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4741发布日期:2019-02-19 19:5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



背景技术:

磁化器是水以一定的流线切割磁线,使其各种分子、离子都获得一定的磁能而发生形变,破坏它的结垢能力,经过磁化的水作为冷却水能使水管中的钙镁铁等离子变成松渣随水流走,以达到防止新水垢生成并除去老水垢的目的。但是,市场上普遍采用单极或单磁路方式进行磁化。具体结构大多是使用一块或多块磁铁组成的磁化器,其磁力线的方向是垂直线,为单磁路,该种磁化器的磁化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流体中的铁磁性杂物会被磁体吸附,从而易出现磁化器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

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包括箱盖、水管、控制器、电源箱、箱体、电磁感应装置、电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架上设置多个相互对称的电磁感应装置,在竖向两个相邻的电磁感应装置之间安装着加磁板,其中每个加磁板的厚度均不相同,电磁感应装置由铁芯与感应线圈组成,其中感应线圈缠绕在铁芯上,在电磁架的下方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伸缩杆,中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下底面上,其中伸缩杆的伸出端固定安装在电磁架的下顶面上;所述箱盖固定安装在箱体上,在箱盖上设有环形槽,其中环形槽的宽度与箱体的箱壁宽度相同,在箱盖上固定安装着两个相互对称的间隔板,并且间隔板位于水管的两侧,其中水管穿过箱体的两侧箱壁,在水管的内壁上固定安装着流速检测器,并且流速检测器位于多个相互对称的电磁感应装置形成图形的中心位置,其中水管位于电磁架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电源箱固定安装在箱体上。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电磁感应装置、伸缩杆、流速检测器均与电源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箱体上。

进一步,所述电磁感应装置、伸缩杆、流速检测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本装置的电磁感应装置在通电时,形成多路螺旋磁力线,当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磁场时,水流会切割磁力线,达到磁化水的最佳效果,提高了水的纯净度与水的活性;本装置的电磁感应装置在断电时,解决了磁化器堵塞的问题;本装置利用伸缩杆,使本装置的磁力线与水流发生相对位移,使磁化水的效果更好;本装置利用加磁板,加强本装置的电磁感应装置产生的磁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盖与箱体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盖1、水管2、控制器3、电源箱4、间隔板5、箱体6、电磁感应装置7、电磁架8、伸缩杆9、流速检测器10、加磁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包括箱盖1、水管2、控制器3、电源箱4、箱体6、电磁感应装置7、电磁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架8上设置多个相互对称的电磁感应装置7,在竖向两个相邻的电磁感应装置之间安装着加磁板11,其中每个加磁板11的厚度均不相同,电磁感应装置由铁芯与感应线圈组成,其中感应线圈缠绕在铁芯上,在电磁架8的下方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伸缩杆9,中伸缩杆9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箱体6内下底面上,其中伸缩杆的伸出端固定安装在电磁架8的下顶面上;所述箱盖1固定安装在箱体6上,在箱盖1上设有环形槽,其中环形槽的宽度与箱体6的箱壁宽度相同,在箱盖1上固定安装着两个相互对称的间隔板5,并且间隔板5位于水管2的两侧,其中水管2穿过箱体6的两侧箱壁,在水管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着流速检测器10,并且流速检测器10位于多个相互对称的电磁感应装置7形成图形的中心位置,其中水管2位于电磁架8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9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源箱4固定安装在箱体6上;所述控制器3、电磁感应装置7、伸缩杆9、流速检测器10均与电源箱4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3固定安装在箱体6上,其中电磁感应装置7、伸缩杆9、流速检测器10均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流体式旋转磁化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本装置的电磁感应装置在通电时,形成多路螺旋磁力线,当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磁场时,水流会切割磁力线,达到磁化水的最佳效果,提高了水的纯净度与水的活性;本装置的电磁感应装置在断电时,解决了磁化器堵塞的问题;本装置利用伸缩杆,使本装置的磁力线与水流发生相对位移,使磁化水的效果更好;本装置利用加磁板,加强本装置的电磁感应装置产生的磁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