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9200发布日期:2018-12-01 01:3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通常会使用各式各样的实验设备或器具,其中最常见的诸如:蒸馏瓶、试管、细菌培养皿等。而每次做完生物化学实验后,总会剩下许多用过了的实验器具或设备需要清洗,通常化学实验需要经过水洗、加洗涤剂、冲干净、烘干等几个步骤,而对于生物实验,则还需要灭菌。这些步骤用人工操作起来非常繁琐,并且多个实验器具或设备通常难以搬运,非常不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454963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生物化学实验设备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运输板、洗涤设备、冲洗设备、灭菌设备、烘干设备、控制器,所述传送带安装在机架上,传送带依次穿过洗涤设备、冲洗设备、灭菌设备、烘干设备,传送带内设有多个同间距分布的滚轮,其中,第一个滚轮安装在第一电机上带动传送带顺时针移动;传送带上安装有运输板,运输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生物化学实验设备的装夹工装,所述洗涤设备上设有毛刷,毛刷通过丝杆与第二电机连接从而实现上下运动,第二电机安装在洗涤设备的支撑架上,毛刷的两侧还安装有洗涤剂喷头,所述冲洗设备内安装有多个喷水头,喷水头连接水管,喷水头与水管之间安装有电阀门,所述灭菌设备内安装有用于灭菌的紫外灯,紫外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到电源上,所述烘干设备中安装有用于烘干的电阻丝,电阻丝通过第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阀门与控制器控制连接。但是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自动清洗装置还存在着不能过滤冲洗后污水,不能擦拭试管内部和试管底部冲洗不彻底的问题。

因此,发明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自动清洗装置还存在着不能过滤冲洗后污水,不能擦拭试管内部和试管底部冲洗不彻底的问题。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支撑腿,水桶,自吸泵,出水管,可冲洗弯折头结构,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进水管,注水管,防尘帽,放水管,防护罩,清洗开关,过滤开关,循环管,回流管和手动阀门,所述的支撑腿分别焊接在清洗台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水桶螺栓连接在右侧设置的支撑腿的右侧位置;所述的自吸泵螺栓连接在水桶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螺纹连接在自吸泵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冲洗弯折头结构安装在清洗台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安装在清洗台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安装在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安装在清洗台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管螺纹连接在自吸泵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注水管焊接在水桶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防尘帽套接在注水管的上端外壁位置;所述的放水管焊接在水桶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罩合页连接在清洗台的上端;所述的清洗开关螺钉连接在清洗台的正表面中间左侧位置;所述的过滤开关螺钉连接在清洗台的正表面中间左侧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安装在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右端安装在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回流管的一端安装在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回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水桶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门插接在放水管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冲洗弯折头结构包括漏水箱,漏水板,三通管,导水管,金属软管,喷头和调节阀门,所述的漏水板焊接在漏水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三通管贯穿漏水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导水管螺纹连接在三通管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金属软管螺纹连接在导水管右侧外壁位置;所述的喷头螺纹连接在金属软管的右侧内壁;所述的调节阀门插接在导水管的上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导水管采用l型不锈钢管;所述的喷头采用不锈钢高压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的漏水箱螺栓连接在清洗台的上端右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包括冲洗槽,分水管,密封圈,喷水管和垫块,所述的分水管插接在冲洗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套接在分水管的外壁右侧位置;所述的喷水管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分水管的上端;所述的垫块从左到右依次胶接在分水管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垫块采用正方体的橡胶块;所述的垫块分别设置在喷水管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分水管的右端贯穿冲洗槽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冲洗槽螺栓连接在清洗台的上端左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包括接水箱,滴水板,插接管,橡胶块和擦拭管;所述的滴水板焊接在接水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管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接水箱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橡胶块分别胶接在插接管的左右两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擦拭管焊接在接水箱的上端左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擦拭管包括把杆,橡胶杆,弧形板,连接板和擦拭布,所述的橡胶杆胶接在把杆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连接板分别焊接在弧形板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擦拭布套接在橡胶杆的外壁位置;所述的弧形板套接在擦拭布的外壁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板和连接板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的把杆插接在擦拭管的上端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接水箱螺栓连接在冲洗槽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接水箱和冲洗槽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包括过滤箱,循环泵,尼龙网,玻璃纤维网,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颗粒层,粗砂过滤层和防漏网,所述的循环泵螺栓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尼龙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玻璃纤维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层填充在过滤箱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粗砂过滤层填充在过滤箱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防漏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右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置于尼龙网的左侧位置;所述的玻璃纤维网置于尼龙网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置于玻璃纤维网的右侧位置;所述的防漏网采用尼龙网;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层和粗砂过滤层置于活性炭过滤网和防漏网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的上端焊接在冲洗槽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右侧法兰连接在过滤箱的左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过滤箱的右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冲洗槽和漏水箱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帽采用一端封底的橡胶帽;所述的防护罩采用透明塑料罩。

