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盘式污泥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65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设备,尤指一种碟盘式污泥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主要由大量的水份及固形物混合组成,随着污泥的产生来源不同,可能含有对生物具毒性的物质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污泥经过处理,成为对环境不构成污染的废弃物或可再利用的资源,高含水量的污泥可经过干燥处理而固液分离,提取污泥中的水份,并降低固形份的含水率,提取而得的水份及降低含水率后固形份,能够更有效率地分别根据成份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进行后续处理,提高水资源及固形份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盘式污泥干燥装置,由饱和蒸汽导入容室及加热单元对污泥加热,对污泥热传导的接触面积高,而可提高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碟盘式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处理槽、一加热单元、一驱动单元及一蒸汽单元,其中:

处理槽是横卧状的圆形筒体,处理槽主要由一内筒及一外筒构成,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处理槽于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一容室,容室环绕内筒外周,蒸汽单元对容室供应饱和蒸汽,处理槽设有一入料管及一出料管,入料管及出料管分别与内筒连通,入料管及出料管穿出外筒;处理槽设有一排气口与内筒连通,用于排出污泥加热形成的水蒸气;处理槽底部设有一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容室连通,用于排出容室内部生成的冷凝水;

加热单元主要包含一主管、数个碟盘、数个刮板及一蒸汽导入器,主管轴设于内筒的轴心,主管的一端与驱动单元相接,主管的另一端与蒸汽导入器相接,主管内部沿着主管的长轴L形成一第一气室,主管串接各碟盘,各碟盘内部分别形成一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分别与各第二气室连通,各碟盘分别于盘缘与数个刮板相接,各刮板的外侧邻近内筒的内壁,各刮板两端分别指向内筒的两端,且各刮板沿着垂直于长轴L的方向投影于长轴L的投影与长轴L形成斜向相交,蒸汽导入器藉由一管路与蒸汽单元连通,且蒸汽导入器与第一气室连通,蒸汽单元系用于产生饱和蒸汽的设备,据使饱和蒸汽流入容室及第一气室,并进一步由第一气室进入各碟盘的第二气室;

主管内部设有活动式的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设有具活动式弯头的冷凝水汲取管,据此排出主管及碟盘内部产生的冷凝水。

所述内筒内部设有二搅拌构造,各搅拌构造分别与内筒两端邻近,搅拌构造主要由数根连接杆及数个桨叶构成,各连接杆依据主管为中心,辐射状分设于主管外周,各连接杆一端与主管相接,另一端指向内筒的内壁,各桨叶分别与各连接杆相接,且各桨叶分别邻近内筒的内壁。

所述的碟盘式污泥干燥装置还包含数根刮杆,各所述刮杆分别位于相邻二碟盘之间。

所述驱动单元主要由一马达、一减速构造及一联轴器构成,马达及减速构造分别与联轴器相接,主管与减速构造相接,联轴器系缓启动液压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饱和蒸汽导入容室及加热单元,内筒、碟盘及刮板分别对污泥加热,对污泥热传导的接触面积高,而可提高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俯视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于驱动单元部份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视状态的部份剖视示意图,显示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与主管的部份构成。

1:处理槽,11:内筒,112:内壁,12:外筒,13:容室,2:加热单元,21:主管,212:第一气室,22:碟盘,224:第二气室,23:刮板,24:蒸汽导入器,3:搅拌构造,31:连接杆,32:桨叶,4:刮杆,5:驱动单元,51:马达,52:减速构造,53:联轴器,6: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61:冷凝水汲取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碟盘式污泥干燥装置的实施例,包含一处理槽1、一加热单元2、二搅拌构造3、数根刮杆4、一驱动单元5及一蒸汽单元图中未示,其中:

处理槽1横卧状的圆形筒体,处理槽1主要由一内筒11及一外筒12构成,内筒11设于外筒12内部轴心,用于容纳欲干燥处理的污泥,处理槽1于内筒11与外筒12之间形成一容室13,容室13环绕内筒11外周,蒸汽单元对容室13供应饱和蒸汽,处理槽1设有一入料管(图中未示)及一出料管(图中未示),入料管及出料管分别与内筒11连通,入料管及出料管分别延伸穿出外筒12,使污泥等物料由处理槽1外部通过入料管送入内筒11,并通过出料管离开处理槽1。

处理槽1设有一或二个排气口(图中未示),排气口与内筒11连通,用于排出污泥加热后水份蒸发形成的水蒸气,排气口可视需要连接一排气管(图中未示),排气管亦可视需要连通一冷凝器(图中未示),冷凝器用于使水蒸气降温凝结为可回收利用的液态水。

处理槽1底部设有一排水管(图中未示),排水管一端通过外筒12与容室13连通,用于排出容室13内部蒸汽降温冷却凝结生成的冷凝水,排水管另一端可视需要连通一集水器(图中未示),用于回收所述的冷凝水,排水管并可视需要设有一控制阀(图中未示),用于控制容室13内部冷凝水的排放。

