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4195发布日期:2018-12-25 19:3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农村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传统的农村生活污水通常是直接排放,不做任何处理,但是,随着水源危机的不断严峻,农村生活污水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但是,我国的农村是散落的村庄布局,而污水处理通常需要投资的设备繁多,且设备庞大,难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体积偏小,投资成本偏低的污水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塔体,塔体的内腔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在第二隔板的上方,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把塔体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分隔成蒸馏室、过滤室和沉淀室,过滤室的内腔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把过滤室的内腔分隔成转运腔和过滤腔,转运腔设在过滤腔的左侧。

进一步的,第一隔板是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沉淀室的左侧端中部贯通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沉淀室的内腔底壁贯通连接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密封盖。

进一步的,沉淀室的另一端上部贯通连接第一连接水管,第一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过滤腔的上部,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

进一步的,过滤腔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第四过滤层,第一过滤层是碎石层,第二过滤层是碎矿石层,第三过滤层是陶瓷颗粒层,第四过滤层是活性炭层。

进一步的,过滤腔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第二连接水管,第二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蒸馏腔的底端,第二连接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

进一步的,蒸馏室的内腔底壁中部设有电热丝,蒸馏室的顶端贯通连接排放管。

进一步的,蒸馏室的一侧底端底部贯通连接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与蒸馏室的最低端相对应,第一排污管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塔体内设置沉淀室、过滤腔、转运腔和蒸馏室,从而实现对污水的一体化处理,减少污水处理设备,使得污水集约处理,降低投资成本,便于推广使用,且污水处理程序多样,能去除多种杂质,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电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蒸馏室,5-过滤室,6-沉淀室,7-进水管,8-第一水泵,9-第一连接水管,10-第二水泵,11-第三隔板,12-转运腔,13-过滤腔,14-第一过滤层,15-第二过滤层,16-第三过滤层,17-第四过滤层,18-第二连接水管,19-第三水泵,20-电热丝,21-排放管,22-第一排污管,23-第一密封盖,24-第二排污管,25-第二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再循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内腔设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设在第二隔板3的上方,第一隔板2是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把塔体1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分隔成蒸馏室4、过滤室5和沉淀室6,所述过滤室5的内腔设有第三隔板11,所述第三隔板11把过滤室5的内腔分隔成转运腔12和过滤腔13,所述转运腔12设在过滤腔13的左侧,通过在塔体1内设置沉淀室6、过滤腔13、转运腔12和蒸馏室4,从而实现对污水的一体化处理,减少污水处理设备,使得污水集约处理,降低投资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沉淀室6的左侧端中部贯通连接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上设有第一水泵8,通过第一水泵8抽取污水通过进水管7进入沉淀室6内,进行沉淀工作。

所述沉淀室6的内腔底壁贯通连接第二排污管24,所述第二排污管24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密封盖25,沉淀室6内沉淀的固体颗粒物通过第二排污管24排出。

所述沉淀室6的另一端上部贯通连接第一连接水管9,所述第一连接水管9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过滤腔13的上部,第一水管9上设有第二水泵10,沉淀室6内沉淀后的污水,在第二水泵10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连接水管9进入过滤腔1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过滤腔13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第三过滤层16和第四过滤层17,所述第一过滤层14是碎石层,所述第二过滤层15是碎矿石层,所述第三过滤层16是陶瓷颗粒层,所述第四过滤层17是活性炭层,污水在过滤腔13内,自上而下依次经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第三过滤层16和第四过滤层17进行层层过滤,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大幅提高水质量。

所述过滤腔13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第二连接水管18,所述第二连接水管18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蒸馏腔4的底端,第二连接水管18上设有第三水泵19,通过第三水泵19,抽取过滤腔13内的水,经第二连接水管18进入蒸馏室4内,进行下一步处理。

所述蒸馏室4的内腔底壁中部设有电热丝20,蒸馏室4的顶端贯通连接排放管21,通过电热丝20对水进行加热蒸发,蒸馏的干净水通过排放管21排出。

所述蒸馏室4的一侧底端底部贯通连接第一排污管22,所述第一排污管22与蒸馏室4的最低端相对应,第一排污管22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密封盖23,蒸馏室4蒸馏后积累的污物,通过第一排污管22排出。

实施例1-3的工作原理,通过第一水泵8抽取污水通过进水管7进入沉淀室6内,进行沉淀工作,沉淀后的污水通过第一连接水管9进入过滤腔13内,经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第三过滤层16和第四过滤层17进行层层过滤,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过后的污水通过第二连接管18进入蒸馏室4内,进行蒸馏工作,蒸馏的干净水通过排放管21排出,从而完成污水处理工作。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塔体1内设置沉淀室6、过滤腔13、转运腔12和蒸馏室4,从而实现对污水的一体化处理,减少污水处理设备,使得污水集约处理,降低投资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