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946发布日期:2019-02-12 21:05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



背景技术:

机扫车垃圾处理站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城市街道机扫车内垃圾的平台,其发挥着对机扫车垃圾的收集、压缩、减量、中转职能。为了便于频繁收集机扫车垃圾其多建造于城内,而不是像垃圾填埋场一样建筑在郊外。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和建造成本,机扫车垃圾处理站不易建造过大,但城市垃圾量增大,现有机扫车垃圾处理站处理速度和处理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市政垃圾,造成垃圾堆积、发霉、滋生细菌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

对湿式机扫车车内泥浆处理速度是影响机扫车垃圾处理站垃圾处理速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但现有机扫车垃圾处理站没有对机扫车车内泥浆进行不同阶段的适应性的合理化处理,极大的降低了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的速度。并且泥浆处理需要经经过低粘稠度泥浆的沉淀过程,在沉淀过程中需要加入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来加快低粘稠度泥浆的沉淀,而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易吸水潮解成块特性,因此其进行溶解时,要求固体颗粒的投加点一定要在水流紊动最强烈的的地方,同时一定要以最小投加量向溶药池中缓慢加入,而且投加点一定要远离机械搅拌器的搅拌轴,这一药液配置的过程要浪费很长一端时间现有机扫车垃圾处理站多是暂停低粘稠度泥浆沉淀前端和后端工序以协调整个垃圾处理站的正常运行,进一步降低了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的速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其依次对泥浆进行捞取、压滤、沉淀多阶段处理方式来提高泥浆的处理速度;同时极大的缩短了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药液的配置的时间且无需暂定任何工序即可实现药液实时喷洒入池,极大的提高了机扫车垃圾处理站垃圾处理的整体速度,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包括用于处理湿式机扫车泥浆的固液分离系统和用于收集固液分离系统中垃圾的垃圾收集箱;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湿式机扫车泥浆的泥浆收集池、用于去除泥浆收集池内颗粒垃圾的一次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对一次固液分离后的泥将进行压滤的二次固液分离装置、用于收集一次固液分离和二次固液分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三次固液分离装置;所述三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于收集污水的污水收集池和连接于污水收集池的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溶药桶、伸入溶药桶内部搅拌轴、轴向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搅拌轴的用于容纳药粉的腔体、末端沿腔体内壁设置的药粉添加管、设置于药粉添加管内部的用于向腔体鼓风的鼓风管、与鼓风管连接的气泵和首端沿腔体内壁设置的药粉投放管。

进一步,所述一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于打捞泥浆收集池内颗粒垃圾的格栅除污机、用于对打捞颗粒垃圾压榨脱水处理的压榨脱水装置、用于将压榨脱水后的垃圾送至垃圾收集箱的第一输送带,所述二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对打捞后的泥浆进行压滤处理的压滤机,压滤机的泥饼出口连接于第一输送带。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处理干式机扫车垃圾的干式垃圾处理系统,所述干式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干式机扫车中粉尘的粉尘收集箱和用于将粉尘收集箱中的粉尘运输至垃圾收集箱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粉尘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除尘器,粉尘收集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在其内部产生负压的涡流旋风机,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粉尘进行加湿的加湿机。

进一步,所述加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溶药桶连接的雾化喷头,在雾化喷头和溶药桶之间设置有喷药泵;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污水收集池上部。

进一步,所述药粉添加管末端设置有用于将药粉引入到腔体内壁的引流部。

进一步,所述药粉投放管远离腔体一端端部封闭,下部开设有药粉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依次对机扫车车内泥浆进行收集、捞取、压滤、沉淀,对泥浆垃圾实施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手段的处理极大的提高了泥浆处理速度继而提高了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的垃圾速度,有效避免了垃圾的堆积。本实用新型药液配置过程成是将先通过药粉添加管将药粉送入溶药桶,然后经所述腔体和药粉投放管将其分散投放于水中,避免了单一投放点投放药粉时药粉堆积成块最终粘粘在搅拌轴圆柱壁上导致的不易溶解的现象极大的提高了药粉溶解速度快和药液配置效率,在低黏度泥浆沉淀过程无需暂停其它工序即可完成沉淀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的垃圾速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投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药粉添加管结构示意图图;

