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杯清洗针、反应杯清洗装置和反应杯的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33904发布日期:2019-07-10 10:28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反应杯清洗针、反应杯清洗装置和反应杯的清洗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杯清洗针、反应杯清洗装置和反应杯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领域,反应杯的应用越广泛。在测试阶段,反应杯需要承载多种测试液;在测试结束后,需要清除反应杯中的测试液,并对反应杯进行清洗,以循环利用反应杯。但是,在使用中,发明人(们)发现,用于清洗反应杯的反应杯清洗针将清洗液直接喷洒至反应杯的底壁,清洗液仅对反应杯的内部的侧壁面进行短暂的浸泡,无法有效地清洗反应杯的侧壁面。在后续地使用过程中,残留在侧壁面的液体会影响后续的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应杯清洗针、反应杯清洗装置和反应杯的清洗方法,所述反应杯清洗针、反应杯清洗装置和反应杯的清洗方法可现实更有效地清洗反应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反应杯清洗针,所述反应杯清洗针用于清洗反应杯,所述反应杯清洗针包括吸液针和吐液针,所述吸液针和吐液针并排设置;

所述吸液针沿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首端和用于伸入反应杯的第一尾端,第一尾端上开设有用于吸液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向远离所述吐液针的方向延伸;

所述吐液针沿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首端和用于伸入反应杯的第二尾端,第二尾端上开设有用于出液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向远离所述吸液针的方向延伸。

较佳地,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吐液针的远离所述吸液针的外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反应杯清洗装置,所述反应杯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喷洒酸性或者碱性清洗液的酸碱性清洗针和用于喷洒中性清洗液的中性清洗针;所述酸碱性清洗针和中性清洗针均为上述的反应杯清洗针。

较佳地,所述反应杯清洗装置还包括刮干器,所述刮干器设有用于容纳吸液针和吐液针的通槽,所述刮干器套设于所述酸碱性清洗针和/或所述中性清洗针;

所述刮干器的外部尺寸与所述反应杯的内部尺寸相对应。

较佳地,所述刮干器包括面板件和围绕所述面板件周围的刮干件,所述刮干件用于贴合所述反应杯的内部的侧壁面;

所述刮干件包括两个第一刮干部和两个第二刮干部,两个所述第一刮干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刮干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刮干部和所述第二刮干部相邻设置,并且第一刮干部和第二刮干部之间设置间隙,以使每一所述第一刮干部和每一所述第二刮干部可相对运动;和/或,所述面板件开设有贯通的通气孔。

较佳地,所述通槽的个数为两个,所述吸液针固定于所述刮干器的一所述通槽,所述吐液针可滑动穿设于另一所述通槽。

较佳地,所述反应杯清洗针包括与所述吸液针固定连接的上支架和与所述吐液针固定连接的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上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当所述吐液针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且所述作用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所述吐液针相对于刮干器向上运动,所述弹性件被压缩;

当所述吐液针不受作用力或者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时,所述吐液针相对于刮干器向下运动。

较佳地,所述吸液针的第一尾端不超过所述刮干器的远离所述第一首端的表面;

所述吐液针的第二尾端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吐液针的第二尾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吐液针的第二尾端伸出所述刮干器的远离所述第二首端的表面;

当所述吐液针的第二尾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吐液针的第二尾端不超过所述刮干器的远离所述第二首端的表面。

较佳地,所述刮干器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导向部,所述通槽贯穿所述导向部,所述吸液针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导向部,所述吐液针可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反应杯的清洗方法,所述反应杯的清洗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反应杯清洗装置,所述反应杯的清洗方法包括:

用所述酸碱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

用所述中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

用带有所述刮干器的所述中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

吸干反应杯中的液体;

