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5644发布日期:2020-10-09 18:3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燃煤发电厂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的是高速混床工艺,高速混床失效后,通过树脂输送管将树脂输送至树脂分离塔,通过分离塔将阴阳树脂分开,阴阳树脂单独再生。阳树脂一般采用盐酸再生,阴树脂采用氢氧化钠再生,再生废水排入中和池处理。因阳树脂采用盐酸再生,导致再生废水因氯离子含量较高,只能复用至煤场喷洒、湿渣系统,且存在复用不完全的情况。随着煤场封闭的增多、湿渣系统的逐渐减少,这部分酸碱废水在厂内消纳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电厂都将此部分酸碱废水和脱硫废水混合后进一步处理,处理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再生的盐酸改为硫酸,配套相应的设备,使再生废水变为含硫酸根高的废水,将酸碱废水集中收集后,输送至脱硫系统回用,达到再生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阳树脂复苏罐、阴树脂复苏罐、球型高速混床和树脂分离塔,所述球型高速混床通过树脂输送管与树脂分离塔连通,所述树脂分离塔分别与阳树脂复苏罐和阴树脂复苏罐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硫酸储罐、氢氧化钠储罐、混药器二、混药器一和中和池,所述硫酸储罐通过酸输送管道与混药器一连通,且在酸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硫酸计量泵和自动阀门一,所述混药器一连接有除盐水输送管道一,且在除盐水输送管道一上安装有再生水泵一,所述混药器一通过酸液输送管道与阳树脂复苏罐连通;所述氢氧化钠储罐通过碱输送管道与混药器二连通,且在碱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氢氧化钠计量泵和自动阀门二,所述混药器二连接有除盐水输送管道二,且在除盐水输送管道二上安装有再生水泵二,所述混药器二通过碱液输送管道与阴树脂复苏罐连通;所述阳树脂复苏罐和阴树脂复苏罐与中和池连通,所述中和池内安装有ph计二和液位计,且中和池连通至脱硫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酸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ph计一,所述碱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ph计三。

进一步的,所述中和池连接有酸碱加药装置,所述中和池与脱硫系统之间设置有中和水泵。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再生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再生的机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氯离子含量非常高的酸碱废水产生。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将主要含硫酸根离子的酸碱废水集中收集,回用至脱硫系统,利用脱硫系统自身的特性将酸碱废水中硫酸跟转化为石膏,达到酸碱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利用了高速混床可以用硫酸再生的特点,将原有的盐酸再生改为硫酸再生,配套设计相关的工艺设备,所产生的再生废水由原来的氯离子含量高的废水变为硫酸根离子含量高的废水。通过中和池将再生废水收集,并通过酸碱加药装置对废水进行ph调节,待ph为中性时,通过中和水泵将再生废水输送至脱硫系统复用,利用脱硫系统自身的特点,可将废水中的硫酸根转化为石膏,达到再生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硫酸储罐1、自动阀门一2、自动阀门二3、ph计一4、ph计二5、ph计三6、硫酸计量泵7、再生水泵一8、阳树脂复苏罐9、中和池10、中和水泵11、液位计12、氢氧化钠储罐13、氢氧化钠计量泵14、再生水泵二15、混药器二16、混药器一17、阴树脂复苏罐18、球型高速混床19、树脂分离塔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阳树脂复苏罐9、阴树脂复苏罐18、球型高速混床19、树脂分离塔20、硫酸储罐1、氢氧化钠储罐13、混药器二16、混药器一17和中和池10,球型高速混床19通过树脂输送管与树脂分离塔20连通,树脂分离塔20分别与阳树脂复苏罐9和阴树脂复苏罐18连通,硫酸储罐1通过酸输送管道与混药器一17连通,且在酸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硫酸计量泵7和自动阀门一2,混药器一17连接有除盐水输送管道一,且在除盐水输送管道一上安装有再生水泵一8,混药器一17通过酸液输送管道与阳树脂复苏罐9连通;氢氧化钠储罐13通过碱输送管道与混药器二16连通,且在碱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氢氧化钠计量泵14和自动阀门二3,混药器二16连接有除盐水输送管道二,且在除盐水输送管道二上安装有再生水泵二15,混药器二16通过碱液输送管道与阴树脂复苏罐18连通;阳树脂复苏罐9和阴树脂复苏罐18与中和池10连通,中和池10内安装有ph计二5和液位计12,且中和池10连通至脱硫系统。

本实施例中,酸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ph计一4,碱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ph计三6。

本实施例中,中和池10连接有酸碱加药装置,中和池10与脱硫系统之间设置有中和水泵11。

本实施例中的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工艺,过程如下:

1)打开自动阀门一2,启动硫酸计量泵7和再生水泵一8,再生水泵一8出水与硫酸在混药器一17内混合后输送至阳树脂复苏罐9对阳树脂进行再生;

2)打开自动阀门二3,启动氢氧化钠计量泵14和再生水泵二15,再生水泵二15出水与氢氧化钠在混药器二16内混合后输送至阴树脂复苏罐18对阴树脂进行再生;

3)阳树脂复苏罐9再生废水和阴树脂复苏罐18再生废水排入中和池10;

4)酸碱加药装置向中和池10内加酸和/或碱,直到ph达到中性;

5)中和水泵11根据液位进行控制,当液位达到上限时启动中和水泵11,将中和池10内的再生废水输送至脱硫系统。

实施例2。

湖北某燃煤机组,其凝结水精处理流程为前置过滤器→高速混床→低压加热器,该系统一直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再生,再生废水约4t/h,其中氯离子含量约8000mg/l,该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4600。因该厂已经进行煤场封闭改造、渣系统采用干渣、所有粉煤灰均出售,再生废水无处复用消纳,只能与脱硫废水混合后进入末端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因为再生废水和脱硫废水水质差,所以末端废水处理系统投资高,运行费用贵。末端废水处理系统吨水投资约300万元,处理一吨水的运行成本约30元。

经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改造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更换为硫酸再生,中和池利旧改造,新敷设了中和池至脱硫系统的管道。再生废水排入已经建成的中和池进行中和调整后,通过中和水泵输送至脱硫系统。目前脱硫系统运行正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全年减少酸碱再生废水排量18400m3

实施例3。

山东某燃煤机组,其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流程为前置过滤器→高速混床→轴封加热器,一直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再生,再生废水约3t/h,其中氯离子含量约8000mg/l,该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5200。因该厂已经进行煤场封闭改造、渣系统采用干渣、所有粉煤灰均出售,再生废水无处复用消纳,只能与脱硫废水混合后进入末端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因为再生废水和脱硫废水水质差,所以末端废水处理系统投资高,运行费用贵。末端废水处理系统吨水投资约300万元,处理一吨水的运行成本约26元。

经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改造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更换为硫酸再生,中和池利旧改造,单独收集再生废水,新敷设了新建中和池至脱硫系统的管道。再生废水排入中和池进行中和调整后,通过中和水泵输送至脱硫系统。目前脱硫系统运行正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全年减少酸碱再生废水排量约15600m3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