加热单元2主要包含一主管21、数个碟盘22、数个刮板23及一蒸汽导入器24,主管21轴设于内筒11的轴心,主管21的一端枢穿处理槽1的一端与驱动单元5相接,主管21的另一端枢穿处理槽1的另一端与蒸汽导入器24相接,使驱动单元5掣动主管21旋转,主管21内部沿着主管21的长轴L形成一第一气室212,主管21串接各碟盘22,使主管21连动各碟盘22旋转,各碟盘22内部分别形成一第二气室224,第一气室212分别与各第二气室224连通,各碟盘22分别于盘缘与数个刮板23相接,各刮板23的外侧邻近内筒11的内壁112,各刮板23两端分别指向内筒11的两端,且各刮板23沿着垂直于长轴L的方向投影于长轴L的投影与长轴L形成斜向相交,蒸汽导入器24是一种习见的蒸汽旋转接头,蒸汽导入器24由一管路(图中未示)与蒸汽单元连通,且蒸汽导入器24与第一气室212连通,蒸汽单元用于产生饱和蒸汽的设备,锅炉是蒸汽单元的一种具体可行的实施选择,来自于蒸汽单元的饱和蒸汽通过蒸汽导入器24流入第一气室212,并进一步由第一气室212进入各碟盘22的第二气室224,各碟盘22内部由于蒸汽降温凝结形成的冷凝水则进入第一气室212。

各搅拌构造3分别设于内筒11的内部,且各搅拌构造3分别与内筒11两端邻近,搅拌构造3主要由数根连接杆31及数个桨叶32构成,各连接杆31分别是内部中空的杆体,各连接杆31依据主管21为中心,辐射状分设于主管21外周,各连接杆31一端与主管21相接,另一端指向内筒11的内壁112,各桨叶32分别与各连接杆31相接,且各桨叶32分别邻近内筒11的内壁112,据使主管21掣动各搅拌构造3旋转。

各刮杆4分别位于相邻二碟盘22之间,各刮杆4并可视需要分别穿出内筒11及外筒12由一连接结构(图中未示)相接,以此提高各刮杆4抵抗污泥的强度,使各刮杆4得以破坏污泥的结构。

驱动单元5主要由一马达51、一减速构造52及一联轴器53构成,马达51及减速构造52分别与联轴器53相接,主管21与减速构造52相接,驱动单元5用于驱动主管21旋转,联轴器53系缓启动液压联轴器,用于降低马达51启动负载,延长使用寿命并提供过负载保护。

如图1及图3所示,主管21内部设有活动式的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6,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6设有具活动式弯头的冷凝水汲取管61,用于汲取主管21及各碟盘22内部饱和蒸汽由于热交换降温产生的冷凝水,并向外排出。

实施例执行污泥干燥处理时,污泥送入内筒11,蒸汽单元产生的饱和蒸汽直接流入容室13,并通过蒸汽导入器24送入主管21的第一气室212,进入第一气室212的饱和蒸汽并进入各碟盘22的第二气室224,使得内筒11的内壁112、主管21及各碟盘22升温发热,且各碟盘22分别对各刮板23传递热能,使得各刮板23升温发热,送入内筒11的污泥受到内壁112、各碟盘22及各刮板23加热而升温,使得污泥的水份升温并逐渐蒸发,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污泥的水份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处理槽1,配合驱动单元5驱动加热单元2旋转,使污泥得以受热均匀,各刮板23随着碟盘22的旋转,分别环绕着主管21形成回旋运动,藉由刮板23避免污泥的固形份黏结于内壁112,并向着出料管推移污泥,使得含水率下降后的污泥通过出料管排出处理槽1,由于各碟盘22内部中空形成第二气室224,各碟盘22外表面发热,碟盘22对污泥的加热接触面积提高。

再者,各搅拌构造3分别与内筒11两端邻近,主管21旋转时,同步掣动各搅拌构造3旋转,由各搅拌构造3增加内筒11内部两端物料堆积的缓冲空间,使污泥入料后及出料前可以更均匀混合,以利于有效推进污泥,提高污泥进/出内筒11的效率,而各刮杆41分别位于相邻二碟盘22之间,当各碟盘22旋转时,污泥受各碟盘22引带而运动,各刮杆41对于相邻二碟盘22之间的污泥,形成了相对搅动并破坏污泥结构的作用,避免污泥的固形份彼此键结成块,减少污泥沾黏于各碟盘22的现象,并提高污泥的干燥效率。

进一步而言,进入容室13及加热单元2的饱和蒸汽由于热交换释放热能而降温冷却凝结生成冷凝水,容室13内部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冷凝水汲取管61汲取加热单元2内部的冷凝水,并通过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6向外排出,以此保持容室13及加热单元2内部的温度。实作样品试验可得,平均提取1.0KG的水,仅需消耗0.8KG~1.2KG的饱和蒸汽。

前述实施例除可应用于对污泥执行加热干燥处理外,亦可用于在禽畜化制处理的加热干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