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649发布日期:2019-11-08 23:3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地关于农村水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农村污水与传统的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有较大差异,目前农村污水治理存在较多问题。据统计,目前农村污水治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水量不足,污水处理设施难以达到运行负荷;2.运行费用没有保障;3.单个站点建设费用高,农村地区站点建设费用无法落实。因此研发一种建设成本低、运行维护费用低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是极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设费用少、运行维护费用低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化粪池、混合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

所述化粪池的上部上清液出口与所述混合池相连通,所述混合池的一侧与缺氧池的起始端相邻,且通过隔板隔开,在所述混合池与缺氧池之间的隔板下部设有过水筛网;

所述混合池的另一侧与好氧池的尾端相邻,且通过隔板隔开,在所述混合池与好氧池之间的隔板的中上部设有硝化液回流孔;所述缺氧池末端与好氧池的起始端相连通;在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与外部气源相连通的曝气主管,与所述曝气主管相连通的曝气支管,在所述曝气支管上等距分布有微孔曝气器,所述好氧池的末端设有与沉淀池相连通的出流口,在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用于排泥的吸泥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待处理的污水首先排入化粪池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后的上清液流入混合池,与从好氧池回流到混合池内的硝化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污水通过混合池与缺氧池之间的隔板下部的过水筛网过滤后进入缺氧池,进行缺氧反应,然后进入好氧池进行曝气和好氧反应,好氧池的出水一部分从末端出流口进入沉淀池,另一部分通过好氧池与混合池之间隔板上的硝化液回流孔回流到混合池中,污水在沉淀池内沉淀后,上清液排出,下部沉淀的污泥通过吸泥管定期排出。

优选的,所述化粪池为圆形,所述混合池、缺氧池、好氧池依次首尾相连,在所述化粪池的侧壁外圈形成第一环形池体,所述沉淀池的池体也为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池体的侧壁外圈,在沉淀池侧壁上的出口处可以设置溢流堰,使沉淀池内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圆形结构的整体池型,相邻池体之间共用的池壁量能够达到最大,可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建设成本。

优选的,在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有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所述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竖向排列设置。聚氨酯海绵填料气孔均匀相互贯通,整块生物海绵填料可以作为全方位培菌载体,其不仅有简单的物理吸附,还有正、负电荷的引力,使载体表面带有一定的阳离子活性基团及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可与污水中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产生键、价的固定结合,从而将微生物及生物酶牢固的固定在载体上,使成活后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水、气的剪切作用下流失。板式的填料具有空间体积利用率大、无死区等优点。

优选的,每块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厚度为40-60mm;相邻的两块填料之间的间距为40-60mm。

优选的,在所述化粪池与混合池相邻的处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的堰板底部位于化粪池液面下方200-250mm处。

优选的,在所述硝化液回流孔处设有调节挡板,调节挡板可调节硝化液回流孔的开度,用于调节硝化液回流流量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硝化液回流孔为矩形孔。

优选的,所述微孔曝气器为盘式微孔曝气器。

优选的,在所述化粪池和混合池内也设有用于排泥的吸泥管,用于定期排出池内的污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各池之间靠重力自流进行流动,化粪池内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溢流到混合池内,混合池内混合后的污水通过下部的过水筛网进入缺氧池,好氧池与缺氧池首尾连通,好氧池出水一部分通过上部出流口流到沉淀池,另一部分通过硝化液回流孔回流到混合池内;这样的池型设置,使得污水在各池之间产生重力自流,无需使用污水提升泵和推流装置,可以降低设备材料费用,设备维护量减少,维护费用降低,且运行过程中电耗更低,更加节能。

2.本实用新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整体池型可以采用圆形结构,共分为三层,内层圆形池体为化粪池,中层第一环形池体由混合池、缺氧池和好氧池首尾相连组成,外层第二环形池体为沉淀池,整体池型结构紧凑,各池之间共用池壁量达到最大,使得占地面积更小、建设成本大幅降低,有利于节省材料费用,减少施工工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C-C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化粪池;2混合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曝气主管;7曝气支管;8微孔爆气器;9硝化液回流孔;10过水筛网,11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12调节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参见图1-图4,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化粪池1、混合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沉淀池5。

化粪池1的上部上清液出口处与混合池2相连通,混合池2的一侧与缺氧池3的起始端相邻,且通过隔板隔开,在混合池2与缺氧池3之间的隔板下部设有过水筛网10。混合池2的另一侧与好氧池4的尾端相邻,且通过隔板隔开,在混合池2与好氧池4之间的隔板的中上部设有矩形的硝化液回流孔9,在硝化液回流孔9处设有调节挡板12。缺氧池3末端与好氧池4的起始端相连通;在好氧池4内设有曝气机构,曝气机构包括与外部气源相连通的曝气主管6,与曝气主管6相连通的曝气支管7,在曝气支管7上等距分布有盘式微孔曝气器8,好氧池4的末端设有与沉淀池5相连通的出流口,在沉淀池5内设有用于排泥的吸泥管,在化粪池1和混合池2内也设有用于排泥的吸泥管。

其中,化粪池1为圆形,混合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依次首尾相连,在化粪池1的侧壁外圈形成第一环形池体,沉淀池5的池体也为环形,设置在第一环形池体的侧壁外圈,形成第二环形池体。

在化粪池1与混合池2相邻的出口处设有溢流堰,溢流堰的堰板底部位于化粪池1液面下方200-250mm处,在沉淀池5侧壁上的出口处也可以设置溢流堰,使沉淀池内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

在缺氧池3和好氧池4内均设有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11,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11竖向排列设置。每块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11的厚度为40-60mm;相邻的两块填料之间的间距为40-60mm。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本实用新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方式为:

待处理的污水先排入化粪池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后污水的上清液通过化粪池与混合池相邻的出口处的溢流堰进入混合池,与从好氧池回流到混合池内的硝化液混合,混合后的污水通过混合池与缺氧池之间隔板下部的过水筛网过滤后进入缺氧池进行缺氧反应,然后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反应,在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有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板式聚氨酯海绵填料可以作为全方位培菌载体,其不仅有简单的物理吸附,还有正、负电荷的引力,使载体表面带有一定的阳离子活性基团及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可与污水中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产生键、价的固定结合,从而将微生物及生物酶牢固的固定在载体上,使成活后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水、气的剪切作用下流失。板式的填料具有空间体积利用率大、无死区等优点。好氧池的出水一部分从好氧池末端上部的出流口进入沉淀池,另一部分通过硝化液回流孔回流到混合池,污水在沉淀池内沉淀后通过沉淀池出口处的溢流堰排出。化粪池的污泥和沉淀池的污泥均经过吸泥管定期排出,混合池的浮泥也通过吸泥管排出。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