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5459发布日期:2020-09-23 01: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除垢电解池通常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解使钙镁离子在阴极上结垢,从而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经过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阴极上形成的污垢层类型有很多种,甚至有的会影响最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所以需要对极板上的污垢层进行处理后才能继续工作。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技术的电解装置进行改良,以提高其除垢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包括电解装置、旋转模组、离子过滤装置和废液回收槽,上述电解装置的内部空腔中置有极板,上述极板连接有正、负电极,上述旋转模组与上述极板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极板旋转,上述电解装置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上述离子过滤装置的进液口,上述离子过滤装置的出液口通过设有第一阀门的管路连接上述废液回收槽的进液口,上述废液回收槽的出液口通过设有第二阀门的管路连接上述离子过滤装置的进液口,上述离子过滤装置的出液口处设有水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改善极板表面形成垢层的现象,能大幅提升电化学水处理的工作效率,节约用电量和人力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旋转模组为磁力搅拌器,上述磁力搅拌器的转子置于上述电解装置内,并与上述极板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能够使得极板有效的间歇性旋转,从而良好的实现对液体内离子的离心作用,改善其影响极板电解的状况。

进一步,上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控制电解装置内部电解的进液及排液情况。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上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电控阀,上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通过转换开关与上述控制器电连接,上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磁力搅拌器分别与上述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控制阀门的开闭,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直流电源,上述控制器和极板分别连接直流电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供电。

进一步,上述水质检测装置为水质检测传感器,并与上述控制器3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情况,并通过控制器3控制废液回收槽内液体的下一步流经或是处理环节。

进一步,还包括电导率检测装置,上述电导率检测装置与上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上述电解装置内部液体的电导率。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时检测电解装置内的电导率,以便了解电解的效果,实现自动化的监测控制。

进一步,上述离子过滤装置包括池体,上述池体内通过离子过滤膜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污垢离子区和废液区,上述池体上设有分别与上述污垢离子区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与上述废液区连通的出液口,上述水质检测装置设置于上述废液区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

进一步,上述废液区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时检测液位变化,警示工作人员作出及时的应对。

进一步,上述废液回收槽的出液口还通过设有第五阀门的管路连接上述电解装置的进液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能够在水质严重不达标时再次进入电解装置内进行重复电解处理,确保水处理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电解装置,2、离子过滤装置,3、控制器3,4、极板,5、废液回收槽,6、转换开关,7、电导率检测装置,11、进液口,12、出液口,21、第一阀门,22、水质检测装置,23、池体,51、第二阀门,111、第三阀门,121、第四阀门,231、离子过滤膜,232、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间歇性旋转极板除垢装置包括电解装置1、旋转模组、离子过滤装置2和废液回收槽5,上述电解装置1的内部空腔中置有极板4,上述极板4连接有正、负电极,上述旋转模组与上述极板4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极板4旋转,上述电解装置1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上述离子过滤装置2的进液口,上述离子过滤装置2的出液口通过设有第一阀门21的管路连接上述废液回收槽5的进液口,上述废液回收槽5的出液口通过设有第二阀门51的管路连接上述离子过滤装置2的进液口,上述离子过滤装置2的出液口处设有水质检测装置22。

水处理过程如下:

水进入电解装置1内正常电解处理,电解处理之后进入离子过滤装置2内过滤掉污垢离子,减少水的硬度,余下的液体经管路进入废液回收槽5内,同时,水质检测装置22检测水质情况,进入废液回收槽5内的液体再循环进入离子过滤装置2进行二次过滤,直至水质检测装置22检测结果达标,就终止该过滤循环。

整个水处理过程中,水在电解装置1内时,旋转模组驱使极板4旋转产生离心作用,并间歇式转动(间歇性的转动可以选择最优的占空比,能大大提升了电化学水处理的工作效率),离心力使得水垢不会在极板4上沉积,同时,促使电解装置1内部水流动,使得液体与极板4充分接触发生电化学反应,提升电解效果及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旋转模组(图中未示出)为磁力搅拌器,上述磁力搅拌器的转子置于上述电解装置1内,并与上述极板4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磁力搅拌器使用方便,能够驱使极板4良好的旋转产生离心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处分别设有第三阀门111和第四阀门121。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阀门111和第四阀门121能够有效的控制电解装置1内的进液和排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器3,上述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51、第三阀门111和第四阀门121均为电控阀,上述第三阀门111和第四阀门121通过转换开关6与上述控制器3电连接,上述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51和磁力搅拌器分别与上述控制器3电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器3控制各个阀门的开闭,从而能够自动化调控整个装置流体的流动状态及流经,使得装置能够有效的运行。

上述控制器3为市面上常规的控制器,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解装置1电解过程中,控制器3控制第三阀门111和第四阀门121择一开启,也就是说当进液的时候排也关闭,并进行电解,电解完毕后,进液关闭,排液开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直流电源,上述控制器32和极板4分别连接直流电源。

极板4设有旋转接头,直流电源的电源线与旋转接头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水质检测装置22为水质检测传感器,并与上述控制器3电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水质检测装置22持续检测离子过滤装置2的出液一侧的水质情况,经离子过滤装置2过滤后若水质达标则控制器3控制第一阀门21开启,水直接进入废液回收槽5内回收,若检测到过滤后水质不达标,在控制器3控制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51均开启,进入废液回收槽5内的水再回流至离子过滤装置2内继续进行过滤直至水质离子含量达标或是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废液回收槽5的出液口还通过设有第五阀门52的管路连接上述电解装置1的进液口。

该实施例中,若经离子过滤装置2过滤后的水质严重不达标,则打开第五阀门52使得废液回收槽5内的水回流进入电解装置1内继续电解,再经离子过滤装置2过滤并进入废液回收槽5,直至进入废液回收槽5内的水质达标。

该第五阀门52也为电控阀,并可与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器3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电导率检测装置7,上述电导率检测装置7与上述控制器3电连接,用于检测上述电解装置1内部液体的电导率。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电导率检测装置7检测电解装置1内液体的电导率值变化,自动判断循环水的处理程度和除垢程度以及是否进行水处理或除垢,并将结果反馈给控制器3,控制器3再根据结果控制后续水在离子过滤装置2及废液回收槽5内的流经,从而使得水处理效果能够全程自动化进行,无需人力监控,减少了电解装置的低效和无效工作时间,提高电化学水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离子过滤装置2包括池体23,上述池体23内通过离子过滤膜231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污垢离子区和废液区,上述池体23上设有分别与上述污垢离子区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与上述废液区连通的出液口,上述水质检测装置22设置于上述废液区内。

该实施方式中,经电解装置1电解后的水(含垢离子)进入污垢离子区,被离子过滤膜231所拦截,余下的液体进入废液区,并与废液回收槽5连通,并且在废液区实时检测水质情况,根据水质检测情况控制流至废液回收槽5内水体的流向(循环过滤或是循环电解及过滤过程),其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离子,处理效果好。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废液区内设有液位传感器232,能实时检测水体液位,以便提示工作人员作出及时的应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