用所述刮干器刮干反应杯中的液体。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

通过上述设置,用于吸液的第一开口远离用于出液的第二开口,使得反应杯清洗针的吐液针喷洒出的清洗液不会被吸液针的第一开口吸取,使得对反应杯的清洗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反应杯清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反应杯清洗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反应杯清洗装置的又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反应杯清洗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另一反应杯清洗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中性清洗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中性清洗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中性清洗针的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中性清洗针的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的带有刮干器的吸液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的带有刮干器的吸液针位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的带有刮干器的吸液针位于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的刮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的刮干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的刮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的另一刮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施例的另一刮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施例的反应杯的清洗方法的简易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反应杯100

反应杯清洗针200

吸液针201

第一首端2011

第一尾端2012

第一开口2013

吐液针202

第二首端2021

第二尾端2022

第二开口2023

酸碱性清洗针210

中性清洗针220

刮干器300

面板件310

通气孔311

刮干件320

第一刮干部321

第二刮干部322

倾斜面323

刮干器的上表面330

通槽340

凸起部350

导向部360

柱体400

上支架500

下支架600

弹性件700

导向管800

第一位置10

第二位置2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应杯清洗装置。

如图1至3所示,反应杯清洗装置包括多个反应杯100和多个用于清洗反应杯100的反应杯清洗针200,每一反应杯100均被所有的反应杯清洗针200清洗。

如图4所示,反应杯清洗针200包括吸液针201和吐液针202,吸液针201和吐液针202并排设置。

吸液针201沿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首端2011和用于伸入反应杯100的第一尾端2012,第一尾端2012上开设有用于吸液的第一开口2013,第一开口2013向远离吐液针202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013在第一尾端2012斜向设置,保证吸液针201足够的进气量,以便带走反应杯100底部残留的液体。

吐液针202沿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首端2021和用于伸入反应杯100的第二尾端2022。第二尾端2022上开设有用于出液的第二开口2023,第二开口2023向远离吸液针201的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第一开口2013和第二开口2023向背设置。第二开口2023向远离吸液针201的一端延伸,可有效避免吐液针202喷洒出的清洗液被吸液针201吸取,使得反应杯中可承载更多的清洗液,反应杯清洗针200和反应杯清洗装置对反应杯100的清洗更彻底。

如图5所示,第二开口2023也可开设于吐液针202的远离吸液针201的外周面。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开口2023朝向反应杯100的侧壁面,吐液针202中喷洒出的清洗液能够直接喷洒于反应杯100的侧壁面,起到对残留在侧壁面上的液体的冲刷清洗,更有效地清洗反应杯100。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喷洒出的清洗液直接被吸液针201的第一开口2013吸走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023的个数为3个,并且第二开口2023均分布于吐液针202的远离吸液针201的外周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023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两个或者三个以上。

其中,如图1-图3所示,将反应杯清洗针200分为酸碱性清洗针210和中性清洗针220。

酸碱性清洗针210可吸取位于反应杯100中的液体,并喷洒出酸性或者碱性清洗液。在本实施例中,反应杯100用以承载人体体液,碱性清洗液对人体体液能起到较佳的清洗效果,故先用碱性清洗液对人体体液进行清洗。再用酸性清洗液对上一部残留的碱性清洗液进行中和,并对残留的人体体液进行清洗。当然,也可以是先使用酸性清洗液再使用碱性清洗液,但是相较于本设计而言,清洗效果较差。

中性清洗针220可吸取位于反应杯100中的上一步喷洒出的清洗液,并喷洒出酸碱度为中性的清洗液。

通常,反应杯100先经历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再经历中性清洗针220的清洗,中性清洗针220可清洗上一部残留的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以及残留的人体体液,彻底清洗反应杯100。

如图所示,酸碱性清洗针210的吐液针202的第二尾端2022和吸液针201的第一尾端2012相平齐,而中性清洗针220的吸液针201的第一尾端2012相较于吐液针202的第二尾端2022更靠近第一首端2011和第二首端2021。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中性清洗针220喷洒出的清洗液在反应杯100中形成的液面高度高于酸碱性清洗针210喷洒出的清洗液在反应杯100中形成的液面高度。若前序步骤中,酸性或者碱性清洗液在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上残留,中性清洗液可完全覆盖并浸泡该残留的清洗液,以使中性清洗针220能够更彻底地清洗反应杯100。

