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265发布日期:2019-02-15 19:4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属于蛋白肽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一种疾病,潜伏期长。高血压的早期阶段,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症,直至发生临床迹象心脏病发作、脑血管破裂而导致死亡。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在ACE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刺激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抑制ACE的活性对降低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开发有效的ACE抑制剂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我公司利用牦牛骨资源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即牦牛骨蛋白肽,该牦牛骨蛋白肽具有ACE抑制和抗氧化功能,其具体方法如申请公布号CN107082807A所示。在牦牛骨蛋白肽的制备预处理过程中,需要把牦牛骨清洗,然后使用锤片式粉碎机打成骨粒,再蒸煮过滤即得到牦牛骨蛋白液。目前在预处理过程中发现如下缺陷:1)、由于牦牛骨表面仍然存在少量的血丝,该血丝在经过滚筒清洗机多次清洗后仍然在牦牛骨表面存在一些血沫等杂质,这些杂质年深日久易黏附在锤片式粉碎机以及后续的设备中,造成设备清洗困难。2)、由于牦牛骨的表面骨质坚硬,但是其内部骨质较为柔软,这使得只使用锤片式粉碎机破碎后得到的骨粒粒度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后续蒸煮或酶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包括清理装置和多级破碎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轴线水平布置的滚筒、设置在滚筒下方的水槽,所述水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滚筒端部相适配的弧形开口槽,所述滚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设置在水槽槽底的上方,所述滚筒的首端设置有第一进料斗,所述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外侧边与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与第一螺旋叶片的内侧边之间设置有连绳,所述连绳的一端与配重球固定连接,所述连绳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旋叶片的内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多级破碎装置包括破碎室、设置在破碎室下方的第一竖筒、设置在第一竖筒下方的粉碎室、设置在粉碎室内部的磨柱、设置在粉碎室下方的第二竖筒、设置在第二竖筒外部的电机,所述破碎室的内部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周固设有多个锤片,所述破碎室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二进料斗与破碎室连通,所述滚筒的尾端与第二进料斗之间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上端设置在滚筒尾端的下方,所述引流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二进料斗的内部,所述第一竖筒的上端与破碎室连通,所述第一竖筒与破碎室的连通处固设有筛板;所述第一竖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固设在第一转轴外侧的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粉碎室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圆台状上粉碎分室、圆柱状中粉碎分室、倒圆台状下粉碎分室,所述上粉碎分室的上端与第一竖筒的下端连通,所述中粉碎分室的上端与上粉碎分室的下端连通,所述中粉碎分室的下端与下粉碎分室的上端连通,所述下粉碎分室的下端与第二竖筒的上端连通;所述磨柱包括圆台状上柱体、圆柱状中柱体、倒圆台状下柱体,所述上柱体设置在上粉碎分室的内部,所述中柱体设置在中粉碎分室的内部,所述下柱体设置在下粉碎分室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上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柱体与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由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与下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筒的下端固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上端与第二竖筒的下端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轴线水平布置的水管,所述水管的尾端封闭且水管的尾端设置在滚筒的内部,所述滚筒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喷射口朝下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水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柱体的锥角等于上粉碎分室的锥角,所述上粉碎分室的锥角为α,所述下柱体的锥角等于下粉碎分室的锥角,所述下粉碎分室的锥角为β,β>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柱体侧壁与上粉碎分室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中柱体侧壁与中粉碎分室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中柱体侧壁与中粉碎分室内壁之间的间隙等于下柱体侧壁与下粉碎分室内壁之间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筛板的横截面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利用清理装置将牦牛骨表面的血丝、血沫等杂质清理,清理效果好;利用多级破碎装置将清理后的牦牛骨打碎成骨浆,骨浆中的骨颗粒的粒度分别均匀,破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滚筒的连接示意图(侧视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螺旋叶片、连绳、配重球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槽的结构示意图(侧视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粉碎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磨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与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所述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包括清理装置和多级破碎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轴线水平布置的滚筒7、设置在滚筒7下方的水槽8,所述水槽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滚筒7端部相适配的弧形开口槽81,所述滚筒7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71,所述通孔71均设置在水槽8槽底的上方,所述滚筒7的首端设置有第一进料斗72,所述滚筒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73,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3的外侧边与滚筒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滚筒7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配重球75,所述配重球75与第一螺旋叶片73的内侧边之间设置有连绳74,所述连绳74的一端与配重球75固定连接,所述连绳74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旋叶片73的内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牦牛骨在清洗槽中经过喷淋初步清洗后被输送到第一进料斗72,通过第一进料斗72然后被输送到滚筒7的内部,所述滚筒7转动的过程中,旋转的第一螺旋叶片73会不断的将滚筒7内部的牦牛骨扬起、再抛下;在该过程中,由于配重球75的存在,所述配重球75随着第一螺旋叶片73不断的转动,配重球75不断地抛起然后落下,在配重球75抛起、落下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撞击牦牛骨使得牦牛骨表面的血丝、血沫等杂质开始逐步从牦牛骨表面脱离。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轴线水平布置的水管9,所述水管9的尾端封闭且水管9的尾端设置在滚筒7的内部,所述滚筒7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喷射口朝下的喷嘴91,所述喷嘴91与水管9连通。所述水管9的首端与清洗水源相连,清洗水通过水管9然后从喷嘴91向下喷出,然后喷射到牦牛骨的表面,促进牦牛骨表面的血丝、血沫等杂质分离,然后随着水流从通孔71处流到水槽8中聚集然后再统一排放。由于连绳74的一端与配重球75固定连接,所述连绳74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旋叶片73的内侧边固定连接,这使得所有的配重球75是按照第一螺旋叶片73的螺线走向分布,这使得配重球75能够顺着第一螺旋叶片73转动而摆动,有利于配重球75获得较大的动能,从而提高后续的撞击效果。其中,所述开口槽81使得滚筒7的端部能够设置在水槽8的外部同时还不影响滚筒7的转动。