优选的,所述的自吸泵具体采用型号为dp-160的微型泵;所述的循环泵具体采用管道增压泵。

优选的,所述的清洗开关电性连接自吸泵。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开关电性连接循环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分水管和喷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冲洗试管的底部和内壁,防止冲洗不彻底,影响下次使用。

2.本发明中,所述的把杆,橡胶杆和擦拭布的设置,有利于擦拭试管的内壁,防止冲洗后试管内壁有残留物。

3.本发明中,所述的过滤箱,尼龙网,玻璃纤维网,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颗粒层,粗砂过滤层和防漏网的设置,有利于过滤冲洗后的污水,方便再次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冲洗和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浇灌。

4.本发明中,所述的过滤箱和循环泵的设置,有利于加快过滤速度,增加水循环。

5.本发明中,所述的接水箱,滴水板,插接管和橡胶块的设置,有利于试管冲洗后,将试管倒置插接在插接管的内部,使试管内壁残留的水滴漏出。

6.本发明中,所述的分水管,喷水管和垫块的设置,有利于冲洗后的污水流出,防止残留化学液体。

7.本发明中,所述的金属软管和喷头的设置,有利于多角度冲洗实验台,防止实验台存在死角,冲洗不彻底的问题。

8.本发明中,所述的漏水箱和漏水板的设置,有利于冲洗实验台时,方便化学液体流走,防止实验台上有残留的化学液体。

9.本发明中,所述的导水管和调节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控制冲洗实验台的水流,防止水流过大,把残留的化学液体溅到工作人员的衣服表面。

