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513发布日期:2018-06-30 03:5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未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预处理,从而加重了污水处理的负担,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气体塔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左上侧设置有热水进水端,换热器的右下侧设置有热水出水端;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废水管与所述气提塔顶部连通,气提塔的内部设置有填料;所述气提塔的下部配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与气提塔的下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换热器的内部连通,且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为油塑料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提塔的顶部还连通有尾气回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提塔的底部还连通有污水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污水水温,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提高了有机物浓度,有利于有机物从水中分离出量;与此同时,气提塔通过风机把水中含有的部分有机物吹脱出来,降低了废水的有机物,从而降低了废水的COD,为后期处理污水降低了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进水管、3-热水进水端、4-热水出水端、5-废水管、6-尾气回收装置、7-气提塔、8-污水站、9-风机、10-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气体塔7和换热器10;所述换热器10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出水口与换热器10的内部连通,且进水管2的进水口与水泵1的出水口连通,以便水泵1将污水抽入换热器10的内部;所述换热器10的左上侧设置有热水进水端3,换热器10的右下侧设置有热水出水端4,热水从热水进水端3进入换热器10的内部后与污水进行热交换,提高污水水温、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提高有机物浓度;所述换热器10的出水口通过废水管5与所述气提塔7顶部连通,气提塔7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填料具体为油塑料填料;所述气提塔7的下部配有风机9,风机9的出风口与气提塔7的下部连通,当废水从塔顶进入气提塔7的内部时,风机9对塔内进行鼓风,在鼓风作用下,吹脱出废水中的有机物;所述气提塔7的顶部还连通有尾气回收装置6,以便回收处理废气,气提塔7的底部还连通有污水站8,以便对去除有机物的废水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污水预处理装置,打开水泵1和风机9,从换热器10的热水进水端3向换热器10的内部通入热水,水泵1将废水从进水管2抽入换热器10的内部,使热水与污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污水水温、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提高有机物浓度;进过加热后的废水通过废水管5进入气体塔7的顶部,并沿填料向下流动,风机9对塔内进行鼓风,在鼓风作用下,吹脱出废水中的有机物,废水接着流入污水站8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污水水温,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提高了有机物浓度,有利于有机物从水中分离出量;与此同时,气提塔通过风机把水中含有的部分有机物吹脱出来,降低了废水的有机物,从而降低了废水的COD,为后期处理污水降低了负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