反应杯清洗装置还包括刮干器300,刮干器300的外部尺寸与反应杯100的内部尺寸相对应,其用于刮干残留在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的液体。刮干器300可以安装在酸碱性清洗针210和中性清洗针220上。当然,刮干器300也可以安装在长条状的柱体400上,以便通过控制柱体400的上下移动实现刮干器300在反应杯100中的移动。

如图13至图17所示,刮干器300包括面板件310和围绕面板件310周围的刮干件320,刮干件320用于贴合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在使用过程中,发明人(们)还发现,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擦拭块擦拭反应杯100的内部,长时间后,反应杯100的侧壁面易附着藻类,直接影响吸光度值,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设置刮干器300便可有效地清除残留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的液体,避免藻类的附着。

其中,如图13所示,刮干件320包括两个第一刮干部321和两个第二刮干部322。两个第一刮干部321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刮干部322相对设置。第一刮干部321和第二刮干部322相邻设置,并且第一刮干部321和第二刮干部322之间设置间隙,以使每一第一刮干部321和每一第二刮干部322可相对运动,减小刮干器300在紧贴反应杯100的侧壁面进行刮干操作时产生的内应力阻力。

结合图14所示,自靠近反应杯100的底壁的方向,第一刮干部321和第二刮干部322的厚度d逐渐减小,以形成倾斜的倾斜面323。通过上述设置,自刮干器的上表面330向下表面331延伸的方向,刮干器300的尺寸收窄,以使刮干器300能更顺利地进入反应杯100的内部。

刮干器的上表面330的外部轮廓可略大于反应杯100的内部尺寸,当刮干器300在反应杯100的内部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时,第一刮干部321和第二刮干部322紧贴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并呈现向上或者向下翻起的形态,有效地刮落粘附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的液体。在本实施例中,刮干器300的材料为橡胶,当然,刮干器300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的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

面板件310开设有贯通的通气孔311。以保证在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刮干器300时,能保证足够的进气量,避免位于反应杯100的底壁和刮干器300之间的区域出现真空或者压力过大的情况而影响刮干器30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311的个数为4个,并且通气孔311与第一刮干部321和第二刮干部322之间的间隙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孔311的个数可以为1个、2个、3个或者5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刮干器的上表面330为刮干器300伸入反应杯100时,刮干器300或者面板件310的远离反应杯100的底壁的表面;下表面331为刮干器300的与上表面330相对设置的表面。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运用于该反应杯清洗装置的反应杯的清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0:用酸碱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

步骤2000:用中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

步骤3000:用带有刮干器的中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

步骤4000:吸干反应杯中的液体。

步骤5000:用刮干器刮干反应杯中的液体。

如图1和图5所示,在用酸碱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清洗反应杯的步骤中,每一个反应杯100需要经过两次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

首先酸碱性清洗针210从上直下伸入反应杯100中并吸取位于反应杯100中的液体。当酸碱性清洗针210的触碰至反应杯100的底壁时,酸碱性清洗针210开始喷洒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与残留在反应杯100的底壁和粘附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的人体体液接触并反应。同时,酸碱性清洗针210开始向上移动直至移出反应杯100,位于反应杯100中的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对反应杯100进行浸泡清洗。一定时间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利用酸碱性清洗针210对反应杯100进行吸取液体、喷洒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不同的酸碱性清洗针210对同一反应杯100进行清洗。反应杯100先经历喷洒酸性清洗液的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反应杯100在被碱性清洗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再经历喷洒酸性清洗液的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碱性清洗液清洗位于反应杯100中的人体体液,碱性清洗液对人体体液有较好的清洗效果。酸性中和位于反应杯中的碱性清洗液。当然,反应杯100还也可以先经历喷洒酸性清洗液的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再经历喷洒碱性清洗液的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一个酸碱性清洗针210对同一反应杯100进行反复地清洗。或者,反应杯100可仅经历一次或者经历两次以上的酸碱性清洗针210的清洗。