如图1、5、6所示,所述多级破碎装置包括破碎室1、设置在破碎室1下方的第一竖筒2、设置在第一竖筒2下方的粉碎室3、设置在粉碎室3内部的磨柱30、设置在粉碎室3下方的第二竖筒4、设置在第二竖筒4外部的电机5,所述破碎室1的内部设置有转子11,所述转子11的外周固设有多个锤片12,所述破碎室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斗13,所述第二进料斗13与破碎室1连通,所述滚筒7的尾端与第二进料斗13之间设置有引流板82,所述引流板82的上端设置在滚筒7尾端的下方,所述引流板82的下端延伸至第二进料斗13的内部,所述第一竖筒2的上端与破碎室1连通,所述第一竖筒2与破碎室1的连通处固设有筛板14;所述第一竖筒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21、固设在第一转轴21外侧的第二螺旋叶片22,所述粉碎室3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圆台状上粉碎分室31、圆柱状中粉碎分室32、倒圆台状下粉碎分室33,即上粉碎分室31的内壁为圆台状结构,中粉碎分室32的内壁为圆柱状结构,下粉碎分室33的内壁为倒圆台状结构;所述上粉碎分室31的上端与第一竖筒2的下端连通,所述中粉碎分室32的上端与上粉碎分室31的下端连通,所述中粉碎分室32的下端与下粉碎分室33的上端连通,所述下粉碎分室33的下端与第二竖筒4的上端连通;所述磨柱30包括圆台状上柱体301、圆柱状中柱体302、倒圆台状下柱体303,所述上柱体301设置在上粉碎分室31的内部,所述中柱体302设置在中粉碎分室32的内部,所述下柱体303设置在下粉碎分室3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下端与上柱体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柱体303与电机5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51,所述第二转轴51由电机5驱动,所述第二转轴51的端部与下柱体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筒4的下端固设有封盖41,所述封盖41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42,所述排料管42的上端与第二竖筒4的下端连通。

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中轴线与上柱体301的中轴线共线,所述上柱体301的中轴线、中柱体302的中轴线、下柱体303的中轴线、第二转轴51的中轴线均共线,第二转轴51的一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1的另一端与下柱体303的底端固定连接;当电机5转动时,电机5带动第二转轴51转动,第二转轴51转动带动磨柱30和第一转轴21转动。

