉原水直接通过保温连接管道进入中间水箱5。

在温泉原水处理系统中,最初的温泉原水在75摄氏度左右,供水箱8的水温在30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在供水箱8中的水温下降至30摄氏度时,通过循环水泵81将供水箱8中的温泉水输送至一级换热器3中,此时温泉原水也经过一级换热器3进入至蓄水池9中。同时供水箱8中的温泉水经过一级换热器3的加热返回至供水箱8中,这样即可以对温泉原水进行降温,同时也可以对供水箱8中的温泉水进行保温,较为节能环保。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