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护理循环观赏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7978发布日期:2018-06-15 06:4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护理自循环观赏水池,用于观赏水池水的免护理循环的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观赏水池是一种人工建造的,用于观赏的水景观,在水景观中,如果水不循环,就会形成死水或臭水,失去了观赏的价值,而循环一般是以循环泵将水从水体循环至过滤装置过滤后再回到水池中,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过滤装置,循环泵等设备,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更换,这些增加了观赏水池的运营成本,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观赏水池在疏于管理后,水中营养过剩,导致水体变质,水体得不到净化而失去观赏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过滤设备的免护理循环观赏水池,无需维护,环保又节能,真正实现了水与人的和谐自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免护理循环观赏水池,包括观赏水池,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观赏水池连接的循环水池,在循环水池内设置有若干阻水台,在阻水台上端面设置有多孔砾石材料层,观赏水池中水经循环泵由进水管进入循环水池,在循环水池内水穿过若干多孔砾石材料层,从出水管循环回到观赏水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砾石材料层的上部为倾斜面,由进水侧朝向出水侧,向下倾斜。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砾石材料层附着有藻类和微生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台宽度与循环水池的宽度相当,嵌入循环水池内,朝向进水侧的高度大于进水管口的高度,但低于循环水池的高度;若干阻水台呈阶梯状间隔设置,在两个阻水台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台与出水管口之间设置紫外线除藻灯。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口低于阻水台进水端高度,出水管口低于最末端阻水台倾斜面的低端。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位于观赏水池上部或与观赏水池相连接的依上述结构搭建的有效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阻水台斜面使水流经过斜面时增加水中溶氧量同时通过多孔砾石材料的孔隙逐步对水进行分散切割,特别是附着了藻类和微生物的多孔砾石能分解水中有机物成分,使水体含氧量维持在一定水平,水中有机物在水体中好氧分解,达到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更趋清澈;改变了原有通过添加人工滤材的循环模式,消减了滤材的费用开支,减轻了后期大量的维护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赏水池,2、进水管,3、循环水池,4、阻水台,5、多孔砾石材料层,6、紫外线除藻灯,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免护理循环观赏水池,包括观赏水池1,通过进水管2和出水管7与观赏水池1连接的循环水池3,在循环水池3内设置有若干阻水台4,在阻水台4上端面设置有多孔砾石材料层5,观赏水池1中水由循环泵通过进水管2进入循环水池3,在循环水池3内水穿过若干多孔砾石材料层5,从出水管7循环回到观赏水池1中。

所述多孔砾石材料层5的上部为倾斜面,由进水侧朝向出水侧,向下倾斜。

所述多孔砾石材料层5附着有藻类和微生物。

所述阻水台4宽度与循环水池3的宽度相当,嵌入循环水池3内,朝向进水侧的高度高于进水管口的高度,但低于循环水池3的高度;若干阻水台4呈阶梯状间隔设置,前一阻水台低端与后一阻水台上端平齐,在两个阻水台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所述阻水台4与出水管口之间设置紫外线除藻灯6。

所述进水管口低于阻水台进水端高度,所属出水管口低于末端阻水台低端

所述循环水池3内阻水台斜面在水流经过程中,均需高于观赏池水面。

所述循环水池3位于观赏水池1上部或与观赏水池相连接的有效位置依上述原理搭建。

发明人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发现,因山体大部分由岩石组成,在岁月及水流的蚀刷下,岩石的崩塌,沉积在水道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缝隙和弯道,使得水流经这些岩石的过程中,不得不依岩石的缝隙穿流而行,因此这些错落搭支的岩石块成为了天然的过滤材料,还有水中岩石上因天长日久附着的藻类及微生物等自然会吸收水中的有机成分,降低了水中营养化水平,使得流经这些构造的水体非常清澈。

发明人在上述自然环境的启示下,在循环水池中利用阻水台斜面增加水中溶氧量及若干多孔砾石材料的孔隙逐步对水进行分散切割,让水由一组循环泵提升至循环池中,曝气分解,特别是附着了藻类和微生物的多孔砾石能自然分解水中有机物质成分,降低了水中营养化水平,保持水质更趋自然;改变了原有通过各类人工滤材过滤的模式,消减了过滤材料的费用开支。而紫外线除藻灯并非必须,仅仅在发现水中出现大量藻类时开启使用。

申请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的替换所进行的改变,仍然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