所述破碎室1、转子11、锤片12、横截面为弧形的筛板14构成常见的锤片式粉碎机。

经过滚筒7的清洗后,牦牛骨表面的血丝、血沫等杂质被大量清理,然后被输送到滚筒7的尾端,然后落到引流板82,在引流板82的引导下落到第二进料斗13进行后续破碎作业。其中,所述引流板82的横截面为弧形,这使得牦牛骨在沿着引流板82向下滑动时不易洒落。所述引流板82的下端可与第二进料斗13固定连接。

清洗后的牦牛骨通过第二进料斗13进入到破碎室1,转子11转动带动锤片12对牦牛骨进行初步破碎,牦牛骨被打碎成大骨粒;在破碎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第二进料斗13向破碎室1陆续注入经过杀菌的水。将筛板14中的筛孔设计为2~6目,此时,由于筛板14中筛孔的孔径较大,大骨粒的粒径分布不均匀。大骨粒从筛板14处排出后落到第一竖筒2的内部,第一竖筒2为竖直的圆筒,转动的第一转轴21带动第二螺旋叶片22旋转,第一竖筒2中的大骨粒在第二螺旋叶片22的输送挤压下被“塞进”上柱体301侧壁与上粉碎分室31内壁之间的间隙,由于所述上柱体30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磨齿3111,所述上粉碎分室3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磨齿;所述中柱体302的侧壁设置有第三磨齿3121,所述中粉碎分室32的内壁设置有第四磨齿;所述下柱体303的侧壁设置有第五磨齿3131,所述下粉碎分室33的内壁设置有第六磨齿;大骨粒会先被第一磨齿3111和第二磨齿初步磨碎,然后再被第三磨齿3121和第四磨齿进一步磨碎,最后被第五磨齿3131和第六磨齿持续磨碎,经过三级磨碎后,骨渣被磨碎成均匀的骨颗粒并形成骨浆;在上述过程中,上粉碎分室31的内壁为圆台状结构配合圆台状上柱体301,不但能够进一步增大磨碎工作面积,提高磨碎效率,而且还使得第二螺旋叶片22易将物料B挤压到上柱体301侧壁与上粉碎分室31内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上柱体301侧壁与上粉碎分室31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中柱体302侧壁与中粉碎分室32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中柱体302侧壁与中粉碎分室32内壁之间的间隙等于下柱体303侧壁与下粉碎分室33内壁之间的间隙。中粉碎分室32以及中柱体302的结构,使得上柱体301与上粉碎分室31之间的物料易过渡进入到下柱体303与下粉碎分室33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上柱体301的锥角等于上粉碎分室31的锥角,所述上粉碎分室31的锥角为α,所述下柱体303的锥角等于下粉碎分室33的锥角,所述下粉碎分室33的锥角为β,β>α。同理,下粉碎分室33与下柱体303配合,不但能够进一步增大磨碎工作面积,提高磨碎效率,而且还能够增大物料在下柱体303侧壁与下粉碎分室33内壁之间的滞留时间,使得物料被充分粉碎;而β>α,使得物料在下柱体303侧壁与下粉碎分室33内壁之间的滞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使得物料能够在下柱体303侧壁与下粉碎分室33内壁之间滞留足够长的时间,即使柱体303侧壁与下粉碎分室33内壁之间的间隙不再进一步降低,也能够将其中的物料充分粉碎并粉碎均匀。最后从下粉碎分室33排出的骨浆通过第二竖筒4后从排料管42集中排出。虽然牦牛骨内部的骨质较软,但是经过在粉碎室3三级磨碎后能够形成粒度均匀的骨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上柱体301的底端与中柱体302的顶端连接为一体,所述中柱体302的底端与下柱体303的顶端连接为一体。这使得上柱体301、中柱体302、下柱体303能够铸造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41的下方还固设有多个支撑脚6。所述支撑脚6用来支撑整个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利用清理装置将牦牛骨表面的血丝、血沫等杂质清理,清理效果好;利用多级破碎装置将清理后的牦牛骨打碎成骨浆,骨浆中的骨颗粒的粒度分别均匀,破碎效果好,这有利于提高后续蒸煮或酶解的效率。所述牦牛骨蛋白肽生产预处理机构在原材料的预处理过程中实施效果好,一体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