在用中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的步骤中,中性清洗针220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吸干位于反应杯100中的由上一步的酸碱性清洗针210喷洒出的清洗液;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喷洒出酸碱度为中性的清洗液,以对反应杯100的内部进行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不同的中性清洗针220对同一反应杯100进行清洗。反应杯100先经历其中一个中性清洗针220清洗,反应杯100在被中性清洗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再经历另一个中性清洗针220清洗的清洗,以使得反应杯100中残留的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得到有效地清除。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一个中性清洗针220对同一反应杯100进行反复地清洗。或者,反应杯100可仅经历一次或者经历两次以上的中性清洗针220的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中性清洗针220喷洒出的液体为水。

如图1和图15所示,在用带有刮干器的中性清洗针清洗反应杯的步骤中,刮干器300上设有用于容纳吸液针201和吐液针202的通槽340,刮干器300通过通槽340套设于中性清洗针220。

为了更好的固定吸液针201和吐液针202,在刮干器300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导向部360,通槽340贯穿所述导向部360,吸液针201穿设并固定于导向部360,吐液针202可滑动穿设于导向部360。

中性清洗针220在向下运动伸入反应杯100并吸取反应杯100中液体的过程中,刮干器300紧贴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跟随中性清洗针220向下移动并刮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有效地减少残留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的液体,使得中性清洗针220更充分地吸取位于反应杯100、上一步中喷洒出的清洗液。中性清洗针220在向上运动远离反应杯100并喷洒出中性的清洗液的过程中,刮干器300紧贴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跟随中性清洗针220向上移动并再次刮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有效地减少残留在反应杯100的侧壁面的液体,避免残留的液体影响反应杯100的清洗效果。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刮干器30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340。吸液针221固定于刮干器300的一通槽340,并且吸液针221的第一尾端2212不超过刮干器300的远离第一首端2211的表面。该吸液针221可用于吸取位于刮干器300和反应杯100底壁之间的液体。吐液针222可滑动穿设于另一通槽340。

该步骤中使用的刮干器300的下表面向外突出形成多个凸起部350,当刮干器300向下运动至反应杯100的底壁时,凸起部350抵靠于反应杯100的底壁,以保证足够的进气量,便于带走反应杯100中的残留的液体。

如图8和图9所示,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可在第一位置10和第二位置20之间移动。当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位于第一位置10时,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伸出刮干器300的远离第二首端2221的表面,如图8所示。当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位于第二位置20时,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不超过刮干器300的远离第二首端2221的表面,即被刮干器300包裹,如图9所示。换言之,吐液针222可伸出至刮干器300的靠近反应杯100的底壁的一侧,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也可被刮干器300包裹。当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向下运动时,吸液针221吸取位于反应杯100中的液体,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伸出刮干器300的远离第二首端2221的表面,此时吐液针222位于第一位置10。当吐液针222碰触到反应杯100的底壁后,吐液针222可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尾端2222被刮干器300包裹。此时,吐液针222位于第二位置20。吐液针222向上移动,使得刮干器300能够抵达反应杯100的底壁,吸液针221能充分地吸取位于反应杯100中的液体。当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向上运动时,刮干器300和吸液针221向上运动,吐液针222的第二尾端2222露出刮干器300的下表面、并从第二位置20恢复至第一位置10,最后跟随刮干器300和吸液针221一同向上运动。此时,吐液针222向反应杯100中喷洒清洗液。通过设置上下的高低差,避免了吐液针222喷洒出的液体直接被吸液针221吸走的现象,使得吐液针222喷涂的清洗液能停留于反应杯100中并对反应杯进行浸泡。

中性清洗针220还包括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上支架500与吸液针221固定连接,下支架600与吐液针222固定连接,下支架600与上支架50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0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00为弹簧。运用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固定吐液针222和吸液针221为现有技术,前述步骤中的酸碱性清洗针210和中性清洗针220均可设置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在此不再赘述。