图中:1、低粘度泥浆通道;2、加湿水泵;3、第二输送带;4、加湿机;5、粉尘收集箱;6、除尘器;7、风机;8、垃圾收集箱;9、第一输送带;10、压榨脱水装置;11、格栅除污机;12、泥浆收集池;13、泥浆泵;14、压滤机;15、污水收集池;16、溶药桶;17、搅拌电机;18、药粉添加管;19、鼓风管;20、腔体;21、搅拌轴;22、药粉投放管;23、引流部;24、控制系统;25、喷药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后端”、“首端”“末端”是依据运动的物质流向定义的且将物质流动的方向定义为“后端”或“末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用于处理湿式机扫车泥浆的固液分离系统和用于收集固液分离系统中垃圾的垃圾收集箱8;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湿式机扫车泥浆的泥浆收集池12、用于去除泥浆收集池12内颗粒垃圾的一次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对一次固液分离后的泥将进行压滤的二次固液分离装置、用于收集一次固液分离和二次固液分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三次固液分离装置;所述三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于收集污水的污水收集池15和连接于污水收集池15的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溶药桶16、伸入溶药桶16内部搅拌轴21、轴向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搅拌轴21的用于容纳药粉的腔体20、末端沿腔体20内壁设置的药粉添加管18、设置于药粉添加管18内部的用于向腔体鼓风的鼓风管19、与鼓风管19连接的气泵和首端沿腔体20内壁设置的药粉投放管22。进一步,所述一次固液分离装置和二次固液分离装置可以采用下文中的具体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药器、控制装置和注水管。

使用时,湿式机扫车泥浆卸入泥浆收集池12内,此时通过下文中格栅除污机11和压榨脱水装置10对泥浆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将大颗粒垃圾经第一输送9输送到垃圾收集箱8。同时泥浆泵13把格栅除污机11后端的泥浆泵入压滤机14中,压滤机14将此部分泥浆处理成泥饼和低黏度的泥浆完成对泥浆的第二次固液分离。然后由污水收集池15收集压滤过程得到低黏度的泥浆,并通过加药装置加速其沉淀,而泥饼被送入垃圾收集箱8。所述加药装需放到第一次固液分离和第二次固液分离工序的后端,主要对低黏度的泥浆泥浆进行处理的。其处理过程是先通过控制装置24控制净水经加水管注入溶药桶内,同样在控制装置24控制下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21旋转,控制装置24控制下加药器向加药粉添加管18,药粉经药粉添加管19进入腔体20内,再通过气泵(图中未标识)将高压气体经鼓风管19充入腔体20内。由于药粉添加管18末端沿腔体20内壁设置的所以高压气流引入腔体20的内壁且内壁螺旋上升最后从药粉投药管22的出口21喷处,与此同时药粉随高压气流一起被喷出药粉投药管22。在本实用新型中应用所述的加药装置可极大的提高制备药液速度,克服了现有机扫车垃圾处理站配药量不足需要暂停其它工序的技术问题,极大了提高了垃圾处理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于打捞泥浆收集池12内颗粒垃圾的格栅除污机11、用于对打捞颗粒垃圾压榨脱水处理的压榨脱水装置10、用于将压榨脱水后的垃圾送至垃圾收集箱的第一输送带9,所述二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对打捞后的泥浆进行压滤处理的压滤机14,压滤机14的泥饼出口连接于第一输送带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处理干式机扫车垃圾的干式垃圾处理系统,所述干式垃圾处理系统用于收集干式机扫车中粉尘的粉尘收集箱5和用于将粉尘收集箱5中的粉尘运输至垃圾收集箱的第二输送带3,所述粉尘收集箱5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除尘器6,粉尘收集箱5内部设置有用于在其内部产生负压的涡流旋风机7,所述第二输送带3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粉尘进行加湿的加湿机4。加湿机4的水通过加湿水泵2连接于污水处理池上部。设置干式垃圾处理系统可以更湿式垃圾处理系统相互结合对现有市政机扫车垃圾一体化处理,既可以节约建筑面积又可以提升垃圾处理的整体速度,进一步避免垃圾的堆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溶药桶16连接的雾化喷头(图中未标识),在雾化喷头和溶药桶16之间设置有喷药泵25;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污水收集池15上部。采用实施喷洒的方式可以使配好的药液和流入污水收集池15内低黏度的泥浆充分融合,极大提高了沉淀的效率和增强了沉淀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药粉添加管19末端设置有用于将药粉引入到腔体20内壁的引流部23。设置引流部23可以最大限度的将高压气流喷向腔体20内壁,在腔体20内形成一个强涡流以驱使药粉随强涡流从药粉投放管分散出来,有利于药粉充分分散,有效避免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潮解成同时也有利于加快药粉的投放,以提高药液制备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药粉投放管22远离腔体一端端部封闭,下部开设有药粉出口21。所述药粉出口朝下设置当药粉喷出药粉投放管22避免药粉喷撒到溶药桶16内侧壁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