10.本发明中,所述的放水管和手动阀门的设置,有利于循环利用水桶内部的清洗水和更换水桶内部的清洗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冲洗弯折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清洗台;2、支撑腿;3、水桶;4、自吸泵;5、出水管;6、可冲洗弯折头结构;61、漏水箱;62、漏水板;63、三通管;64、导水管;65、金属软管;66、喷头;67、调节阀门;7、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71、冲洗槽;72、分水管;73、密封圈;74、喷水管;75、垫块;8、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81、接水箱;82、滴水板;83、插接管;84、橡胶块;85、擦拭管;851、把杆;852、橡胶杆;853、弧形板;854、连接板;855、擦拭布;9、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91、过滤箱;92、循环泵;93、尼龙网;94、玻璃纤维网;95、活性炭过滤网;96、活性炭颗粒层;97、粗砂过滤层;98、防漏网;10、进水管;11、注水管;12、防尘帽;13、放水管;14、防护罩;15、清洗开关;16、过滤开关;17、循环管;18、回流管;19、手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化学实验设备的环保型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1,支撑腿2,水桶3,自吸泵4,出水管5,可冲洗弯折头结构6,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7,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8,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9,进水管10,注水管11,防尘帽12,放水管13,防护罩14,清洗开关15,过滤开关16,循环管17,回流管18和手动阀门19,所述的支撑腿2分别焊接在清洗台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水桶3螺栓连接在右侧设置的支撑腿2的右侧位置;所述的自吸泵4螺栓连接在水桶3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5螺纹连接在自吸泵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冲洗弯折头结构6安装在清洗台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7安装在清洗台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8安装在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7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9安装在清洗台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管10螺纹连接在自吸泵4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注水管11焊接在水桶3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防尘帽12套接在注水管11的上端外壁位置;所述的放水管13焊接在水桶3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罩14合页连接在清洗台1的上端;所述的清洗开关15螺钉连接在清洗台1的正表面中间左侧位置;所述的过滤开关16螺钉连接在清洗台1的正表面中间左侧位置;所述的循环管17的安装在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7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循环管17的右端安装在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9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回流管18的一端安装在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9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回流管18的另一端贯穿水桶3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门19插接在放水管1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冲洗弯折头结构6包括漏水箱61,漏水板62,三通管63,导水管64,金属软管65,喷头66和调节阀门67,所述的漏水板62焊接在漏水箱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三通管63贯穿漏水板6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导水管64螺纹连接在三通管6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金属软管65螺纹连接在导水管64右侧外壁位置;所述的喷头66螺纹连接在金属软管65的右侧内壁;所述的调节阀门67插接在导水管64的上端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水管64采用l型不锈钢管;所述的喷头66采用不锈钢高压雾化喷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漏水箱61螺栓连接在清洗台1的上端右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分离式冲洗管结构7包括冲洗槽71,分水管72,密封圈73,喷水管74和垫块75,所述的分水管72插接在冲洗槽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73套接在分水管72的外壁右侧位置;所述的喷水管74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分水管72的上端;所述的垫块75从左到右依次胶接在分水管72的上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垫块75采用正方体的橡胶块;所述的垫块75分别设置在喷水管74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分水管72的右端贯穿冲洗槽7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73采用橡胶密封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冲洗槽71螺栓连接在清洗台1的上端左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擦拭集水干燥架结构8包括接水箱81,滴水板82,插接管83,橡胶块84和擦拭管85;所述的滴水板82焊接在接水箱8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管83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接水箱8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橡胶块84分别胶接在插接管83的左右两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擦拭管85焊接在接水箱81的上端左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擦拭管85包括把杆851,橡胶杆852,弧形板853,连接板854和擦拭布855,所述的橡胶杆852胶接在把杆851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连接板854分别焊接在弧形板853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擦拭布855套接在橡胶杆852的外壁位置;所述的弧形板853套接在擦拭布855的外壁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板854和连接板854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的把杆851插接在擦拭管85的上端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接水箱81螺栓连接在冲洗槽71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接水箱81和冲洗槽71连通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过滤吸附循环箱结构9包括过滤箱91,循环泵92,尼龙网93,玻璃纤维网94,活性炭过滤网95,活性炭颗粒层96,粗砂过滤层97和防漏网98,所述的循环泵92螺栓连接在过滤箱9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尼龙网93螺钉连接在过滤箱9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玻璃纤维网94螺钉连接在过滤箱9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95螺钉连接在过滤箱9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层96填充在过滤箱9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粗砂过滤层97填充在过滤箱9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防漏网98螺钉连接在过滤箱91的内部右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92置于尼龙网93的左侧位置;所述的玻璃纤维网94置于尼龙网93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95置于玻璃纤维网94的右侧位置;所述的防漏网98采用尼龙网;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层96和粗砂过滤层97置于活性炭过滤网95和防漏网98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管17的上端焊接在冲洗槽71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循环管17的右侧法兰连接在过滤箱91的左侧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回流管18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过滤箱91的右侧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冲洗槽71和漏水箱61连通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帽12采用一端封底的橡胶帽;所述的防护罩14采用透明塑料罩。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自吸泵4具体采用型号为dp-160的微型泵;所述的循环泵92具体采用管道增压泵。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清洗开关15电性连接自吸泵4。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开关16电性连接循环泵92。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使用时,打开防护罩14,把试管倒置插接在喷水管74的上端外壁,把试验台放入漏水箱61的上端内部,打开调节阀门67,关闭防护罩14,打开防尘帽12,通过注水管11向水桶3的内部注入适量的清洗水,打开清洗开关15,使自吸泵4开始工作,把水桶3内部的清洗水,通过出水管5注入三通管63内部进行分流,一部分清洗水通过导水管64和金属软管65进入喷头66,通过喷头66对实验台进行冲洗,另一部分清洗水通过分水管72进入喷水管74的内部,对试管进行冲洗,冲洗后,使污水通过循环管17进入过滤箱91的内部,通过循环泵92使污水加速向回流管18内部流动,经过玻璃纤维网94,活性炭过滤网95和活性炭颗粒层96以及粗砂过滤层97对冲洗后的污水进行过滤,使污水达到再次使用的标准,流入水桶3的内部,对水桶3内部的清洗水,进行再次利用或者通过放水管13连接外部的水管将过滤后的清洗水放入田园内进行浇灌,达到环保清洗的效果,进而完成工作。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