当吐液针222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且该作用力大于弹性件700的弹力时,吐液针222相对于刮干器300向上运动,下支架600向靠近上支架500的方向运动,弹性件700被压缩。当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向下运动至吐液针222碰触到反应杯100的底壁时,吐液针222受到反应杯100的底壁向上的推力,弹性件700被压缩,吐液针222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20。

当吐液针222不受作用力或者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小于弹性件700的弹力时,吐液针222相对于刮干器300向下运动。当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向上运动时,刮干器300远离底壁,弹性件700被释放并推动吐液针222自第二位置20恢复至第一位置10。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弹性件700,可利用吐液针222自身的重力使得吐液针222自第二位置20恢复至第一位置10。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吐液针222与刮干器300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以使得吐液针222在重力作用下,无法自第二位置20恢复至第一位置10的情况。

为了对吐液针222的运动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中性清洗针220还设有有导向管800,导向管800设置在下支架600和刮干器300之间,吐液针222和吸液针221均穿设于导向管800的内部。

理论上,步骤1000和步骤2000中的酸碱性清洗针210和中性清洗针220上也可以套设上述刮干器300,以刮干残留在反应杯100的内部的侧壁面的液体。但是,大量测试均表明:在步骤1000中,酸性和碱性的清洗液会对刮干器300造成损伤,而损伤后的刮干器300会污染位于反应杯100中的清洗液,并且,该步骤中废液的浓度高,粘度大,废液易粘附在刮干器上。从而使得反应杯100无法得到有效地清洗。而在步骤2000中,反应杯100中仍残留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液仍会对刮干器300产生损坏,并污染反应杯100中的清洗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不同的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清洗反应杯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一个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对同一反应杯100进行反复地清洗。或者,反应杯100可仅经历一次或者经历两次以上的带有刮干器300的中性清洗针220的清洗。

如图1所示,在吸干反应杯100中的液体的步骤中,单独使用吸液针201吸干反应杯100中的上一步骤中喷洒出的中性的清洗液。吸液针201上固设有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以带动起上下运动。

如图1所示,在用刮干器300刮干反应杯100中的液体的步骤中。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刮干器300套设在可实现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柱体400上。当然,刮干器300可以是套在吸液针201上。柱体400上固设有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以带动起上下运动。

其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该步骤中的刮干器仅包一个通槽340,以容纳柱体400。

该步骤的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之间也设置有弹性件700,通过压缩和释放弹性件700,可使得带刮干器300的柱体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以使刮干器300更彻底地刮干位于底部的液体。

如图1至图3所示,图中所示的反应杯100的个数为八个,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应杯个数不止8个,一般为几十个至几百个。反应杯100可向右移动,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可带动反应杯清洗针200、吸液针201和带有刮干器300的柱体400上下移动。当清洗过程开始时,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运动至最左侧的反应杯清洗针200的下方。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带动反应杯清洗针200向下运动伸入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再向上运动远离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停留一段时间,以提供清洗液浸泡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所需的时间。之后,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向右运动至下一个反应杯清洗针200并经历下一轮清洗,位于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左侧的反应杯100向右运动至最左侧的反应杯清洗针200的下方,并经历第一轮清洗。之后的步骤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的反应杯100经历刮干器300刮干反应杯100中的液体的步骤。

如图1所示,此阶段为第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位于最右侧的反应杯100)移动至带有刮干器300的柱体的下方,最后一个进入清洗状态的反应杯100(位于最左侧的反应杯100)移动至酸碱性清洗针201的下方。一定时间后,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带动所有的反应杯清洗针200、吸液针201和带有刮干器300的柱体400向下移动,依次经历如图2和图3所示阶段。位于最左侧的反应杯经历第一轮清洗的阶段,最右侧的反应杯经历最后一轮刮干的步骤。之后,上支架500和下支架600带动所有的反应杯清洗针200、吸液针201和带有刮干器300的柱体400向上移动,位于最右侧的反应杯100结束清洗。

上述的酸碱性清洗针210、中性清洗针220、固设有刮干器300的吸液针201和柱体400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以便后续对反应杯清洗装置的清洗和维护,例如:清洗位于反应杯清洗针200的内的污垢等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