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水下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27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水下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水下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是收集屋面、路面等的雨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帮助业主减少自来水用水量,从而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曝气系统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曝气设备将空气或其他气体通过输送设备和扩散设备强制加入到水体或液体中,从而增加水体或液体内的含氧量,且增强污染物在水处理系统中的传质条件,提高处理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5773607U、授权公布日为2016年12月0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鼓风曝气系统,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曝气单元,曝气单元包括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器,布气管呈十字形分布,布气管在十字形中心交汇。

现有技术的布气管通常都是水平固定安装在曝气池的底部,虽然可以达到增氧效果,但是当曝气池水体较深时,曝气池中上部的氧气含量相对底部较低,从而使得曝气池内部的氧气含量不够充分,增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水下曝气装置,其解决了曝气池水体较深时,其内部的氧气含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增氧效果较好的优点,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水下曝气装置,包括蓄水池、鼓风机、进气总管、布气管和安装在所述布气管上的曝气器,所述布气管的底部设有管道支撑座,所述布气管包括第一布气管和第二布气管,所述第一布气管和所述第二布气管的两端之间连接设有软管,所述第一布气管和所述第二布气管通过所述软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布气管设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所述第二布气管设于所述蓄水池的侧壁,所述第一布气管和所述第二布气管的底部均设有所述管道支撑座,所述管道支撑座分别固定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以及侧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鼓风机将外界空气抽吸并通过进气总管将其输送到各个布气管,从而通过曝气器将空气强制加入到水体中,由于蓄水池的底部以及侧壁上均安装有布水管和曝气器,且底部上的第一布水管以及侧壁上的第二布水管通过软管连通设置。因此,空气将通过曝气器均匀扩散到水体内,从而与水体充分接触,增强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布气管和所述第二布气管的连接处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为铰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布气管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布气管的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软管不能自行固定角度,连接件的设置使得布水管的安装灵活性较好,根据蓄水池侧壁的坡度可以调节第一布气管和第二布气管的连接角度,操作较为方便。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软管为波纹软管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多角度拉伸,降低切换角度时对软管的损害。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布气管为PP管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耐磨损、不结垢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鼓风机将外界空气抽吸并通过进气总管将其输送到各个布气管,从而通过曝气器将空气强制加入到水体中,由于蓄水池的底部以及侧壁上均安装有布水管和曝气器,且底部上的第一布水管以及侧壁上的第二布水管通过软管连通设置,因此,空气将通过曝气器均匀扩散到水体内,从而与水体充分接触,增强效果较好。软管不能自行固定角度,连接件的设置使得布水管的安装灵活性较好,根据蓄水池侧壁的坡度可以调节第一布气管和第二布气管的连接角度,操作较为方便,受水体深度以及蓄水池坡度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水下曝气装置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布气管的安装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布气管的连接方式。

图中,1、蓄水池;2、地面;3、鼓风机;4、进气总管;5、汇气管;6、布气管;61、第一布气管;62、第二布气管;7、曝气器;8、软管;9、连接件;91、第一连接板;92、第二连接板;10、管道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水下曝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蓄水池1、鼓风机3以及曝气器7,鼓风机3位于蓄水池1顶部地面2上,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鼓风机3的出口连接有进气总管4,进气总管4一端向蓄水池1底部延伸,并连通设有汇气管5,汇气管5的水平两侧均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布气管6,布气管6为PP管,且与汇气管5连通设置。参照图2,布气管6的顶部等间距设有曝气器7,布气管6的底部等间距设有管道支撑座10,管道支撑座10的底部与蓄水池1的底部以及侧壁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固定。

参照图3,布气管6包括第一布气管61和第二布气管62,第一布气管61和第二布气管62的两端之间连接设有波纹软管8,第一布气管61和第二布气管62通过软管8连通设置。第一布气管61和第二布气管6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件9,连接件9包括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第一连接板9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92的一端为铰接设置,第一连接板9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布气管61的一侧,第二连接板9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布气管62的一侧。参照图2,第一布气管61水平位于蓄水池1的底部,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蓄水池1的底部上,第二布气管62水平位于蓄水池1的侧壁上,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

工作过程:开启鼓风机3后,外界空气将被抽吸并进入到进气总管4,进入到进气总管4的外界空气通过汇气管5的缓冲与收集,再流入到蓄水池1底部的第一布气管61中,部分外界空气将通过第一布气管61上的曝气器7强制加入到水体中,另外部分外界空气通过软管8进入到第二布气管62,再利用第二布气管62上的曝气器7将其强制加入到水体内。因此,空气将通过曝气器7均匀扩散到水体内,从而与水体充分接触,增强效果较好,连接件9的设置使得布水管的安装灵活性较高,根据蓄水池1侧壁的坡度可以调节第一布气管61和第二布气管62的连接角度,操作较为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